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青年老是埋怨自己时运不济,生活不幸,终日愁眉不展。有一天,走过一个须发俱白的老人,问:“年轻人,干嘛不高兴?”“我不明白我为什么老是这么穷?”“穷?我看你很富有嘛!”老人由衷地说。“这从何说起?”年轻人问。老人没有正面回答,反问道:“假如今天我折断你的一根手指头,给你1000元,你干不干?”“不干。”年轻人回答。“假如斩断你的一只手,给你1万元,你干不干?”老人又问。“不干。”“假如让你马上变成80岁的老翁,给你100万元,你干不干?”“不干。”“假如让你马上死掉,给你1000万元,你干不干?”“不干。”“这…  相似文献   

2.
有这样一段顺口溜 :“土地到户不靠你 ,大小事情不怕你 ,有了问题就找你 ,不来解决就骂你 ,你来硬的就告你 ,要钱要粮不给你”。这其中 ,“找你”、“骂你”、“告你” ,看得出我们的干部在“理直气壮”的群众面前是多么被动 ,而“不靠你”、“不怕你”、“不给你” ,则既反映出少数群众对权力的漠视 ,又反映出权力对少数群众的无奈。万事皆有源 ,农民群众“不听话” ,应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粗浅分析一下 ,这样几种原因显得更为直接。第一 ,少数干部胡作非为伤了农民的心。应该肯定农村干部绝大部分是好的。但也无庸讳言 ,确有一小部…  相似文献   

3.
<正> 沿着“一株杨柳一株桃”的白堤走过去,波光粼粼的西湖当中,著名的百年老店”楼外楼”里,一群男女正在用餐。一女士端起酒杯向一男士挑衅。“来,干了。”“不行不行,我实在是不行。”“说你行你就行,干。”女士一口气干完。“嗯,我……”“不给面子?”“我喊你一声姐好不好?”“你喊我一声妈,我替你喝。”“妈。”男士立即兑现,干脆而响亮。  相似文献   

4.
换位思考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拿出一张大额钞票购买商品时,商家总会拿着你给的大钞,上下照看、左右捏摸、前后端详以辩真伪。这时,你一定会耐着性子,等他(她)把玩过后,找回零钱而罢。在这里,虽然你的诚信受到公然“挑衅”,但是,你一定会对商家那种“不相信人”的行为,保持着一种“宽容”的姿态,理解他(她),而不与其计较、争吵。这是为什么?我认为,这就是“换位思考”所带来的社会效应。在现实生活中,一般有两种情形需要“换位”:一种是“别人跟你过不去”。这种情形有具体的换位对象,如文章开头所说的“商家”,就是具体的换位对象。商家对你所…  相似文献   

5.
《冶金企业文化》2006,(6):29-29
一个青年来到绿洲,碰到一位老先生,年轻人便问:“这里如何?”老人家反问说:“你的家乡如何?”年轻人回答:“糟透了!我很讨厌。”老人家接着说:“那你快走,这里同你的家乡一样糟。”后来又来了另一个青年问同样的问题,老人家也同样反问,年轻人回答说:“我的家乡很好,我很想念家乡的人、花、事物……”老人家便说:“这里也是同样的好。”旁听者觉得诧异,问老人家为何前后说法不一致呢?老者说:“你要寻找什么,你就会找到什么!”寓意:当你以欣赏的态度去看一件事,你便会看到许多优点;以批评的态度,你便会看到无数缺点。绿洲里的老先生…  相似文献   

6.
抓你到天堂     
在弱肉强食的世界,成为“猎物”绝对不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只有一个例外的地方——职场!在这里,一旦你被一种称为“猎头”的搜捕者盯上了,实际上等于是证明了你在某一领域优秀到足够被贴上“中高级人才”的标签;而一旦你“不幸”地被“猎杀”,意味着你将被抓到更高级别薪酬、更优越工作环境、更光明职业前景的“天堂”。  相似文献   

7.
《中国技术监督》2007,(12):7-11
365个属于2007的日子在我们的忙碌中走到了尾声。过去的一年里,发生的那些让你温暖、让你感动、让你振奋的大大小小的事你还记忆犹新吗?“和谐社会”、“专项整治”、“食品召回”、“食品安全”、“节能减排”……数不胜数的这些关键词,对你的工作、你的生活起过怎样的激荡和影响?让我们为你梳理那纷繁的信息,盘点这一年中颇具影响的一些事件……[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相信多数人都有这样的经验。“五一”长假你带着家里人去郊外采摘,瓜农说:西瓜一块钱一斤!看着老人和孩子兴高采烈的笑脸,你毫不犹豫地掏出钱包买了单,甚至忘记了讨价还价。从园子里出来,门口标着“5毛钱一斤”的西瓜却不能让你的目光停留片刻。是瓜田里的西瓜更甜、更好、更值钱吗?不是。你其实是在为家人的“采摘体验”买单。假设五毛钱是一斤西瓜本身的价值,另外五毛钱你付给了体验。采摘体验,是“体验经济”在今天的一种体现。从“体验经济”到“体验营销”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说”,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安全、爱、尊重、自我…  相似文献   

9.
面试时,你回答的每句话,富有经验的主考官总能听出一些“言外之意”,并从中了解你的工作价值观,判断你和公司发展、工作职责、企业文化等方面是否相融、相互促进,最后决定录取你与否。比如,主考官面试时最喜欢问的一句话是:“你找工作时最在乎的是什么?”如果你回答:“我希望追求一份有发展空间的工作。”其实,主考官知道,你的真正意向是:“钱多、事少、离家近。”如果你说:“我希望得到一份能全面展示我的长处的工作。”主考官会感觉你可能在以前的工作中有志难酬,究竟是何原因他一定会在接着的提问中继续查找。如果你说:“…  相似文献   

