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粮食安全和农民工转型是我国当前经济会需要持续关注的两个战略性问题.我国人口众多,粮食安全是我国发展到各个阶段均要高度重视的问题,而农民工问题也已经产生和演化了三十多年,在当前城镇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农民工的涵义需要进一步丰富和扩展.农民工是我国一个庞大的、独特的群体,农民工粮食消费构成既不同于城镇居民、也有别于农村居民,农民工转型为市民,其粮食消费构成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我国粮食的供给和需求.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是在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劳动力群体,是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独特社会现象.农民工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针对农民工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一系列保障农民工权益,改善农民工生存和就业环境的政策措施,但从现实看,农民工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要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高度重视解决农民工问题,从五个方面就农民工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思路与对策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3.
农民转型要从人力基础、产业形态及空间形态三方面共同作用,以改变我国农民贫弱散的面貌。当前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存在三大悖论,形成工业化升级与农民转型要求之间的矛盾体:就业优先与产业升级排斥劳动、城镇化吸纳农民进城但同时存在驱赶效应、土地制度的牵绊与农民转移的流动性。以上矛盾制约了农民转型,但同时也是农民转型的突破口。只有化解这一矛盾,才能实现农民顺利转型。  相似文献   

4.
文化产业兴起与我国工业化转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文化产业在我国的兴起,其提供的经济发展功能也将逐渐突出,本文结合工业化转型这一问题讨论了文化产业所起的作用及其机制。本文认为,工业化转型要吸纳技术、文化等新的要素来改变旧的生产函数,使得生产可能性向外围扩展,获得技术效率,以创造更多的新值。文化产业可以借助其提供的文化内容,通过渗透、转换、提升三大功能促进工业化转型、创造新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国转型模式的含义和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历了深刻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变革,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考察了我国的经济转型之路,总结了我国经济转型的特征、内涵和成功经验,并指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是一个融工业化、市场化、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制度改革为一体的长期、渐进的社会变迁过程.  相似文献   

6.
外商投资下的我国对外贸易失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百川 《经济导刊》2007,(12):94-96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特殊的工业化进程中,我国与美国、欧盟的贸易顺差增大,外汇储备激增,原因错综复杂. 我国经济转型与外商投资 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拉开了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转变和经济体制转轨的双重转型大幕.  相似文献   

7.
崔莹 《当代经济》2016,(27):80-81
在我国工业化发展过程中,金融抑制凭借着其资本低廉的特点对工业化活动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这使得工业活动并没有彻底的完成改革,而且也一定程度上使得经济结构变得严重失衡.本文分析了金融抑制与经济结构转型的必要性,并研究了金融抑制与经济结构转型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金融抑制的消极影响,对金融抑制和经济结构转型的表现进行了研究,希望以此促进金融发展,来加快经济结构的转型.  相似文献   

8.
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现代化的两翼,处理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并行关系非常重要。城镇化的本质在于消除社会经济结构的对立性。传统城镇化需要向新型城镇化转型,但是这种转型却面临来自内外两方面的宏观约束。一方面,来自世界危机的传递效应引起了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转型,构成了中国城镇化转型的外部约束;另一方面,中国多重结构性矛盾的累积效应形成了城镇化转型的内源性制约因素。畸形的工业化和短腿的城镇化结合在一起形成的路径依赖,必须依靠新型城镇化战略彻底打破。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前后,我国的工业化模式经历了从国家工业化模式到新兴的工业化模式的变迁,东部沿海地区在公有制的计划经济之外,通过发展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逐步实现了工业化主体的转换,本文将这一在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特有经济现象称为二次工业化过程.文章指出西部大开发的核心任务仍是推进工业化,而二次工业化则是西部实现小康的必由之路.在对西部二次工业化面临的有利与不利条件进行分析后,阐述了西部二次工业化需要创新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城镇化是产业集聚和升级的过程,也是农民进城和资本结合。随着城镇化实现转型,我国城镇化要以吸收农民进城为主线,创造促进农民工技能形成的条件,为产业升级提供劳动力基础,提升城镇化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冯奎 《经济纵横》2012,(5):9-12
多元复合型的县域城镇化要求统筹兼顾城市群与非城市群两类地区县域城镇化的不同情况,培育与发展一批中小城市和重点镇,推动农民工市民化转型、县域产业转型、城镇空间转型等各项任务的实现,一定程度上化解"大城市病"和"半城镇化"难题。这是未来我国县域城镇化的可行方向。  相似文献   

