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柴畅 《魅力中国》2013,(23):326-326
近年来,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越来越受到重视,媒体观念由传播者本位回归到受众本位。弱势群体作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以弱势群体为主题的报道在不断增多,报道深度日益加强,形成舆论力量推动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但在实际操作中,弱势群体报道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一些报纸上经常会出现“民工”、“闲杂人员”、“三无人员”等对弱势群体存在歧视的字眼,还有新闻图片使用不当、暴露弱势群体隐私等现象。  相似文献   

2.
时评的复苏与勃兴是当前国内报纸以及网络媒体发展的一个重要特色,近年来,报纸媒体纷纷意识到新闻评论是报纸的灵魂,以及用新闻和评论两只脚走路的重要性。新闻时评随之从以往常见的专栏形式逐渐扩张到整版、甚至两版,这也是传统媒体提出的办思想纸、观点纸的初衷。  相似文献   

3.
谈新闻受众在新闻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新闻正在由过去的媒体本位向受众本位转变,即从以传播者的意图为中心向以受众如何利用媒介信息,如何从中获得满足为中心,并根据后者来确定大众传媒效果的方向转变。这是新闻理论扣实践发展到今天的必然结果。为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新闻受众在新闻传播中的地位扣作用,实事求是地分析传者与受者之间的关系,并为其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报纸新闻时评专栏(版)发展极为迅速。在这种强势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外在形态和内在操作方面的诸多特征,但同时在这种发展的背后也暗藏着许多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5.
一直以来,高职会计教育都承担着为我国社会培养大批企业经管类人才的重要责任。对此,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设计要注重以就业为导向,强化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的结合,实现"学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文章以能力本位为研究视角,以中小企业会计人才需求为研究方向,针对高职会计专业课程的改革与开发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未来我国高职院校相关课程革新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6.
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分析了报纸新闻写作和网络新闻写作的异同.首先是主体不同;其次是传播模式不同,而网络新闻真正实现了"以受众为中心"的写作理念;报纸新闻的写作方式是线性写作模式,而网络新闻是层次化写作,甚至是文字直播.新的传播环境和新的传受关系要求报纸新闻的传播迎接新挑战.  相似文献   

7.
周文 《特区经济》2006,(4):20-22
传统体制的弊端在于政府本位。经过20多年的改革,原有体制得到了转型,确立了企业本位。当前中国改革已进入到一个攻坚战,正处在一个胶着状态。改革的深化需要由企业本位推进到个人本位,建立起明确个人主体地位和保障个人权利的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8.
我国当前的外语专业教育理应着眼于学生的终生发展需要和国家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需要,回归人文学科本位,以通识教育为本,应当通过采取调整课程体系、确立专业知识课的主导地位、完善师资建设等一些具体有效的措施,达到以培养更多人文通用型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从合作本位与竞争本位的二分法视角,作者对东方"天下体系"与西方国际体系的特征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并用基于自然禀赋的社会交往网络对上述东西方的分野做出了解释。东方各国较早确立了对儒家礼制的认同,为以中国为核心的国家间合作形态"天下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即便中央王朝更迭不断、周边国家兴衰频仍,"天下体系"的合作网络依然会在儒家礼制的基础上自我修复。与之不同的是,发轫于"群海联合体"的西方文明,则在长期的海运贸易交往中形成了竞争本位的文化基因。在同质竞争的压力以及在想象中的东方繁华世界之吸引力的双重作用之下,西方世界凭借其技术进步,发起对东方世界的冲击。从静态博弈的观点看,以合作为本位的东方世界处于不利的地位。而动态演化博弈的分析结果表明,"合作"仍然是一个演化稳定策略,这为现代中国继承"天下体系"以合作为本位的制度遗产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性。中国继承制度遗产和创造性转换的前景也从理论上"预言"了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即中国可以基于和平共处原则而参与建立新的国际准则以取代基于弱肉强食的现行准则这一进程。  相似文献   

