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从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区域资本市场三个方面勾勒出东北振兴金融支持战略蓝图.金融对东北振兴的支持可以通过三个方面进行:首先是政策性金融支持.借助于政策性金融的作用,加大对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其次是商业性金融支持.培育良好的商业性金融运行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从而使东北经济发展和振兴具备一套自我运行的良性机制.最后是大力发展多层次区域资本市场.多层次区域资本市场可以有效促进资本的积累和转化,解决东北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短缺问题. 相似文献
2.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国家级开发区”)应运而生。着眼于国家级开发区这一特殊区域群体,通过对其发展历程、现存问题和发展机遇等的研究,初步提出今后一个阶段国家级开发区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美国转基因生物安全行政监管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的转基因生物安全行政监管主要由农业部、环保署及食品药品管理局负责,部门之间分工明确,且建立了高效的协调机制和良好的公众参与制度;监管部门均设有下属专业的管理单位,强调检测评价报告以科学为依据,在管制方法上,以研究者为核心,以公司财产为担保,采用"自律"管制.这些特点的产生主要依赖于较完善的法律体系以及相当稳定的社会规范.根据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的现状,美国的监管体系值得我们借鉴:管理机构问的高度协调机制、专家知识的充分利用与信息共享,以及良好的公众参与制度. 相似文献
4.
经济发展新常态与产业结构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而近几年,增长速度逐渐放缓并趋于平稳,这表明中国已经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阶段. 产业结构优化是新常态背景下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通过解读新常态的内涵机制,结合中国当前在产业结构调整转型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以适应并引领新常态下实际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能源的高耗低效增长方式加剧了能源供需矛盾,能源的供需紧张关系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笔者首先对我国能源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回顾,然后对能源产业所面临的突出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针对能源产业结构现状,提出了增加国内能源供应,加强能源的国际合作,适时调整能源国际贸易政策与重视国际石油期货市场作用等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7.
卫之奇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13,(8):7-11,76
2013年1月,美国能源部发布《乏燃料及高放废物管理的处置战略》。通过对新出台的核废物处置战略的系统设计和组织实施的要素及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该战略力图解决高放废物的处置这一世界性课题,并提出了三步走目标,其实施的关键在于同意制选址机制的确立和运行、相关资金机制的改革、建立专门的新的核废物管理和处置机构、以及美国国会给予新的立法授权等。此外,公众的理解和支持也至关重要。美国处置核废物战略对我国开展核废物处置及相关选址工作有一定启迪。 相似文献
8.
Dennis C. Mueller 《Empirica》1996,23(3):229-253
This paper reviews the history of US antimerger policy. This history is divided into three periods: a period in which there was almost no effective antimerger policy at all from 1890 up to 1959, a period of vigorous antimerger policy from 1950 up through 1973, and a period of lax enforcement from 1974 to the present. The paper accounts for these shifts in antimerger policy and discusses their effects. After reviewing the logic and consequences of US antimerger policy, a critique of its permises is offered, particularly as these premises apply to the recent era of lax enforcement. The paper closes with suggestions for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antimerger policy that is consistent with the empirical evidence on why mergers occur and their effects. 相似文献
9.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物流受到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来促进中国物流的发展,对物流产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学习和借鉴美国政府在物流发展中的经验可使我们取长补短,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宏观经济背景下,以陇海铁路为骨架,启动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必须有实质性突破.其路径如下:一是整体联动,形成合力,整合资源,实现共赢.二是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推进城市化进程,并着力构筑徐州城市圈,放大连云港海港效应.三是构建加工产业基地,加速工业化进程.四是优化投资环境,激励外来生产要素进入,利用地处省际边界的区位条件吸引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 相似文献
11.
天津滨海新区开发战略的实施丰富了河北两环开放带动战略的内容,并使之从以北京为中心向以天津为指向转变。在生产力的空间布局上,可更加充分地利用港口优势,带动经济重心从山前地带向沿海迁移。推进环渤海重化工业基地的建设;在产业结构上,将加快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力争在错位发展中实现河北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相似文献
12.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的法制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批判和超越,其核心是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要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就必须从有关制度安排和决策程序着手,而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社会可持续发展综合决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文章针对我国战略环评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3.
县域生态经济发展思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青萍 《生态经济(学术版)》2010,(2):85-88
运用循环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等对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的地位与作用、总体思路及发展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为构建县域经济发展的生态产业结构、绿色产业框架的产业链及相关生态产业的县域经济模式,寻找县域经济发展新方式,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尚未形成统一的环境政策评估规范体系,而对具体环境政策进行评估时,可能会因不同领域、不同视角、不同评估方法而带来不同的评估结果。针对现有环境政策评估体系存在的局限性,提出可以客观评估环境政策实施效果的框架:政策脱轨效应。从政策脱轨效应的定义、产生原因、分类及评估思路四个方面构建理论体系,同时根据脱轨效应理论框架分析我国不同时期的环境政策。该框架体系的基本特点是:将不同环境政策的评估统一到同一体系之下,以特定的模型和方法,评估环境政策实施是否存在脱轨效应。研究表明,环境政策实施后存在发生政策脱轨效应的可能性;消费品之间的替代(或互补)关系、单位环境效益和单位产量排污因子均会影响政策脱轨效应的产生;从脱轨效应角度分析,环境政策制定时的决策目标会影响政策实施效果,只有当环境政策以社会净福利为决策目标时,政策实施才可能避免出现政策脱轨效应,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红利。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再生资源利用与温州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的讨论,分析了再生资源利用对温州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并以循环经济的理念对温州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加快了世界全球化、一体化的趋势,这种趋势对传统工业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新的技术系统、新的思维方式、新的管理模式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不断涌现。虚拟战略就是伴随信息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运而生的一种新型技术经济形式,虚拟战略正以非虚拟的方式,在经济、技术、社会和生活的各个层面上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模式。 相似文献
17.
林金强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6):99-102
工艺美术产业是福建省乃至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应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保护、传承、发展、提高"的工作方针,努力促进工艺美术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力争把这个特色产业做强做大,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及国家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认真贯彻科学的发展观,积极谋划发展新思路,加强"海西"工艺产业发展中的产业规划、市场拓展、品牌创新、法律保护、人才培养等方面建设。 相似文献
18.
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制定长期目标和阶段性目标。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要依靠政府政策,更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19.
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一个基本框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不仅是一个社会学范畴,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学范畴.在考察教育的经济学内涵的基础上,引入经济学的公平与效率、供给与需求、规模与结构、竞争与垄断、成本与收益等概念等作为分析工具,可构建一个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框架,能为我国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主体功能区划下的新型生态补偿措施:工业排放配额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十一五"规划中主体功能区划的提出,从开发保护的角度看,国土被划为开发类和保护类功能区,由于各自主体功能不同引发公平问题:保护类功能区为保证生态质量放弃大量工业发展机会,开发类功能区却同享经济发展成果与优质生态服务,应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在借鉴以往生态补偿机制及总结国外生态补偿经验的基础上,较认同生态补偿的一种系统性且市场化程度更高的创新型方案—"工业排放配额制":通过企业间、区域间甚至国家间工业排放配额的公平分配及在市场上的自由交易,让那些为保护生态而放弃发展机会的低环境承载力区域得到补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