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朱骏 《今日重庆》2013,(5):58-61
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抗战岁月"展厅,陈列着一幅珍贵的签名轴,它承载着一段激动人心的抗日救国往事——1938年10月,中日双方经过100余天的激战,中国重要城市武汉失守。以郭沫若为厅长、主要负责抗战文化宣传工作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  相似文献   

2.
7月4日,参加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领导人会议的中东欧16国代表一行,来到重庆沙坪坝西永微电子园区、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以及湖广会馆,参观考察重庆的经济发展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让人耳目一新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内,代表们参观了"壮丽三峡"展厅以及"抗战岁月"展厅。一走进三峡厅,他们传统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3.
回望迁都     
今年是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从未被遗忘的历史,再一次被记忆强化。这段历史中,注定无法忽略一座叫"重庆"的城市。重庆从当时的一座内陆城市,一跃而成为中国战时首都,成为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各党各派参加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要活动舞台。这个曾经的古老军事要塞,也因迁都而成为中国抗战大后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外交中心,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战区指挥中枢。  相似文献   

4.
2011年,重庆旅游划时代的宣传口号"重庆非去不可"出炉,一时响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这浸透着重庆人直率、豪爽甚至霸气个性的口号,成为四面八方关注的焦点.之所以这么有底气,是因为重庆旅游不但有长江三峡,有天坑地缝天生三硚,集红岩文化抗战文化陪都文化于一身,是闻名遐迩的世界温泉之都,而且还因为重庆有着大量散布民间的非物质文化,这些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构成了重庆旅游文化里最具特色与内涵的部分.  相似文献   

5.
《今日重庆》2013,(2):52
2012年9月,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海外资料搜集考察团到美国搜集抗战大后方海外史料。这是2008年"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研究与建设工程"正式启动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出国交流活动,考察团在斯坦福大学胡佛档案馆、美国国会图书馆、美国国家档案馆、罗斯福总统图书馆和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搜集到一批珍贵的抗战大后方档案史料,弥补了重庆抗战史研究中的多处空白  相似文献   

6.
回望迁都     
今年是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从未被遗忘的历史,再一次被记忆强化. 这段历史中,注定无法忽略一座叫“重庆”的城市. 重庆从当时的一座内陆城市,一跃而成为中国战时首都,成为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各党各派参加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要活动舞台. 这个曾经的古老军事要塞,也因迁都而成为中国抗战大后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外交中心,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战区指挥中枢.  相似文献   

7.
70多年前,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庆是中国的战时首都,中国与西方主要国家结盟,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重庆是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舞台,是与华盛顿、莫斯科、伦敦齐名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国际名城. 重庆经历的抗战岁月凝聚了中国和世界的进步力量,奉献了中国人民的智慧,汇聚成为全人类的财富.为了挖掘、保护和传承珍贵的抗战文化,重庆自2008年启动了“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研究与建设工程”(简称“重庆抗战工程”).  相似文献   

8.
正八年抗战,在重庆这个大后方,除留下无数的故事,也谱写了中国抗战文化史上最华丽的乐章。当年,从华北、东北、华东等沦陷区颠沛流离、辗转千里转移至"陪都"重庆著名文化人以及莘莘学子何止千万。在国破家亡的异乡,在两江环抱的山城,他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书写着保卫故土与赞美和延续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脉,并为恢弘的抗战文化史留下了不朽的传奇。  相似文献   

9.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八年战火即将停止。重庆,中国战时首都,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之中,各界民众通宵达旦庆祝抗战胜利。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先生即时发表《抗战胜利告全国军民及世界人士书》的广播讲话,要求战后中国人民遵循"不念旧恶及与人为善"的民族传统,表达了"只认日本黩武的军阀为敌,不以日本的人民为敌"和"不要报复,更不可对敌国无辜人民加以污辱"的宽容豁达精神。根据国际法规及国际惯例,中国对日  相似文献   