10.
文化本位思想是近年来人们对不同民族文化关注的结果,旨在以文化为变量,探讨各民族之间的差异。新疆少数民族文化音乐在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中有它的独特性和地域特色,加强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是以文化为本位的音乐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1.
沈丽菲 《魅力中国》2014,(10):288-288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技术,如掌上新闻、微博等信息技术平台,给传统新闻媒介带来极大冲击。报纸新闻只有不断转变思想观念,并通过必要的改革和创新,让报纸新闻重新焕发生命力,以实现新闻舆论导向的巨大功能,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而新闻标题是报纸新闻的眼睛,是获取广大受众眼球,提升新闻价值的重要法宝之一,是新闻采写编辑中的主要环节。因此,以现代化眼光重新审视报纸新闻,对其新闻标题主要特点及制作趋势进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浅析报纸新闻制作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电视读报"节目以"报纸"为主要信息来源,依托"电视"为传播媒介,给受众带来了一次"新闻消费的革命".一方面,"电视读报"影响力越米越大,另一方面,"电视读报"目前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浅谈新形势下主流媒体的深度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度报道是伴随着受众需求及社会变化,而发展成为的一种重要的新闻文体,在现代报纸版面上占有重要地位。在深度报道上,报纸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扬长避短地满足受众详细、深入地了解新闻事实的要求。作为主流媒体,要进一步提高影响力、引导力和竞争力,必须高度重视和研究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媒介融合已成为传媒业发展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改变了高校新闻编辑的媒介生态环境,客观上要求高校传统新闻编辑角色重构和采编流程再造.高校新闻编辑应从单纯的“新闻编制者”转向全方位的“新闻与信息服务提供者”,从单纯的“新闻把关人”转向“新闻解析者”与“公共论坛主持人”.高校新闻采编流程应从单一媒体转变为全媒体,从静态线性转变为多元互动,从传播者本位转变为受众本位.  相似文献   

15.
从呼唤到运作:权利理论研究的中国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世发 《特区经济》2011,(1):244-247
权利问题始终是法理学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特别是在近30年发展中,从最初"权利本位"与"义务本位"的学术争论中确定权利的地位开始,权利理论就成为了中国法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在经历了对权利的呼唤、使得权利意识被整个社会接受之后,如何实现和保障权利,也就是权利的运作问题逐渐成为权利理论发展的重心。进入新世纪之后,权利运作中对社会权利的关注又成为权利理论中新的热点问题,这是对权利运作的深化和拓展。  相似文献   

16.
段晓蕾 《魅力中国》2014,(26):289-289
新闻评论就是时评政论,是新闻媒体主要是报纸上具有鲜明政治倾向的议论性文体。写评论就是要讲道理,要以理服人,有理才有力。本文从4个方面简要阐述了新闻评论的地位、作用及结构和语言。  相似文献   

17.
中小企业在社会保险中的地位社会保险本位理论的演进经历了个人责任本位、雇主责任本位、社会共同责任本位三个阶段。个人责任本位是最原始阶段,在工业革命之前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随着西方国家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特别是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社会保险曾出现"雇主责任本位"的模式,即雇主对生产过程的安全负责,雇主也希望有充足和健康的劳动力供给。这种情况后来逐渐被"社会共同责任本位"所代替,即国家、企业和社会成员的共同责任观念为社会保险的基本观念。我国当前社会保险体制的建立也坚守社会共同责任本位的理念。在我国,最重要的社会保险法律关系主体有社会成员个人、用人单位和国家。不难看出,在社会保险本位的演  相似文献   

18.
《大连日报》时评版全国首创诗画时评省新闻名牌专栏"非常诗画"结集成书2014年12月28日下午,由《大连日报》时评版"非常诗画"专栏结集成书的《诗画刺锅子》一书首发式在市新华书店举行,500多位读者聚集在现场,对我国第一本诗画时评专辑的问世表达了浓浓的关注之情。《诗画刺锅子》作者是大连日报社体育部主任、漫画家姜末和东北之窗杂志社主编、诗人张嘉树。他俩诗画合作已有十三年,在报刊网络发表了数千件作品,创出了独特的"刺锅子"文化品牌。《诗画刺锅子》共收入本报全国首创的诗画时评作品202件,由大连出版社出版。在新华书店一上市就受到读者欢迎。  相似文献   

19.
周飚  周晓 《理论观察》2007,(1):140-141
同一新闻事件宣传效果的好坏,策划是关键;受众需求在媒体新闻策划中占有重要地位,受众是任何媒介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新闻策划时必须以受众为出发点进行创新和满足受众的多种需求。  相似文献   

20.
张志文  贺雷 《理论观察》2014,(4):108-109
如何理解民生新闻呢?构成这个关键词的两个词语是"民生"和"新闻",顾名思义:民生新闻就是反映老百姓生活的新闻,或者说民生新闻就是反映人民生计的新闻。民生新闻最明显的特点是体现了"以受众为本"的民本思想,其关注的对象主要是老百姓,它让媒体"走下神坛",将镜头对准普通大众,把话筒递给平民,倾听百姓心声,由此塑造了鲜明的亲民风格。民生新闻的定位使得"一切传播活动均随广大受众意志而转移,完整表达受众意图及其生存状态和提高受众素质成为传播的出发点和归宿"。由于传播界限模糊,受众渐趋主体化。伴随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对新闻的需求也不断增长,并成多样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