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进入秋季,河蟹养殖池塘容易出现蓝藻泛滥的现象。蓝藻是包括蓝球藻、念珠藻、颤藻等藻类的统称,为单细胞原核生物,以细胞群形式出现时才容易看见,也就是水产养殖通常见到的"水华"。笔者针对困扰蟹农较为棘手的蓝藻暴发难题,在渔业科技示范户中连续两年采取蟹  相似文献   

2.
在河蟹养殖过程中,蟹池经常会出现青苔泛滥、蓝藻暴发,水质混浊等现象,这些现象看似小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往往会造成较大的危害,甚至出现大量死蟹事故,现已成河蟹养殖很棘手的难题。笔者根据多年实践和基层指导经验,介绍一些处理方法,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江苏省兴化地区河蟹养殖风生水起,可养殖效益却不尽如人意。自2011年国庆节后,河蟹价格"跌跌不休",导致大量压塘待售的蟹农养殖效益大幅降低甚至血本无归!受此影响2012年度的河蟹养殖唱衰之声不绝于耳。很大一部分蟹农都对养殖大规格河蟹不抱希望了,转而增加蟹种投放密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水产养殖技术的不断创新,河蟹养殖产业发展迅速,在养殖面积扩大、养殖总量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了河蟹发病率高、养殖成本上升,商品规格偏小等现象,对养殖效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自渔业科技入户工程实施以来,养蟹观念也从追求产量的"大养蟹"转向以效益为中心的"养大蟹、优质蟹和品牌蟹",促进  相似文献   

5.
<正>"养鱼先养水",不仅养鱼如此,养蟹也是这样。河蟹养殖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水质条件,不仅可以提高河蟹的免疫力,减少河蟹疾病的发生,而且还能够促进河蟹的生长。一、放苗前期水草栽种后,可向蟹池中施放少量的"虾蟹肽肥"、"氨基酸益藻剂",一方面为水草提供部分营养,促进水草的生长;另一方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河蟹的发展,人们对河蟹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都希望能吃"大"、"清"、"满"的河蟹,要满足人们对高品质蟹的追求,就必须提高养殖技术,养殖出大规格高品质的河蟹。大规格河蟹是指个体重150g以上"青背,白肚,黄毛,金爪"的成蟹。根据实践经验,现将培育大规格商品蟹的生态养殖技术要点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懒蟹"也称"落脚蟹",当年蟹苗年底大的体重达到100g左右,而小的只有几克,个体悬殊很大。这种"懒蟹"一旦出现,如不采取措施,其个体得不到正常生长,变成了"僵蟹",影响了河蟹养殖的经济效益。而作为本地淡水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我站经多年的养殖试验,并调查了一部分养殖大户,总结出了出现"懒蟹"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供广大养殖户参考。一、"懒蟹"出现的几种原因1.池中缺少水草等漂浮物,使河蟹适应在岸上打洞穴居。2.养殖水体溶解氧过低,不能使河  相似文献   

8.
正河蟹属于甲壳纲,十足目,方蟹科,绒鳌蟹属。近年来,河蟹已成为人工繁育与人工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随着河蟹养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养殖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导致蟹病的发生、危害程度日益严重,给养殖户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结合河蟹养殖户实践经验,将河蟹疾病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以期指导河蟹的养殖生产。  相似文献   

9.
正河蟹,又称螃蟹、大闸蟹等,学名中华绒螯蟹,河蟹养殖业是我国水产养殖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河蟹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张,养殖风险和效益受气候、病害、市场等因素的影响较大,为探索规避河蟹养殖风险和提高养殖经济效益,笔者连续3年在渔业科技示范户蟹池进行了"河蟹+南美白对虾"模式的试验研究,且取得预期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报道如下,供广大养殖者参考。一、试验基本情况试验在尚庄镇胥加标2口蟹池中进  相似文献   

10.
正由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与洪湖市六合水产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的"河蟹早繁苗当年速成大规格商品蟹养殖技术"研发项目取得突破。有效解决了当年河蟹苗种养成商品蟹早熟化、个体小、效益低的技术难题。河蟹传统养殖周期通常是2年,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河蟹研发团队与洪湖市六合水产开发有限公司合作经多年研究,通过采取温室早繁、温棚仔蟹与常温池塘蟹种分段培育和池塘养殖强化管理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河蟹养殖由追求产量的"大养蟹"向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的"养大蟹"和养"生态蟹"转变。随着河蟹养殖的发展,大规格河蟹不仅销售通畅,而且价格也占优势。根据中国·兴化河蟹价格指数显示2015年大河蟹价格指数比较稳定,相比2014年同期相比大规格河蟹价格同比增长90%。兴化市永丰镇迎新村养殖户周美年,河蟹养殖面积18亩,采用仿原生态养殖措施,突出提水养殖、稀放  相似文献   

