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依法推动废物再生利用成绩显著日本政府为了贯彻可持续发展方针 ,使生产、生活上存在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方式尽快转变为“最佳生产、最佳消费和最小废弃”的方式 ,于 2 0 0 0年颁布了“建设循环型社会基本法”(译文已在本刊第 3期发表 ) ,同时在已出台“包装容器再生法”和“家电再生法”的基础上 ,又颁布了“食品废物再生法”等法规 ,以系统地促进各行业的废物再生利用。立法前日本对食品废物的实际情况作了分析和调查 :全国年产生食品废物垃圾近 2 0 0 0万t,其中家庭排出 10 0 0万t,餐饮业排出 60 0万t,食品加工…  相似文献   

2.
为推进物资的再生利用 ,依靠法规是很重要的。经济发达国家中德国于 1996年颁布了“循环经济法”效果很好 ;日本在 1995年以后陆续颁布了“包装容器再生法”、“家电再生法”、“食品废物再生法”和“建筑废物循环利用法”等基础上 ,又于 2 0 0 0年 4月 14日由内阁会议通过了“建设循环型社会基本法 (草案 )”送国会审批。鉴于我国的“综合利用法”尚未出台 ,有关立法工作亟待加强 ,根据“月刊废弃物”2 0 0 0年第 6期刊登的该法全文简译如下 ,以供参考。第一章 总 则第 1条 :本法依据环境基本法从基本理念 ,就循环型社会的形成规定基本原…  相似文献   

3.
日本《建筑废物再生法》简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前言日本政府为了贯彻可持续发展方针,针对本国资源短缺和填埋场地不足的特点,于2000年正式颁布《建设循环型社会基本法》,同时又配套修订了《废物处理法》,以明确废物处理的标准和义务,并将原《再生资源利用法》修订为《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增加了从源头上减少废物产生的内容,从而扩大了有效利用的范围,并对各种行业和产品明确了有效利用的重点。在单项废物再生利用方面,除已颁布的《容器包装再生法》(1995年颁布,2000年4月全面实施)和《家电再生法》(1998年颁布,2001年4月实施)外,又配套颁布了…  相似文献   

4.
日本于2000年颁布了"建设循环型社会基本法"后,将原"资源再生法"修订为"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将重点方向由再生利用的1 R扩大到废物减量和再利用后成为3 R.由此进一步推动了废塑料的多种再生利用,特别是用途广泛的含氯废塑料的再生利用.  相似文献   

5.
1 前言  日本的废塑料数量大 ,品种繁杂 ,而再生利用远低于废纸、废玻璃和废金属罐壳。 1995年日本颁布了“包装容器再生法” ,除废塑料桶利用技术较成熟并从1997年实施外 ,其它废塑料给予充分的准备时间 ,从2 0 0 0年 4月开始实施 ,从而促进了废塑料的再生利用 ,已有初步效  相似文献   

6.
重庆市循环经济发展思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是适应新型工业化要求的发展模式。长期以来,工业化国家对环境污染一直采取末端治理方式。进入20世纪80年代,人们逐渐认识到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比环境污染末端治理更为科学,开始了从“排放废物”到“净化废物”再到“利用废物”的转折。90年代以来,又提出以资源最大化利用和污染最小化排放为主线,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融为一体,从源头预防污染和全过程治理的循环经济战略。  相似文献   

7.
1 前言  据“日经产业新闻”报道:日本内阁会议于4月14日通过了“建设循环型经济社会推进法”(草案),现已正式送国会审议后颁布,以便迎接新世纪。该法把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使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以确保可持续发展方针的贯彻,有很多做法可供我们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日,国家发改委印发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基地和骨干企业名单(第二批)的通知。涸知主要内容如下。 建设内容 在尾矿、磷石膏等产生量大、利用难度大的产业废物综合利用和废旧纺织品、废弃木材等新兴典型和具有区域集聚特点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两个领域,建设一批资源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培育扶持一批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发中心,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和产品,研究完善有利于资源综合利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9.
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筑废物清理和利用的有关要求,为解决目前建筑废物的资源化问题,工业和信息部近期开展建筑废物综合利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工作。对全国建筑废物的综合利用再生制品生产企业现状进行全面调查和认真研究,以便制定相关产业政策,促进建筑废物资源化,推动建材行业的循环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高新区》2008,(4):30-30
苏州高新区在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中,以循环经济和工业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建立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以工业共生和物质循环为特征的产业生态经济体系;合理度,并建立起“绿色伙伴”评审制度。三是“吃干榨尽”,综合利用。废气、废物在循环利用中实现“吃干榨尽”,废弃物资源转化已成为苏州高新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中的一个新亮点。四是废水资源,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