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2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谈判正式启动以来,我国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迅速发展,农业经济技术合作逐渐展开,取得了积极的成果。我国和东盟国家在农业发展阶段、资源禀赋以及农产品结构上的差异,使双方在农产品贸易合作中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在对双边农产品贸易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双方合作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中国-欧盟农产品贸易结构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运用多项指标系统描述了1995-2003年中国-欧盟农产品贸易结构的特征。相对贸易优势测算结果显示中国在动物产品、蔬菜水果和烟草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的竞争优势有所减弱,而在茶类产品、水产品加工产品和蔬菜水果制品上的竞争优势趋于增强;贸易互补性在波动中增强;出口相似性指数表明双方在出口结构上存在较大的差异;贸易强度指数显示中国与原欧盟以及扩大后的欧盟在农产品贸易方面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最后得出结论,中国应该发挥高附加值农产品的出口优势,扩大对欧盟的出口。  相似文献   

3.
中国与非洲农业在资源、市场和技术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经过50年的发展,中非农业合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双方农产品贸易发展迅速,而且具有很大的潜力。文章系统分析了影响中非农产品贸易的主要因素,运用引力模型验证了距离、人口、经济规模以及政策等因素对双边农产品贸易的不同影响,指出中国与非洲农产品贸易符合林德定理,双方需求与产品越相似,则潜在的贸易量越大,并基于引力模型估计了双方农产品贸易的潜力和合作重点。  相似文献   

4.
中国和东盟等国的农业资源丰富,农产品贸易是双方在农业领域合作的重要方向,对于各国国民经济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从2010年中国-东盟贸易区启动后,双方农产品贸易逐步实现了自由化。2020年东盟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双边经贸合作也开始进入新阶段。本文根据中国海关总署进出口数据和商务部贸易数据库,对2011—2021年这十年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的进出口贸易发展概况、市场和产品结构特征等进行分析,针对当前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市场结构不平衡、农产品附加值低、交通物流设施不完善和长期存在逆差等问题展开系统研究,并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自2001年以来,中国与澳大利亚农产品贸易合作发展成效显著,贸易总量保持较快增长,贸易关系日益密切,产品种类数量逐渐增扩,结构趋于优化,互补性不断增强。但近年来中澳双边农产品贸易合作发展因政治关系震荡而遭遇波折,贸易增速大幅放缓,并存在结构性失衡,产品种类数量拓展不足,产品集中度偏高,合作层次低下,双方农业投资产能合作进展滞缓,贸易互补性趋弱与不对称持续扩大等问题。新时期,中国与澳大利亚两国政府应增进政治战略互信,完善农业领域合作机制,拓展产品种类数量,优化产品结构,深化全产业链合作,携手开发国际市场,完善互联互通基础设施,提升贸易自由化与便利化水平,推动双边农产品贸易合作全面升级发展,增进双方国家利益与人民福祉。  相似文献   

6.
利用出口相似性指数分别从产品和市场两个角度分析了中国与日本、韩国农产品贸易竞争关系的强弱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中国与日本、韩国农产品贸易的产品相似性指数高于市场相似性指数,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的巨大差异决定了中国与日本、韩国的农产品贸易关系不是以竞争为主;中国与日本、韩国农业领域内的合作将有利于强化产品差异、缓解农产品竞争程度。  相似文献   

7.
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发展评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东盟将农产品贸易自由化作为自贸区(FTA)建设的突破口,显示出农产品贸易对自贸区各国的重要性.本文分析了自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建设启动以来农产品贸易快速发展的起点、动力、贸易关系以及贸易福利效应等方面内容,认为未来自贸区农产品贸易中,我国应在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的基础上,积极"走出去"与东盟开展更高层次的农业合作,并逐步向建立中国-东盟"共同农业市场"迈进.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出口相似性指数分别从产品和市场两个角度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竞争关系的强弱及其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的市场相似性指数高于产品相似性指数,农产品出口产品结构的差异决定了中国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关系不是以竞争为主;中国与东盟农业领域内的合作将有利于强化产品差异、缓解农产品市场竞争程度。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国农产品的出口屡次遭受到绿色壁垒的限制,导致农产品出口下降,出口竞争大大减弱,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日益严格的国际质量标准和绿色系统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它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挑战,也是机遇。中国的农业产品不能把所有的责任都归咎于严格的质量检测标准,应该从自身出发积极迎接挑战,加快建立和完善农业标准体系,提高农产品的质量;采用外交手段应对绿色壁垒中的贸易保护主义,完善农产品检验检疫体制;认真总结发达国家的经验并合理利用经验应对现有绿色壁垒,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绿色贸易壁垒体系,实现双赢的均衡发展国际贸易与生态环境,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产品层面详细梳理了中国10个FTA中敏感农产品的关税、原产地规则以及其他非关税措施的总体特征、产品特征和国别特征,同时总结了中国对不同贸易伙伴和不同产品的保护策略。研究结果表明:中国FTA中农产品对外开放相对保守,贸易保护措施相对简单;除政治目的性较强的FTA外,针对不同的贸易伙伴,中国主要考虑双方比较优势、贸易流量以及对方国家出口潜力等内容而采取关税、原产地规则和其他非关税措施的"交叉保护"、"双重保护"等4种策略;针对不同产品,中国主要基于产品的政治敏感性、比较优势以及相关产业的政治力量等内容而采取"交叉保护"、"双重保护"和"一般保护"等7种策略。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出口深度和出口广度的维度,使用2008—2015年中国农产品出口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48个贸易对象国的面板数据,基于中国对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现状以及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发展情况的分析,运用扩展的引力模型分别实证分析了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对中国农产品出口深度和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每提升1%,中国农产品的出口深度将增加1.111%,农产品的出口广度将增加0.431%;如果"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得到提升,不仅可以增加中国农产品出口的贸易额、扩大中国农产品的市场份额,还能改善中国农产品的出口结构、提高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多样化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中国出口产品质量是否得到提升,是政策制定者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基于2000—2013年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数据,采用产品层面回归反推方法对中国等方面出口农产品质量进行了测算,并进一步从贸易方式、所有制、HS编码、出口目的国分析中国出口农产品贸易的质量结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出口农产品质量在2000—2013年总体呈上升趋势,2007—2012年呈现出明显的"U"型变化;中国出口农产品质量呈上升趋势这一结论对于不同贸易方式、不同所有制、不同编码农产品、不同出口目的国都基本成立。  相似文献   