12.
<正>在幼蟹养殖过程中,常有一部分幼蟹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性腺提前发育,我们称之为性早熟幼蟹。性早熟幼蟹规格一般在20g左右,这些幼蟹往往难以蜕壳,不会继续生长,最终导致死亡,给广大养殖者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控制和减少河蟹养殖过程中出现的  相似文献   

13.
<正>河蟹由于生活习性及药敏性与许多养殖品种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对于河蟹池的水质管理及其病害防治有不少讲究,这里简单谈一下河蟹池的蓝藻防治。一、除藻1.抽加水法原理:池子上风口一端进沟渠里的水,通过水的流动并借助风力将蓝藻带到下风口,下风口一端抽表层水排到池子外。  相似文献   

14.
正河蟹养殖历来是"长三角"区域水产养殖中的特色品种,江苏省培育的蟹种一直都是省内特别是阳澄湖、太湖水系成蟹养殖的苗种首选,甚至远销湖北、安徽等省份,因其成活率高、规格整齐而广受欢迎。但是近几年来,随着河蟹苗种种质的退化,河蟹养殖的抗病性、规格等不断降低,使区域内的河蟹养殖户生产效益逐年减少。面对当前日趋严峻的形势,江苏省太仓市和东海县等区域尝试引进  相似文献   

15.
<正> 河蟹生长是伴随每一次正常脱壳而生长的。人工养殖改变了河蟹生长的自然规律和自然环境,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河蟹脱壳不遂死亡。特别是开春后幼蟹生长时的首次脱壳,因患烂肢、腐壳、水霉等复合病症导致幼蟹脱壳不遂而大批死亡。笔者根据多年来养殖、研究,总结导致脱壳不遂症的原因和防治方法,供大家参考,不足之处请指正。一症状:病蟹头胸甲后缘与腹部交界处或侧线出现裂口,但不能脱去旧壳或脱出几只附肢而头胸甲不能脱出,有的即使脱出旧壳,新壳长时间也无法变硬而死亡。  相似文献   

16.
<正>湖北"一鱼一虾一蟹"三大百亿元产业又取得重大突破。据统计,到2014年12月中旬,全省河蟹养殖产量达17.2万吨、同比增30.9%,池边交易平均价格62元/kg,产值达到106.64亿元。河蟹成为湖北省渔业继小龙虾之后的第二个百亿元产业。一、标准化养殖技术运用为增量增大筑牢扎实基础2014年,河蟹产量高、规格大,是业界共识。随着"养大蟹、养好蟹"理念在蟹  相似文献   

17.
7月22日,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中心联合武汉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和武汉中博水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召开"高温期河蟹养殖技术对策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主要对困绕湖北"池塘生态养大蟹"模式高温期水草养护、蓝藻控制、青苔控制、投食管理、脱壳期管理、水草粘脏、水质混浊等关键性技术瓶  相似文献   

18.
<正>蓝藻水华是水体中的蓝藻快速大量增殖形成肉眼可见的蓝藻群体或者导致水体颜色发生变化的一种现象,严重时可在水体表面漂浮积聚形成一层绿色的藻席,甚至藻浆。水产养殖中,蓝藻水华一直是令许多养殖户十分头疼的难题。常见的蓝藻有微囊藻、颤藻、鱼腥藻,  相似文献   

19.
<正>青泥苔是水产养殖中常见的敌害之一,是由于藻类过量繁殖而产生的,其组成主要是绿藻中的水绵、水网藻和蓝藻中的微囊藻、囊球藻等。近年来,楚州区河蟹养殖池塘多有发生,并呈蔓延趋势,给水产生产带来诸多不  相似文献   

20.
<正>目前河蟹已成为各地的主要水产养殖品种,如何培育生产出无公害大规格河蟹是养殖生产者最关心的问题,大规格河蟹是指个体重在150g以上"青背、白肚、黄毛、金爪"的成蟹。笔者根据多年工作实践,就无公害大规格河蟹养殖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仅供参考。一、清塘消毒,把好蟹池准备关蟹池应彻底清塘消毒并施足底肥,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符合GB11607-1989国家渔业水质标准)、无污染源、池底淤泥少、多草、位置较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