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张凤喜 《经贸世界》2002,(90):61-61
根据国家统计局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与万事达国家组织开展的中国信贷消费系列调查显示,汽车信贷已经超过教育信贷,成为第二种最适合百姓信贷消费的对象,国内目前有购车能力的家庭也已经超过了700万户。据国家机械局“十五”汽车市场需求预测课题组的报告显示,到2005年,我国汽车总需求量将达到289-318万辆,其中轿车128-139万辆。这预示着我国加入WTO后,汽车工业将会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我国私人购车的高潮即将到来。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全世界第二大汽车市场,汽车的年销量已经达到1000万余辆。在汽车消费需求增加的基础上,提升汽车营销水平成为了我国汽车行业发展,走向国际市场的关键因素。针对消费者需求参与市场竞争,将营销战略作为企业经营的核心,构建基于市场为导向的经验战略成为了汽车企业抢占市场份额、稳定持续发展的科学策略。因此,文章主要针对汽车市场营销策略的现状进行研究,并且以奇瑞汽车为例,对其市场营销策略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3.
<正>在"面子文化"盛行的中国,人们把车与生活质量、收入水平,甚至事业发展联系起来。2002~2011年被称为中国汽车市场的"黄金十年",汽车年销售规模从300万辆起步,保持加速度前进,在2011年末冲到了1800万辆的高点。"黄金十年"中,中国市场的汽车消费主题似乎就是追求高端化。当我们站在第二个十年的开端,当中国的年轻一代逐步成为汽车消费的主流群体,他们的消费观念是否应该有所回  相似文献   

4.
鉴于汽车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以及汽车消费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的消费热点,本文对汽车产业销售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计量分析,得出轿车的年产量、年进口量及汽车消费贷款利率是销售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促进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我们提出了提高自主研发能力、促进消费信贷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营销者说每个品牌的规划与塑造,具有自己的个性与标准,它不会只追求短时间的关注度和知名度,因而奥迪更为长远品牌发展。2012年汽车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奥迪在市场当中表现还是不错的,到2012年前十个月的销量已经完成33万,超过去年全年销量两万辆以上,用四个字表达奥迪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就是"始终如一",包括产品引进方面,还有价格体系方面始终如  相似文献   

6.
洪涛 《中国市场》2013,(7):67-71
本文论述了我国宏观经济变化对流通业的影响,如快经济向中速增长经济转型背景下"慢消费"现端倪;消费成为国民经济增长引擎;"五高三低"现象影响流通业发展。回顾了2012年我国流通业发展,如消费市场仍然十分活跃,农产品冷链物流得到大发展,农村消费市场十分活跃;"智能商店"业态革命到来,尾货市场将遇新的发展时期,网上交易活跃促进了传统企业上网,"黄金周"成为世界"黄金周",零售降价促销是主要形式,外资零售企业关店或现结构调整,慢消费、好服务成为趋势,资本运营和"走出去"成为时尚,同时论述了存在的问题。展望了2013年流通业,如消费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以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为主题,加快11个商贸功能区建设,加快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示范基地、示范企业建设,加快推进流通领域的物联网建设,推动流通企业"三多模式"和"1+5"盈利模式创新,加快生活服务业的飞跃发展,推动我国流通产业有效政策供给,推动流通基础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7.
经济因素促使汽车工业总体发展形势稳中趋好有利因素:一是国民经济将保持平稳发展。根据"八五"期间的数据分析,国民经济每增长1%,汽车工业的增长速度约为1.4%,1999年预计7%的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将为汽车工业的发展留下约10%的增长空间。二是国家部委正在制订和完善有关汽车发展政策措施。国家经贸委已明确表示,要对已经实施5年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进行完善和补充。目前十几个部委正制定一个为《汽车工业产业政策》配套的消费政策,比如,鼓励银行为消费者购车提供买方信贷,将使一部分潜在市场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1998年底建设银行已在国内金融界率先推出汽车消费贷款业务。  相似文献   

8.
汽车工业既是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也是高消耗、高排放、影响环境污染的重点行业。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蓬勃发展,汽车产销量和保有量逐年增加。2009年全国汽车产销量双破1360万辆,跃居世界第一大汽车产销国。全国汽车保有量累计7619万辆,报废量超过270万辆。预计2020年,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5亿辆。以6%的报废率计算,报废量至少为900万辆。  相似文献   

9.
2009年中国汽车进入"千万辆时代",中国俨然已经进入汽车消费大国的行列,然而中国的汽车使用环境是否能够跟得上汽车产销的速度?今年出台的汽车产业振兴规划里提出,要加大力度改变汽车消费环境,内容上主要侧重于购车环境.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预测,1998年我国汽车产销将稳步增长,预计全年汽车需求量在165~175万辆之间,产量在170万辆左右,产销都将创历史最高水平。 在本世纪末,国民经济的高度发展必然要带动汽车市场的大发展。去年进口轿车的税率下调了20%,给我国汽车市场带来了压力,但这也是动力。1997年是中国汽车工业困难的一年,但已经逐步走  相似文献   

