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工会是我们全体职工共同的家,是职工们最信赖的依托。如何把工会的各项工作、各类活动较好的展示出来,增强工会的吸引力,是我们工会宣传工作者的第一要务。作为一名宣传工作者,我谈几点浅陋的体会。1、要想写好一篇新闻,要善于挖掘新闻素材。搜集素材、积累资料是做好宣传报道工作的基础。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这个道理。刚加入路桥集团通讯员队伍的时候,我对写新闻感到很迷茫,每天都从事着常规性的工作,好题材从哪  相似文献   

2.
我是《中国信息报》辽宁记站的一名记,从事新闻报道工作已经十几个年头。《中国信息报》是国家统计局主办的一份报纸,它的许多素材都是来自统计分析资料,因此,如何把统计与新闻融为一炉,把大量的统计分析资料改写成新闻报道见诸报端,这是每一个从事统计新闻写作的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在十几年的工作中.我积累了一些统计新闻写作的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3.
李文达 《活力》2009,(10):106-106,108
一、当代新闻编辑工作的特点 新闻编辑的工作任务主要包括:信息统合,也就是新闻信息的价值定位,是对新闻信息的理解与意义的揭示过程。信息把关: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新闻信息进行取舍的过程。发言:也就是对记者提交来的新闻素材进行再认识与再创造。  相似文献   

4.
视角,是新闻写作向自然科学借用来的一个概念.又称作角度、视点、观点等.事物本身都是五光十色的多面体,既可以从这个角度去表现,也可以从那个视角去揭示,不同的角度得到的是不同的认识价值.报道的视角和角度,在一定程度上能说明记者处理采访的素材、挖掘材料的新闻价值的流程.选择最佳视角可以变平庸为新鲜,变枯燥为生动,变肤浅为深刻,甚至可以变旧闻为新闻.  相似文献   

5.
蒋帅 《民营科技》2013,(4):144-144
新闻媒体中,新闻采访工作是一项收集新闻素材的工作,这项工作要求新闻采访工作者深入新闻第一线,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新闻记者会有一个互动,而不是单纯的倾听,会将自己的疑问,观众的疑问来进行陈述,以寻求答案。为了能够取得好的采访效果,新闻记者必须要能够把握住采访对象的心态,通过一些引导来让被采访的对象将事实表达出来。在新闻采访过程中我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因此在此文中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邹慧颖 《活力》2014,(10):87-87
新闻采访是记者为收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是了解新闻事实的重要手段之一。那么,如何与采访对象进行良好交流?如何让采访的“场”更具能量?采访前和采访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笔者在学习新闻前辈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在“家事新闻”采写的亲身体会,浅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程世伟  付瑶 《活力》2012,(2):161-161
电视新闻编辑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从事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人:二是指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而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从广义上理解是从大编辑概念出发。立足于一个完整、固定的新闻节目进行的新闻组合工作;狭义的理解则只着眼于对采访素材进行加工与合成。  相似文献   

8.
新闻工作和信息工作有很多相似、相通之处,新闻工作中的一些理念和方法对我们创新信息工作思路、提升信息工作水平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发意义.今天,借<秘书工作>杂志这个平台,我和广大秘书工作者简要谈一谈新闻工作给信息工作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正>我从1991年开始新闻写作,屈指算来已有22个年头。这期间,我工作过五个单位,无论在哪个岗位,都没有脱离文字工作,在搞好综合文字材料的同时,积极撰写上报新闻稿件,取得了一点成绩,目前累计发表各类稿件3000余篇,出版个人作品集《白马河畔》、《大运河畔》两部,参编著作多部,10余篇作品获全国、全省好新闻奖,多次被省人社厅、大众报业集团授予"全省人社系统宣传工作先进个人"。  相似文献   