10.
明末清初的"中西礼仪之争"是一场在全世界范围的文化大讨论,引起了广泛关注。围绕儒家文化是否符合基督教教义,中西奉教人士及对中国礼仪的性质进行的讨论,最终连统治者都参与其中。双方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的异质性导致对文化话语的争夺,这带来权力交互抗争,而使得整个过程异常复杂。"礼仪之争"仍旧在现代意义上发生着,在中国与西方交往的话语矛盾方面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重庆抗战兵工旧址""重庆建川博物馆",从九龙坡区鹅公岩立交桥上,远远就可以看见耸立的抗日战士雕像石碑,而博物馆就位于立交桥下面的鹅公岩公园内。这个利用抗战时期兵工生产洞洞体作为馆址设立的博物馆聚落群,由兵工署第一工厂旧址博物馆、抗战文物博物馆、兵器发展史博物馆、票证生活博物馆、中医药文化博物馆、重庆故事博物馆、中国囍文化博物馆和民间祈福文化博物馆等8个主题博物馆构成。展陈包括60余件国家一级文物在内的各类文物藏品上万件,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12.
正人们钟爱重庆,不仅因为这里的山水"颜值"高,还因为这里地域文化"气质"好,深厚的红色基因滋养着这座城市的灵魂。重庆,有红军的足迹,有革命将领的故里,军民鱼水情深。重庆,有众多抗战遗址,红岩精神代代相传。在这火红的十月,来重庆开启一场"红色之旅"吧!探访红色遗址,走进革命老区。  相似文献   

13.
胡婷  王娟 《今日重庆》2020,(2):83-85
王娟,女,涪陵中心医院急救部护士长,重庆赴孝感支援队云梦医疗分队党支部书记"没有禁锢的城,只有离不开的爱!逆行而上,静待樱花盛开!重庆医疗队加油!武汉加油!中国加油!为自己和战友们加油。"2月27日,是王娟的生日。这一天,她在朋友圈许下生日愿望。"没有禁锢的城,只有离不开的爱!逆行而上,静待樱花盛开!重庆医疗队加油!武汉加油!中国加油!为自己和战友们加油。"  相似文献   

14.
今日重庆:您在接待外地客人的时候,最常用的介绍重庆的一句话是什么? 陈夷茁:中国有两句古话,一句叫"客走旺家门";一句叫"有朋自远方来".我想这两句话大体反映了大多数宾、主双方的一种心境.重庆直辖以来,每年来重报集团的宾客都在增加,今年以来就有16批次.回想-下,我在给他们介绍重庆时最常用的词应该是"山"和"三".  相似文献   

15.
2011年,重庆旅游划时代的宣传口号“重庆非去不可”出炉,一时响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这浸透着重庆人直率、豪爽甚至霸气个性的口号,成为四面八方关注的焦点。之所以这么有底气,是因为重庆旅游不但有长江三峡,有天坑地缝天生三研,集红岩文化抗战文化陪都文化于一身,是闻名遐迩的世界温泉之都,而且还因为重庆有着大量散布民间的非物质文化,这些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构成了重庆旅游文化里最具特色与内涵的部分。  相似文献   

16.
正章汉夫(1905—1972年),江苏武进人。抗战全面爆发后,在周恩来的领导下,章汉夫、潘梓年等在武汉筹办《新华日报》和《群众》周刊。章汉夫在这一报一刊的筹建、出版发行过程中,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武汉沦陷后,《新华日报》迁至重庆继续出版发行。1938年到1945年,章汉夫任《新华日报》总编辑,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冲破国民党的重重封锁,使《新华日报》发挥了"抗战号角、  相似文献   

17.
这首长诗写于1938年12月5日,是邓颖超为"新升隆轮"事件而作. 1938年10月,武汉陷入日军三面包围之中.国民政府决定弃守武汉,转移到重庆. 10月22日下午4时,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处长李克农和《新华日报》社长潘梓年率领办事处及《新华日报》社最后一批工作人员及随船西迁的妇孺百姓100余人,乘新升隆轮撤离武汉.  相似文献   

18.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八年战火即将停止。重庆,中国战时首都,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之中.各界民众通宵达旦庆祝抗战胜利。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先生即时发表《抗战胜利告全国军民及世界人士书》的广播讲话,要求战后中国人民遵循“不念旧恶及与人为善”的民族传统。表达了“只认日本黩武的军阀为敌。  相似文献   

19.
叶语 《今日重庆》2005,(4):104-105
在抗战的艰苦岁月里,重庆的群众歌咏活动、交响音乐、民族音乐和歌剧等,荟萃中国音乐人才,汇聚多种艺术形式,以音乐为武器,用音乐唤起民众,凝聚人心,鼓舞抗战,为争取抗战胜利和民族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中国音乐史上留下了不平凡的一页。重庆的抗战音乐讴歌了民族抗战精神,成为民族音乐在抗战时期的强音。  相似文献   

20.
贺煜  龙晓 《重庆与世界》2023,(12):44-47
<正>2013年,中国重庆市与瑞士苏黎世州正式建立友好城市关系。2023年,双方迎来建立友城关系十周年。10年来,双方政商界人士多次互访,在金融人才、创新创业等领域保持着较为密切的交往。2018年12月开园的中瑞(重庆两江)产业园正是双方结好的典型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