10.
最近听到一种反映,说老百姓“反腐败” 有一种矛盾的心态,你揭出了腐败的科长、县长,他说你只打“老鼠”,不打“老虎”;可当挖出了王宝森、成克杰、胡长清之流的高官来,他又说,“你看,如今连‘老虎’也腐败了。这腐败怎么越  相似文献   

11.
一位美国经济学家曾做过这样的调查,他向一些单位的高层管理者提出三个问题:“你认为你每天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你每天在哪些方面花的时间最多”、“你在履行你的职责时感到最困难的是什么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潘博 《活力》2011,(7):128-128
“你怎么全塞在袜子里边?”“哎呦,你别那么说!”“肯定是假的。”“你要不要吧?说那么多话!”“哎呀.你袖子里面、袜子里面全捅着呀?”“工商来了给我全没收了.我不就赔钱了吗?”“那就是因为你是假的嘛。真的人家没收你干吗?”“你拿回去填了不是国家的钱嘛。”……以上是录音新闻《挖墙脚的人》中暗访倒卖假发票的票贩子的一段实况录音。每当有人提起这篇获得1993年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报道时,这段精彩的对话就如同活生生的画面一般清晰地浮现在笔者眼前。  相似文献   

13.
乡政府,我想对你说:让我们多接近些,同你分享彼此的喜和忧,分担共同的责任和使命。少点施压,多点给予,尤其是我们最需要的科技信息、致富经验。我们不希望你总以筹粮筹款的方式出现;不希望你总是带着村会计,一手拿着账本,一手拿着算盘,挨家挨户地“收租”;不希望你总是说:“一定要”、“不行”。我们需要的是你的理解和支持。我们知道,你的一言一行,都在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都在为农民着想,但是,你为什么不让我们理解你的一片“苦心”呢?你的“富民纲领”一旦受到抵制,你就认为是农民们思想落后,必须通过施压强制执行,才能最终“逼”农…  相似文献   

14.
“嗨,最近忙什么呢?”“正忙着做短信写手呢!”——面对这样的回答,你可千万别给对方一脸的雾水; “你说,我去做气象经纪人好不好?”——面对朋友这样的询问,你也不要一副懵懂无知的样子嘛; “听说了吗,雷丽当了自由举报人了。”“什么,她去卖报纸了?”——你不希望这样牛头不对马嘴的对话发生在你的身上吧?  相似文献   

15.
杜小镝 《新前程》2009,(11):84-86
职场上有这么一群“独行者”,他们看起来像“侠客”一样潇洒,他们始终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生怕激烈的竞争让他们成为最后的牺牲品,过惯了“独”日子,渐渐地,与他人相处,也就变成了一件和奢望差不多的事情了。你可以发誓不让自己变“独”,也可以质疑“独”对工作、生活的影响,但你也不得不承认,在你看到了“独”的减分一面时,那些坚定的“独行者”正在享受着这份“独”。  相似文献   

16.
不管你承认不承认,这个时代,是越来越讲究“资格”了。每一种职业,几乎都讲“资格”。大到“MBA”,小到“某某上岗证”;有时你也许并不留意,但你却的的确确为了某种“资格”而忙碌。而拥有“资格”越多,你发现你个人拥有的“资源”就越多。  相似文献   

17.
先给各位讲个笑话,其实是真有这么回事的:某人生病,去找一老中医诊治,老中医问:“你吸烟喝酒吗?”患者答:“不”.老中医问:“你唱歌跳舞吗?”患者答:“不”.老中医又问:“你看书下棋吗?”患者答:“不”.老中医问:“你旅游吗?”患者答:“不”.  相似文献   

18.
在山东莱州市的中心,有一座金碧辉煌的建筑叫“四知苑”。“四知苑”有一个知名的典故:距今1900年前的汉朝永初四年,关西人杨震调任东莱(即今莱州市)太守,途经昌邑县时,县令王密为报知遇之恩,晚上送去十金,震当面拒绝。密说:“暮夜无知者。”震说:“你顶天而来,天知;你踏地而来,地知;你怀金而来,你知;你送金给我,我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密羞愧,  相似文献   

19.
美国人入党     
美国也有党,最著名的是民主党、共和党。那么美国人怎么入党呢?美国亚特兰大的选举机构在一次选举知识的普及问答中,对“我如何报名加入一个政党”一问是这样作答的:“在你的选民登记表上勾一个政党即表示你加入了那个政党。报名加入一个政党即意味着你成为那个政党的一员,可在那个政党举行的初选中投票。”在选举季节来临时,常可以在街头看戏一般目睹一些中国人认为颇滑稽的场景:“请问你是不是已经登记为选民了?”“不,我还没有。”“那我们今天就为你登记吧。你是不是也还没有加入任何党派?”“那你加入民主党吧。因为这次有民主党的某某…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就是“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在企业不景气、甚至亏损时期,如何准确把握这个原则的度,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坚持“尊重人”的原则, 但不能百依百顺“尊重人”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应有之义。只有尊重他人,才会受到他人的尊重。古人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老百姓说得更为直接:“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你敬我一丈,我愿把你顶到脑壳上”。从心理学分析,人不仅需要一般的生理和心理满足,还要求人格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