13.
赵亮 《价格月刊》2023,(5):87-94
中国虽为农业大国,但农产品同发达国家在品质、加工程度和附加值等方面仍存在差距,造成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显著。选取2007—2021年中国同RCEP五大发达经济体之间农产品贸易数据,运用扩展的引力模型,从进出口两个维度对贸易总额和HS编码下的四类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逆差主要是由对澳、新(西兰)贸易的不平衡以及依赖植物产品和动植物油脂进口造成的;进口国人口规模、人均生产总值对动物产品、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的出口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距离对动物产品、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有显著正向影响;是否签署双边FTA对植物产品、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的出口有促进作用,而对动物油脂的出口有负向影响。应积极高效地利用RCEP中有利于中国农产品贸易的条例推动农产品贸易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同时提高农产品技术附加值和相关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农产品贸易的作用日益增大、结构日益多样化、竞争愈益加民保护主义日益严重、国际价格日益低落、集团化趋势日趋明朗,以及跨国公司在农卢品贸易中的作用愈来愈大。针对上述情况,中国在农产品贸易战略选择上的思路是:确立从资源配置角度发展农产品贸易的战略思想;尽快理顺农产品价格体系,加速与世界价格体系接轨,通过价格机制促进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调整农产品贸易结构,积极发展高产值、高品质产品及加工品出口,促进贸易多样化。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与欧盟彼此互为重要农产品贸易伙伴,欧盟是中国农产品第四大出口市场,而中国是欧盟农产品第二大出口市场。近年欧盟绿色贸易壁垒日盛,并不断推进环中国自贸圈,对中欧农产品贸易产生重要影响。在"全面开放"新时代,以更高层次和水平积极应对,有利于中欧农产品贸易均衡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的推进,中俄两国在加强交通运输、口岸建设和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为双方农产品贸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总体来看,受双方对农产品贸易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互联互通水平不高、民间对中俄农产品贸易缺乏共识等因素影响,中俄农产品贸易仍然存在贸易规模偏小影响力低、贸易类别和产品相对集中、贸易壁垒比较突出、缺乏农业全产业链深度合作等问题。应采取以政府和民间双方互信推进农业合作、以国际农业产业园深化全产业合作、加大对市场主体的政策扶持力度、借力"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等措施,推动中俄农产品贸易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和巴西农产品贸易的增长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02年~2015年相关贸易数据,综合利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综合贸易互补性指数、竞争优势指数和贸易强度指数,对中国和巴西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竞争优势及增长前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和巴西具有出口比较优势的产品品类差异较大;中国农产品出口与巴西农产品进口的互补性较弱,巴西农产品出口与中国农产品进口的互补性较强;中国农产品整体竞争优势弱于巴西,但园艺产品持续保持较强竞争优势,两国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具有一定相似性,而各自出口的主要产品则有所不同;两国多类农产品存在紧密的贸易联系,具有进一步增长潜力.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竞争和贸易互补实证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运用贸易相对竞争指数、出口相似性指数和贸易互补指数,测算了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农产品的贸易竞争和互补关系。结果显示,中国与东盟在农产品贸易上以竞争为主,且出口相似程度较高;中国农产品比较优势和双方贸易互补性也逐年下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特征及结构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培祥 《财贸研究》2007,18(4):39-43,70
自从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与东南亚国家联盟秘书处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以来,中国加强了与东盟农业领域的经贸往来与合作,双方都把农业确定为重点合作的领域之一。分工合作是国家之间经贸关系往来的主流和发展趋势,为了减少中国和东盟相互之间的竞争和摩擦,加强经济贸易合作,中国有必要调整自己不够合理的出口产品结构。本文界定了农产品的范围并对农产品进行科学的分类,进而分析了中国和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结构特征及发展趋势,并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贸易持续时间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并在微观层面探究贸易关系的动态变化。文章采用CEPII-BACI数据库1995—2016年中国出口到韩国HS6分位农产品出口贸易数据,运用生存分析的方法研究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持续时间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持续时间普遍较短,均值生存时间是7.837年,中位生存时间是2年,贸易关系持续5年后失败的风险大大下降;不同的农产品分类贸易持续时间不同,不同初始贸易额的农产品持续时间不同;产品的出口额、产品竞争力、中韩FTA的建立有利于农产品贸易持续时间的延长;人民币升值和绿色贸易壁垒不利于降低农产品贸易中断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