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致富之友》2004,(11):21-21
一、适时捕捞 秋季,当水温降至12℃-15℃时捕捞最为适时。池塘中养殖的泥鳅,可在捕捞前3天把水慢慢排干,将池底划成若干小块,中间开排水沟,使泥鳅往沟中集中,然后用手抄网捕捞。对潜入泥中的泥鳅,可翻泥捕捉。稻田中养的泥鳅,可用晒干的油菜秆,浸没田侧沟道中形成数道“田埂”。待油菜秆溢出甜质香味时,泥鳅闻味而聚,此时可围埂捕捞。  相似文献   

2.
秋季,当水温降至12℃~15℃时捕捞最为适时。池塘中养殖的泥鳅,可在捕捞前3天把水慢慢排干,将池底划成若干小块,中间开排水沟,使泥鳅往沟中集中,然后用手抄网捕捞。对潜入泥中的泥鳅,可翻泥捕捉。稻田中养的泥鳅,可用晒干的油菜秆,浸没田侧沟道中形成数道“田埂”。待油菜秆溢出甜质香味时,泥鳅闻味而聚,此时可围埂捕捞。下面介绍几种诱捕  相似文献   

3.
<正> 1、泥鳅繁殖习性:泥鳅品种较多,约有10多种,但适于养殖的主要有真泥鳅和大鳞副泥鳅两种。泥鳅为多次性产卵鱼类,在自然条件下,水温在18℃时产卵,最适繁殖水温为22℃—28℃,一般从4月持续到9月。4月至6月上旬,多在晴天早晨产卵,6月中旬到9月多在雨后和晚间产卵。泥鳅卵为浅黄色,半粘性。雌性怀卵量因个体大小而异,体重90克的泥鳅怀卵量5—6万粒,50克左右的泥鳅怀卵量为0.8—1.5万粒。雄泥鳅胸鳍  相似文献   

4.
<正>一、养殖材料1.池塘条件养殖池塘在大田县汤泉鱼场,面积15亩,池塘5口,池深2m,池水深1.52.0m,池底平坦,於泥152.0m,池底平坦,於泥1520cm。年平均水温17.6℃,最高水温31℃,适宜生长水温2220cm。年平均水温17.6℃,最高水温31℃,适宜生长水温2227℃有185天左右。p H值6.927℃有185天左右。p H值6.97.3,溶氧57.3,溶氧57mg/L。水源水质清新无污染,符合渔业用水标准,排灌方便、交通便利、电力配套。在排水口端底部挖出比四周低207mg/L。水源水质清新无污染,符合渔业用水标准,排灌方便、交通便利、电力配套。在排水口端底部挖出比四周低2030cm、面积为3030cm、面积为3040m2的洼坑,以便于成鱼捕捞。进排水口安装过滤  相似文献   

5.
<正> 淡水白鲳一般每667m~2池塘产量达400—500kg。现将其池塘养殖和常见病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一、生态特性 淡水白鲳属热带鱼,杂食性,种内一般不互相残杀,鱼种在饥饿情况下会相互咬伤,有的因尾鳍被吃掉而死亡;适应水温12℃—35℃,最适生长水温24℃—32℃,当水温低于12℃时大部分鱼失去平衡,会有冻死的危险;耐低氧能力较强,水中溶氧0.5mg/L时仍然生存,适宜在较肥的池中养殖;耐盐性高,能在盐度5‰—10‰的环境里正常生长;喜生活于微酸性水中,pH值适应范围为5.6—7.4;性情温驯,喜栖息于水体中下层,有成群活动的习性,容易捕捞。  相似文献   

6.
<正> 泥鳅属底栖小型经济鱼类,在2龄时性成熟,开始产卵。泥鳅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饲料来源广,在池塘、坑塘和稻田中都能养殖。泥鳅的生殖期一般在4—8月份。5月下旬至6月下旬,水温在25℃左右时是产卵盛期。成熟的雌鳅肚大腹圆,胸鳍圆滑,个体大  相似文献   

7.
<正>为探索泥鳅的池塘养殖新技术,我们从2008-2011年进行了池塘养殖泥鳅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泥鳅池塘养殖技术总结如下。一、池塘的建造池塘应选在避风向阳处,进排水方便,土质为粘土质,弱碱性底质,水质清新无污染。池塘的面积随养殖规模而定,一般为100~250m2,池底淤泥约20~30cm,池塘的深度为80~100cm,池底向排水口倾斜,以便排水与捕捞。在池中开挖鱼沟和鱼溜,给泥鳅一定的活动空间,为泥鳅提供一个较为舒适的栖息环境。  相似文献   

8.
<正>黄鳝属于市场热销产品,大量捕捞导致野生资源日趋减少,市场价格不断走高,这就为人工养殖黄鳝提供了广阔的效益空间。为此,我们利用黄鳝与泥鳅食性相近、习性互补共生的特点,设计了池塘网箱生态套养黄鳝、泥鳅技术模式,选择我区复兴镇渔场15亩塘口进行试验。经过2009年、2010年  相似文献   