11.
关于我国最终消费率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尹世杰 《财贸经济》2001,(12):68-70
我国最终消费率,以前称为消费率,即国民收入用于消费中的比重,包括居民消费和社会消费.最近几年,为了与国际上统计指标一致,改为"最终消费率",即最终消费在"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以前称为"社会消费").研究最终消费率的发展变化,寻求各个时期最合理的最终消费率,对于居民消费的提高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带来能源紧张、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随着我国汽车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汽车保有量将大幅度增加。据测算“,十一五”期间全国将约有900万辆民用汽车报废,将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能源和资源的综合利用以及环境保护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17年来,我国经济一直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三倍。与此同时,由于近两年来中央坚持采取"适度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通货膨胀亦得到有效的抑制,今年可望实现预期的调控目标。在"九五"开局良好的形势下,为了促进实现"两个转变",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选择新的经济增长点,已成为人们共同关心的问题之一。一、决定新经济增长点的基本因素对于新经济增长点的理解,有的从需求的角度出发,把扩大最终消费作为新经济增长点;有的从供给的角度出发,把若干产业作为新经济增长点。我们主张从寻求供求平衡的角度出发,把一些市场需求潜力较大且经过努力能够形成供给能力的主导产业群作为新经济增长点。必须明确,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能促进经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 ,我国将汽车消费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行培育 ,汽车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支持汽车产业的发展是金融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金融的作用对汽车产业来说就像是生命中的血液 ,对汽车产品的流通和消费来说又像是润滑剂。反过来 ,汽车产业的发展也对金融业提出新的课题 ,创新汽车服务贸易的工具和手段 ,建立完善的汽车金融服务以促进汽车产业发展 ,拓展金融服务。一、建立完善的汽车金融服务的必要性随着入世协议的逐步实施 ,相比汽车产品贸易 ,我国尚不健全的汽车服务贸易将会受到国外成熟的汽车服务贸易的更大冲击 ,并有可能对我国汽车产业造成持续性和实质性的影响。1 .参与国际竞争 一是从从全球范围来看 ,汽车制造业的激烈竞争已经使汽车产业的赢利向服务贸易转移 ,国际竞争已经逐步由制造领域向服务贸易领域延伸 ,优质服务的市场效应日益凸显。二是服务贸易不仅能高效地带动汽车消费 ,而且其本身获得利润的能力也相当可观 ,是成熟市场中产生利润最大的领域。在欧美等国家的成熟汽车市场上汽车的销售、零部件供应和服务贸易在获取利润方面的比例为 1 :1 :2。三是由于不重视信贷服务 ,在国际市场信贷购买已成为主流、比例已达到 5 ...  相似文献   

15.
3月底发布的三项举措好似促进汽车消费的"强心剂"和"及时雨",推动低迷的车市开始回暖。有专家表示,通过三项提振汽车消费的新举措,特别是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延长2年,让处在下行压力中的汽车工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业信心大增。经过调整优化之后,我国的汽车市场有望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并逐步呈现上升态势。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突出矛盾和问题,其根源在于重大结构性失衡,经济循环不畅,必须从供给侧入手深化结构性改革,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平衡,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满足需求,提高供给质量。流通业作为国民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和先导产业,是国民经济运行方方面面情况的反映,一定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充分发挥先导作用,通过追踪采购经理人指数、价格指数、消费需求变化与发展趋势,强化流通对生产、分配、消费的反作用。要充分发挥我国流通业对生产的重要引领作用,形成买方市场格局下消费通过分配与流通决定生产的新常态;要充分发挥流通对分配的调节作用,推动形成更加合理的分配数量与结构,切实提高我国居民消费能力;要充分发挥流通对消费的促进作用,切实提高消费水平,改善消费结构,调节消费速度。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国汽车千人保有量的预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汽车千人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期将出现在2017-2034年之间,汽车产业在快速增长期的发展速度将超过当时日本汽车产业的发展速度.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已经带来环境、能源、道路建设等方面的问题,为了避免因汽车产业发展速度过快而激化各种矛盾,政府与汽车生产企业应当进行政策和策略调整;媒体应积极倡导绿色出行、健康出行、节能环保等消费新理念,杜绝奢华之风,引导全社会高度关注汽车发展的"外部不经济性";用户应学会理性消费,在考虑自己使用汽车经济性的同时,关注汽车的"社会经济性",为缓解交通压力、减缓空气污染、节约能源作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8.
自从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可谓突发猛进,汽车销量从2001年的230多万辆增长到2010年的1800万辆,车型也从"老三样"到"新三样"再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汽车外形设计越来越时尚和多样化了,动力技术越来越强,配置也越来越先进。总体而言,入世十年,我国在售的汽车造型更为流畅、接缝更为匀称,漆面更有质感,大灯更有灵性,内饰更为科技、精致、时尚。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需求结构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供给结构具有相当的刚性,于是出现了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错位,产品难以销售出去,企业要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以市场消费需求为导向,生产要适应消费需求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20.
关键词     
《中国市场》2009,(16):8-8
<正>"汽车下乡"3月1日起,国家"汽车下乡"补贴政策将正式施行。预计,"汽车下乡"政策至少将在今年内拉动100万辆的汽车消费,每辆下乡汽车可望获得3000~5000元的补贴。国家将安排50亿元,对换购及购买1.3升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