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征战大佛山     
佛山强大的经济实力、广佛一体化城市发展的趋势、大佛山区域发展规划等内在因素的推动下,佛山房地产发展所蕴含着无限潜力和发展张力。而外地大型房地产商的纷纷抢滩,不仅推动了佛山楼市的整体提升,也导致了佛山楼市的竞争格局正由点及面地展开。  相似文献   

2.
陈菊 《房地产导刊》2007,(9):114-114
随着佛山"一环"快速干线的正式通车,大佛山各区及佛山与珠三角地区的距离大大拉近,为跨区置业者提供了方便条件,大大推动各区域楼市的发展。曾服务于广州经纬房地产咨询有限公司,现任职佛山市金宇投资有限公司房地产开发中心总经理的杜建华津津乐道于广佛地产合作,她认为,异地品牌发展商的进驻为佛山楼市注入了新鲜"血液",无论是在建筑产品设计,还是营销推广方面,都会为禅城楼市带来更多新的元素。  相似文献   

3.
正参会嘉宾:佛山市国土规划局总规划师刘宏合富辉煌首席市场分析师黎文江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城市地理研究专家)陈忠暖新鸿基发展(中国)有限公司南中国总经理黄少媚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规划师易晓峰房地产导刊社社长、广州都市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杜小雪房地产导刊社副社长劳慧儿产业是灵魂,适合城市和地区发展的产业结构就是最好的,而佛山就适合做制造业。以文化为魂,以产业为根,以广佛一体化为引擎,佛山禅城在弹性规划原则下,正在迎来一次崭新的发展机遇。未来的大佛山,将会有怎样的发展前景?区域如何发展才能使区域价值最大化?4月16日下午,房地产导刊2014年"城市人居新主张"系列之"新广佛新人居新时代"论坛在新鸿基泷景花园盛大举行。论坛气氛和谐热烈,邀请到了佛山市国土规划局总规划师刘宏,合富辉煌首席市场分析师黎文江、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陈忠暖、新鸿基发展(中国)有限公司南中国总经理黄少媚、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规划师易晓峰、广州都市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房地产导刊社社长杜小雷、房地产导刊社副社长劳慧儿等嘉宾齐聚一堂,聚焦新佛山未来格局、论道大佛山地产新形势。  相似文献   

4.
《房地产导刊》2013,(5):50-55
历经十年,佛山政府举全市之力,将佛山新城打造成驱动城市建设的强核,定义为大佛山城市CBD。从千灯湖新城到禅城老城区,再到如今的佛山新城,这条中轴线上的巨大发展前景和价值洼地吸引品牌房企与投资者纷至沓来。如今,究竟如何判断在新型城镇化下佛山新城的优势潜力?未来城市规划配套重点与时间表?新城对区域楼市影响及城市居住价值空间在哪里?  相似文献   

5.
墚锐 《房地产导刊》2007,(9):107-107
2007年,经过四年酝酿,五区后合并后的大佛山实力大增,一系列大规划、大战略的实施,使大佛山开始受到全中国地广泛关注。"抛开城市的规划与价值去谈房地产,是没有实际意义的。"佛山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委员李国尧说,要理解佛山地产发展潜力,必须从认识这个城市谈起。  相似文献   

6.
2006年,伴随大佛山的崛起和房地产业的升温,肖先弟来到佛山。如同所有到佛山的职业经理人一样,肖先弟对佛山市场充满了期待。 "现在,佛山是整个广东省最活跃的城市,这样一个蓬勃发展的城市为许多人才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肖先弟说。肖先弟供职于中南恒展房地产公司,在佛山重镇狮山操盘佛山目前规模最大的房地产项目,一个"极有可能改变"岭南地产建筑历史的作品——中南  相似文献   

7.
地铁效应带动了佛山楼市的全面变革,也为佛山楼市的持续发展放飞了梦想。随着广佛地铁的开通及后序轨道交通体系的建设,佛山将恸劭融入珠三角一小时生活圈,并成为珠三角居投资置业的首选之地。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广佛地产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变得非常密切,伴随广佛地铁的全面开工及广佛之间轨道交通的改善,广州和佛山的房地产市场正在逐渐进入融合阶段。  相似文献   

9.
广州---佛山,在全球所有百万人口以上城市中,未有任何两座城市如此"肌肤相亲"。"零距离"的广佛,各个对接口皆是十里繁华,而南海黄歧更有着"中山九路"之称,历史、地理、人文、经济的纽带,将广佛紧紧连在了一起。君不见,南海东部房地产的迅速升值,靠的就是打"广州牌";请能说,顺德的积极东进,不是为了配合广州"南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是今天的广州与佛山;"双城置业,同城生活。"这是今日跨城工作、置业者的美谈;"广佛合作,共赢中国。"这是广佛一体化的创富使命。广佛地产的"双人舞"如何跳得更健康、默契?作为一个"双核之城",广佛在战略规划层面和产业经济布局方面如何互补、互动和共赢?广州西部,何以解忧?上述疑问,皆会在本期的封面话题中进行全方位分析及解读。而八月初,本刊亦将举办"2007,广佛都市圈人居发展论坛",会上更将邀请专家论道,并对话"西进"各主流地产开发商,帮助两地置业者正确了解广佛新都市圈的楼市发展潜力和投资价值,推动两地楼市持续繁荣,演绎更多、更精彩的"双城记"。——编者  相似文献   