12.
当前"用工荒"的出现与我国人口结构正在发生转变密切相关,体现为结构性用工荒、行业性用工荒、季节性用工荒、区域性用工荒以及这四种类型用工荒的"叠加"。"用工荒"的出现是要求经济结构转型的一种预警,但是否能够因此判断"刘易斯拐点"已经来到应该审慎。"用工荒"会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产生影响,进而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应对当前乃至未来几年可能出现的更为严重的"用工荒"问题,企业方面既需要适度涨薪并善待农民工,也需要考虑转型升级的问题;政府方面要助推低端企业升级或转型,通过完善制度为农民工融入当地创造良好的环境;农民工要尽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13.
产业长波、城市生命周期与城市转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的发展不是线性的,繁荣与衰退的周期波动会带来城市发展的振荡,如何防止衰退、保持繁荣是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课题之一。文章认为,城市发展的生命周期与产业长周期有关。目前发达国家已经进入第五长周期,而我国正处于第三长周期、即工业化中期阶段。要想顺利完成工业化,实现赶超,我国城市就要进行发展转型,转型的核心是实现产业与社会转型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面对全球性金融危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受到挑战。但是,金融危机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好的机遇,如何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发展和实施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我们当前唯一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持续的工业化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然而,现阶段发展中国家却在普遍经历制造业向服务业的结构转型。文章基于1979-2018年的跨国面板数据系统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向服务业结构转型对其经济追赶的影响。研究表明:(1)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向服务业的结构转型会抑制其经济追赶,且“过早去工业化”的负面作用更显著,其作用通过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积累渠道实现。(2)发展中国家较高的人力资本、经济发展水平和制度质量可以削弱结构转型的负面影响。(3)较低的农业生产率、发达国家的人工智能应用和劳动力跨梯度转移是造成发展中国家“过早去工业化”的重要原因。(4)现阶段我国的制造业比重下降也不利于经济追赶,尤其是会阻碍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追赶。因此,发展中国家应采取合理的产业政策防止“过早去工业化”,并通过提升农业生产率、吸引外资、合理引导劳动力流动等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6.
进城务工的新生代农民工在身份转型过程中面临工作时间长、工资收入低,居住条件差,劳动强度大,情感支持弱等社会支持严重缺失的现状。本研究从政府、企业与社会支持角度出发,探讨构建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转型的有效社会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17.
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进入转型时期,由于经济体制的转型,中国工业化的路径开始发生了变化,在制度变迁与结构转化的双重演进背景下,工业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由国家工业化的方式演变为国家工业化与民间工业化同时并存的二元工业化模式。因此,新型工业化是以现有工业化为出发点的,分析经济转型时期的工业化进程及其影响因素,对新型工业化的政策制定与路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正由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转变,由此进入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新阶段.由于知识贫困及现实竞争劣势的制约,产业集群成为欠发达地区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路径.正确认识产业集群的内涵、功能,并在经济转型背景下发展产业集群,是欠发达地区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着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仍待转移和城市“民工荒”问题之间的矛盾.上述矛盾的出现与中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过程中产业结构的升级、劳动力成本上升和农民工权利保障制度不完善等因素分不开.在城市发展模式转型的背景下,要妥善解决上述矛盾,应当着重促进农民工素质的提升并且加强农民工的权利保障,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工业化社会的技术创新组织在网络环境下存在转型要求,虚拟技术创新联盟是网络环境下理想的技术创新组织。本文在对工业化社会技术创新组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网络环境下企业技术创新组织转型的设计思想和转型的目标模式,并对虚拟技术创新联盟作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