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业过度竞争测度基准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20世纪 90年代中期以来 ,中国许多产业出现了过度竞争的现象 ,但国内外对过度竞争测度的基准过于模糊 ,可操作性较差。本文试图建立过度竞争测度的基准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聚类分析 ,以便准确判断出现过度竞争的产业及这些产业的共同特征 ,为探讨过度竞争的形成原因及规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中国汽车行业的过量保护与过度竞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以来,我国的市场竞争形势发生了剧变很多产业出现了我国从未发生过的生产过剩现象。企业过量进入、生产能力的严重过剩使许多产业陷于困境,大量的企业失去了原来的竞争优势,为了维持和扩大市场份额企业间展开了前所未有的市场争夺,呈现了明显的过度竞争的特征给我国经济造成了不应有的破坏。本文以产业组织的基本原理为依据,对我国汽车行业作一个个案分析。通过分析希望对已经发生、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过度竞争行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我国汽车行业过度竞争分析 我国虽然已经建立起了门类比较齐全的汽车工业体系…  相似文献   

3.
牛勇平 《工业技术经济》2005,24(7):100-103,106
煤炭产业的进入壁垒较低;在技术和安全标准没有提高的时候不存在规模警济董应。因此,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中小煤矿大量出现,导致一定程度上的过度竞争。国有大型煤矿芝譬为基,总器来看,煤炭产业走过了垄断一竞争一恶性或无序竞争一垄断竞争或寡头竞争的道路。文专建毒了一个简单的竞争模型,来解释这些年来煤炭产业竞争的演变。最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令和政策,旨在提高安全和技术门槛,煤炭产业有由垄断竞争向寡头竞争过渡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过度竞争乃至恶性竞争使施工企业陷入哪些困境?过度竞争使施工企业两败俱伤还是必有一死?施工企业医治过度竞争顽症到底有何良药?建筑施工企业的过度竞争值得关注。一般来说,过度竞争是指由于产业中的企业数目过多、产业供给过度和生产能力过剩,使业内企业不得不将产品价格降到  相似文献   

5.
哈佛学派著名产业经济学学者贝恩在《产业组织》一书中第一次把过度竞争概括为低集中度、持续性过度供给或过剩生产能力和经济绩效较差的产业的一种市场结构。我国经济界这样认为,行业平均利润率低于10%的行业即为存在一定的过度竞争倾向的行业,利润率低于5%的行业则属于过度竞  相似文献   

6.
产业集聚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致力于对产业集聚水平测度的探索,因此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学术界在测度产业集聚水平上主要使用的几种方法,如行业集中度、空间基尼系数、E-G指数等,并对这些方法进行了评述,指出了各方法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其次在测度地区行业产业集聚水平时,对合理选择相应指标给出一定的建议,以期更为精确地测度我国及各区域的产业集聚水平。  相似文献   

7.
我国重复建设的形成机理与政策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经济理论的角度讨论重复建设的含义,主张以过度竞争的概念取代重复建设。以规模收益递增的寡头垄断行业为例,分析了重复建设产业的机理。针对我国重复建设问题十分严重的状况,从产业管制与垄断,地方政府竞争,企业预算软约束,企业退出障碍等方面进行了制度分析。最后提出打破重复建设,重复生产恶性循环,实现我国产业有效竞争的政策建议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过度竞争的原因及治理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国有企业的产权特性、产品的非差异化、行政垄断、不完善的市场体系、企业行为的短期化和高交易费用是造成过度竞争的主要原因。过度竞争会降低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和福利水平,并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经济中的过度竞争现象,应进行产权制度和金融制度的创新、放松行政垄断行业的进入管制。除此之外,还应制定一定的以市场化为导向的产业调整援助政策,改善地方政府和官员的政绩考核标准。  相似文献   

9.
南贵昆经济区产业分工与合作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南贵昆经济区是西部大开发总体规划的重点区域之一。通过产业的分工与合作,建立具有全国地域分工意义的特色产业体系是南贵昆经济区开发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对优势产业选择基准、产业比较优势、产业竞争优势分析的基础上,从实证角度研究南贵昆经济区产业分工与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实现机理。  相似文献   