10.
《房地产导刊》2013,(5):52-55
历经十年,佛山新城已成大佛山城市名片。佛山新城,早于2003年在佛山现代大城市建设战略中以中心组团形式立项。如今,经历启动期、发展期和成长期,佛山新城以其区位、交通、产业、文化、生态及潜力等诸多优势,定位为大佛山城市CBD,成为佛山建设国际都市的重要载体,其崛起也将代言大佛山城市发展的未来。  相似文献   

11.
佛山,对碧桂园来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根据地。跟其他地产巨头进军佛山不一样的是,碧桂园是在佛山起家的,是成长于佛山本土的地产龙头。自从2004年整合以来,"大佛山"概念的提出,"2 5"组团式城市建设大大促进了佛山城市综合实力的提升。随着城市规划的不断发展,许多有利于佛山建设的大型项目落户,全国著名的地产品牌不断抢滩佛山。近年来,碧桂园集团旗下众多项目的推出,莫不与佛山前瞻性的规划息息相关,业主们充分享受到了大佛山楼市发展带来的利好环境。在佛山,碧桂园通过不断地占领战略高地,而达到巩固其根据地的目标,实现集团自身大规模的扩张。如今,碧桂园在佛山的众多项目可谓是遍地开花,碧桂园倚靠旗下名盘的支撑,意欲打造出佛山的碧桂园王朝。  相似文献   

12.
《房地产导刊》2013,(5):50-51
历经十年,佛山政府举全市之力,将佛山新城打造成驱动城市建设的强核,定义为大佛山城市CBD。从千灯湖新城到禅城老城区,再到如今的佛山新城,这条中轴线上的巨大发展前景和价值洼地吸引品牌房企与投资者纷至沓来。如今,究竟如何判断在新型城镇  相似文献   

13.
金地集团以独特的品牌理念"科学筑家"闻名于业内,科学在金地是一种发展观。进入佛山,金地希望带给大佛山的不仅仅是一件杰出的建筑作品,更是希望以一种全新的理念为大佛山城市的和谐发展做出积极的努力与探索,将"科学"融入大佛山的造城事业。  相似文献   

14.
在政府、企业及其社会团体的共同推动下,广佛地产一体化进程迅速推进。8月2日,由建设部中国城市科学发展研究会、广州市都市发展研究会指导主办,广州市房地产业协会、佛山市房地产行业商会主办,本刊与《广州日报》共同承办的"2007’广佛都市圈人居发展论坛"在广佛都市圈中心佛山南海区南国桃园成功举行。作为2007年广佛地产界共同主办的首个旨在推动广佛地产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高端会议,"广佛都市圈人居发展论坛"吸引了来自中央相关部门、广佛相关政府部门以及广佛地产精英共100余人参加会议,成为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共同推动广佛"双城"战略的一个成功尝试。  相似文献   

15.
一、市场趋势 (一)走势预测 展望2006年,上海房地产市场将在"调整中走向稳定". 2006年上半年,沪上楼市"调整回归"的趋势将日趋明显;下半年,在达到"供求关系"与"价格"的双平衡之中,楼市将逐渐走出调整的格局,长远走向趋于明朗化.具体来看,预计2006年上海房地产市场将分三个阶段走.  相似文献   

16.
七月/楼市并不轻松但我们/广佛地产人轻松地汇聚在一起优雅的转身/只为走得更远舒缓的音乐,淡雅的会所,莫人与美酒,武术、粤剧与魔术师的助兴……这是生活在压力下优雅人群的一次聚会。为了落实"价值回归、产品至上"的理念,延续广佛地产人之间已经形成的良好互动氛围,《房地产导刊》与合作伙伴《广州日报》、《佛山日报》及搜房网,由网上  相似文献   

17.
上承2006破局之势,2007年是房产新政落实关键年,房地产管理、开发、消费都将继续深刻转型。宏观形势明朗,广州城市价值将持续释放,楼市供求平衡发展,预2007全年广州房价上涨12%。"  相似文献   

18.
《房地产导刊》2007,(15):64-67
广佛之间的经济融合正迅速加强,而其中发展速度极快的房地产业要先于其他经济领域,广、佛两市房地产投资与置业的互渗也为广佛地产市场格局和置业理念带来一系列新变化。  相似文献   

19.
《楼市》2014,(15)
正从长远的供需关系来看,城市化进程的脚步没有放缓,包括一些卫星城市的逐步成型,房地产的开发空间还很大,支撑行业长远发展的力量依然存在。Q:如果以10年为一个时代的度量尺码,从2004年到2014年,您认为杭州楼市的基本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比如产品打造、购房心态、市场格局等方面。A:楼市"黄金十年"的前半段,是开发商的一个鼎盛时期,然而行业也呈现出鱼龙混杂的格局。具体到杭州楼市,"以地生财"的模式尤为明显,开发商只要拿  相似文献   

20.
广佛之间的经济融合正迅速加强,而其中发展速度极快的房地产业要先于其他经济领域,广、佛两市房地产投资与置业的互渗也为广佛地产市场格局和置业理念带来一系列新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