10.
新闻采访技巧就是记者在新闻采访活动中运用的一种新奇巧妙而又灵活多变的访问方法,它是记者获取新闻素材、了解事实真相的重要方法之一,是采集真实材料、打开真相之门的一把钥匙,是许许多多新闻记者成功经验、失败教训汇集起来,加以概括、提炼的结果.记者只有掌握了采访技巧,采访时才能得心应手,才能采集到真正有价值的素材,写出具有影响力的文章,才能收到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国家在广播电视刚刚起步的时候,学习了前苏联东欧的发展模式,尤其表现在一些素材和图片上面,对于新闻就直接说出来,并没有特别注意口语方面的应用.所以在此背景下针对广播电视新闻的口语化问题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2.
广播,作为一种新闻舆论工具,在媒介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广播新闻如何"亮"起来,是广播新闻巩固阵地、争取更多受众无法回避的课题.广播要想重振昔日雄风,必须在广播新闻的写作上有所创新.一是广播新闻的写作必须做到更快、更短、更入耳,二是广播新闻的写作必须做到精选素材、精选生动细节、恰当合理运用音响材料.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一线     
当你看见我们的时候,我们和新闻在纸上;当你看不见我们的时候,我们和新闻在一线。 我们在一线,这不仅是新闻工作之要求,也是揭秘可靠性真相之必须,更是我们始终如一践行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于芳 《活力》2011,(8):183-183
从新闻工作的性质和实践需要出发,新闻采访的基本要求通常概括为坚持真实性,坚持思想性,坚持时效性与坚持用事实说话四项。结合新闻的三个特点客观性、真实性和时效性,我们可作这样的结论:新闻采访的时效性和真实性是新闻采访的两翼,时效性是新闻采访的生命,真实性是新闻采访的灵魂。只有把新闻的时效性和真实性结合起来,才能体现新闻采访的真正意义。也就是说,只有坚持了新闻的时效性和真实性的高度统一,新闻记者搜集新闻素材进行新闻报道的活动才有意义。  相似文献   

15.
林海 《活力》2011,(5):157-157
视角.是新闻写作向自然科学借用来的一个概念。又称作角度、视点、观点等。事物本身都是五光十色的多面体,既可以从这个角度去表现,也可以从那个视角去揭示,不同的角度得到的是不同的认识价值。报道的视角和角度,在一定程度上能说明记者处理采访的素材、挖掘材料的新闻价值的流程。选择最佳视角可以变平庸为新鲜.变枯燥为生动.变肤浅为深刻,甚至可以变旧闻为新闻。创新消息报道角度的方法很多,本文.笔者试图探寻横向视角中的新闻价值。  相似文献   

16.
生命的弹性     
警惕肥警猫状态 我1988年进入电视圈,第一份工作在台湾华视.最初的职责是一天到晚守在电话旁,等待新闻线索.四年时间,凭着执着的冲劲和热情,我从一名青涩记者成长为华视强档新闻的主播.  相似文献   

17.
魏默宁 《活力》2012,(23):88-88
搞电视新闻采访的人都知道,要想把自己采写的新闻文事件、新闻人物报道的准确又生动,并且要有新、奇、特的特点,前期广泛的搜集大量的新闻素材至关重要.把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被采访对象的背景资料等,第一时间首先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样你就会从容地面对一切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写稿不慌.这种积极负责的采访态度应该值得提倡.不过,在这种"采访经验"之外,我认为也要注意以下几点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8.
黄迪 《活力》2013,(17):54-54
当前,社会已经进入高度信息化时代,新生媒体在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层出不穷,传统媒体与新生媒体之间呈现出激烈竞争的态势.新闻信息采集的多样化、便捷化和新闻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对于传统媒体的报纸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压力.报纸不但要应对传统媒体之间的激烈竞争,还要迎接新生媒体的不断挑战,更为重要的是,报纸还要面对不断变化的广大读者需求.特别是在新生媒体的进一步影响和熏陶下,广大读者的角色意识已发生了翻天覆地和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读者已经从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信息接受者迅速转换为主动的新闻信息选择者和新闻信息提供者,热心的读者不但使用快捷的新闻信息,还采集新闻信息、提供新闻信息,同时还评价各种新闻信息并及时反馈新闻信息.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报纸编辑工作;新闻意识;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我从事新闻采访工作的数十年间,曾经有幸接触过一些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我发现他们之所以成就一番事业,除了天赋、勤奋外,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非常珍惜时间.  相似文献   

20.
张滨楠 《价值工程》2011,30(3):159-159
新闻编辑工作的特定任务就是如何把新闻素材中蕴藏着的能量充分地发挥出来,把好的内容,运用好的形式,组织好的画面奉献给观众。作为一名新闻编辑,应加强对自身各方面素养的提高,全面提升所编辑新闻作品的质量,更好地服务中心、服务大局、服务群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