10.
曾江洪 《董事会》2014,(10):34-34
洋垄断的形成有着复杂而深刻的原因,其中既有政府协调失败导致过度分散的产业组织结构和无序竞争,也有我国本土产业缺乏公平的竞争环境和完善的产业创新体制,还包括政府对外资企业名目繁多的优惠政策以及缺乏有效支持本土企业发展的政策等。相比发达国家对本土企业的保护政策,我国的政府采购政策对本土品牌产品发展的保护和支持显得缺乏力度、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1.
试论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概念与分析方法   总被引:78,自引:0,他引:78  
所谓国际竞争力,有产品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以及国家竞争力之分。从经济学视角看,关于各类竞争力的讨论分别对应着微观,中观和宏观层次。对各类竞争力主体内容的深入剖析更为清楚地表明,由于所分析的竞争力种类不同以及分析目的不同,对竞争力的分析范式也就相应不同。在产业竞争优势理论框架下设立的经济分析范式既可以用于分析以国家为主体的产品国家竞争力,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用于分析企业国际竞争力。价值链的分析方法则提供了评价一国某一产业中某种生产经营活动具有何种国际竞争力的思路。各种显示性能指标和分析性指标可以用来测度产品和产业国际竞争力,以及说明相对竞争优势和绝对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2.
产业集约化发展是新材料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在其他学者的研究基础上, 总结了新材料产业集约化的概念, 分析了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得出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和粗放式发展的结论。为了能够多角度、客观地评价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水平, 本文构建了新材料产业集约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利用TOPSIS 法评价新材料产业集约化程度, 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1) 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 (2) 促进产业由分散无序的过度竞争向集中有序的错位竞争转变; (3)有选择地构建优势产业的全产业链; (4) 政府引导产学研合作。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建筑业是一个“重量级”产业,准入门槛低造就了这支4000万人的庞大队伍,而低集中度和产品的同质化又使得大量企业集中在同一个领域内争夺市场。为了分到一杯羹,不少企业不择手段。如果说过度竞争是被血染红的海,那么,施工企业正在红海里挣扎喘息。其实,行业利润率低下只是过度竞争最表象最明显的特征,过度竞争带来的危害远不止这一点。过度竞争会降低行业整体实力,破坏市场经济秩序,使资源难以实现优化配置,并会滋生恶性竞争事件。大量事实证明,建筑施工企业正承受着由过度竞争所引发的种种行业之痛。上篇:红色困惑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系统分析了中国民航运输业的竞争和管制状况,提出了政府过度管制下民航运输业存在的产业规模偏小、高进入壁垒和高退出壁垒的市场结构、刚性成本结构、低效率和低利润率等问题,并从放松政府管制、引导产业升级、改善公司治理、制定反垄断和公平竞争法规等方面提出了促进竞争、提高民航生产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结构、行为、绩效与政策等方面分析了“过度竞争”概念的模糊性,并针对与此相关的种种误区,结合汽车、制药、煤炭、纺织等产业的例证,运用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试图给予系统解疑。本文认为,“过度竞争”本身是个似是而非的伪命题。在此基础上,从政策论证的角度,提出行政垄断应“区别对待”,以及反垄断立法的“渐进式”思路。  相似文献   

16.
产业集聚水平测度方法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聚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致力于对产业集聚水平测度的探索,因此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学术界在测度产业集聚水平上主要使用的几种方法,如行业集中度、空间基尼系数、E-G指数等,并对这些方法进行了评述,指出了各方法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其次在测度地区行业产业集聚水平时,对合理选择相应指标给出一定的建议,以期更为精确地测度我国及各区域的产业集聚水平。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煤炭产业壁垒的降低,过去自然垄断性一直较强的我国煤炭产业在产业结构和市场效果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出现了产业分散,乡镇煤矿盲目发展,其数目高达6万余处,产量占据了整个煤炭产业的半壁江山。国有煤炭企业在同乡镇煤矿的竞争中始终处于不利的地位,呈现出亏损严重、停产萎缩状态。两类企业的无序竞争致使从90年代中期以来煤炭产量供过于求、产业整体经济效益低下和产业内过度竞争,严重阻碍了我国煤炭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此,国家制定了“限产压库”、“关井压产”等一系列的产业调控政策,力图实现煤炭产业生产经营秩序的根本好转,达到改善煤炭产业结构、控制煤炭生产总量的目的。对此,本文从两类煤炭企业的竞争策略入手,采用经济学和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对限产压库和关井压产的经济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作较为深入的分析,揭示其内在的关联性和运行机理,为进一步完善煤炭产业政策和调控机制,引导煤炭企业的有序竞争和煤炭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关井压产这种克服产业分散、间接提高市场集中的产业优化方式,应转向傕育大煤企这种直接提高市场集中度的方式,从而把中国分散性的煤炭市场结构转化为宽松寡占型市场结构。这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把过度竞争转化为有效竞争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企业进入与行业利润率——对中国钢铁产业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评述了研究企业进入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市场效应的相关国内外文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研究企业进入与行业利润率之间双向动态关系的分析框架。在此框架内.我们分析了钢铁工业近年来高速发展过程中的企业进入和利润率变动,使用动态模型刻画了二者的相互关系.解释了为什么在利润率为负的情况下某些产业中企业进入仍然十分剧烈.同时从跨产业比较的角度测度了4个亚产业的进入壁垒和竞争强度。本文的分析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产业。  相似文献   

20.
环渤海地区工业发展的新特点与新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环渤海地区工业增长扭转了长期低迷的状况,经济效益好于全国及历史水平;工业化出现与全国相逆的趋势;工业在全国的相对地位降低。目前,这一地区的工业依然面临产业技术层次低、企业机制不活、出口竞争力弱和各自为政等问题。未来环渤海地区发展必须将着力点放在提高工业竞争力上,通过区域产业整合,增强整体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