9.
<正>池塘成虾的捕捞,通常有抄网、拉网、小拖虾网、地笼及干塘等捕虾方法,下面将五种捕捞方法逐一介绍,供养虾户参考。一、抄网捕虾青虾养殖池塘内一般栽培浮面水草,每年到了冬天以后,水温降到5℃以下,青虾停止摄食,栖息在水草下面的枝须上。此时,可采用抄网在水草下面,上面用手抓动一下水草,然后拿出抄网,起捕效果较好。如2亩左右的养虾池中,一个人作业1.5~2  相似文献   

10.
<正>泥鳅一般在秋末冬初捞捕,也可根据市场需求灵活掌握起捕时间。泥鳅有底栖钻土习性,比一般鱼类难捕捞。一般根据不同水体环境采用不同的捕捞方法。一、泥鳅的捕捞(一)池塘成鳅的捕捞法1、食饵诱捕即把猪牛骨头、炒米糠、蚕蛹与腐植土等混合装入麻袋、地笼或其它鱼笼中,傍晚沉入池底,翌日太阳出来之前取出,经一夜时间可捕捞大量泥鳅。  相似文献   

11.
<正>泥鳅是一种市场潜力大、很有发展前途的养殖品种,国内外市场的需求量很大。但是近年来由于捕捞过量及栖息场所的日益恶化,泥鳅资源遭到了破坏,自然产量大为减少,因此,发展泥鳅的规模化人工养殖显得尤为重要。1.池塘选择池塘选择在避风向阳,水源充足无污染的地方,池塘面积为鱼种池100~  相似文献   

12.
正养殖户如何让网箱黄鳝顺利度过三伏关,是黄鳝养殖获得高产高效的重要环节之一。本阶段饲养技术要点如下。1.控制好水温黄鳝养殖最佳适温22~28℃。高温天气池塘水温高达35℃以上,黄鳝摄食量下降,直接影响黄鳝生长。此时期应把水温控制在28℃以下,其方法如下:池塘上方须搭物遮阳,面积占池塘水面的2/3即可。池塘边可栽种些如葡萄、丝瓜、扁豆等高秆遮荫经济作物,池塘中部可放些水葫芦或水浮莲。网箱底层可放些  相似文献   

13.
<正> 一、南美白对虾的生物字特性 南美白对虾能在水温为6℃-40℃水域中存活,生长水温为15℃-38℃,最适水温为23℃-35℃,盐度为0.5‰-35‰。该虾要求水质清新,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但忍受的最低溶氧值为1.2毫克/升,pH值7.0-8.5,氨氮含量低的自然海水、咸淡水、江河水、水库水、池塘水及井水均可养殖。  相似文献   

14.
<正> 澳洲笋壳鱼原产于澳大利亚,学名为“散纹尖塘鳢”,其外部形态与泰国笋壳鱼一样,体型美观,个体大于泰国笋壳鱼,最大可长至1公斤/尾,该鱼肉质细嫩,骨刺甚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淡水鱼类中售价极高的食用鱼。 澳洲笋壳鱼生活适应温度为9℃—36℃,正常摄食生长温度为18℃-32℃,当水温降至9℃时才会受到影响,对PH值适应范围为6.8—8.6,能适应12‰以下的低盐度咸淡水养殖。较耐低氧,绝对没有因池塘缺氧而导致死亡等现象,生活于水体中层,属肉食性鱼类,在饵料满足的情况下,一般没有互相残食的习性。性情温和,不受到处走动,只在近距离范围摄食,所以也适合小水体养殖。  相似文献   

15.
<正>在秋冬季节,泥鳅养殖的管理好坏关系到泥鳅能否安全越冬,关系到养殖效益,在实际操作时须把好以下"四关"。一、把好投饵施肥关泥鳅在水温20℃以上时是催肥增膘的关键时期,应充分投喂;水温15℃以上,泥鳅摄食仍较旺盛,饲料投喂不可放松;水温10-15℃时,每天至少投喂1次,此时应加大动物性饲料的投喂比例,并拌入少量复合氨基酸及复合维生素,以提高泥鳅对饲料的利用率;在水温低于10℃的晴天中午仍应坚持少  相似文献   

16.
每年年底,正是各地开挖水面、整修塘口、投放鱼种的季节,养殖户稍有疏忽,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里我将曾经在我县遇到过的一例新开挖池塘养殖泥鳅出现死亡的情况作一介绍,供大家参考。那年12月中旬,我县历阳镇望江行政村内和县德生农业科技园养殖的泥鳅发生死亡,有大量泥鳅漂浮水面,按理说,这时气温和水温都很低(当天气温2-9℃),正常养殖的泥鳅发生死亡是很特殊的。接到邀请笔者赶快前去现场诊治,具体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业内人士称,大鳞副泥鳅被誉为未来35年最具有养殖价值的水产养殖产品。原因在于大鳞副泥鳅目前的生产量还未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而且,在我国,大鳞副泥鳅养殖还未形成规模,大鳞副泥鳅目前来说还未发生较大的病害。目前大鳞副泥鳅养殖有很多方式,如池塘养殖大鳞副泥鳅、稻田养殖大鳞副泥鳅、水泥池养大鳞副泥鳅等。而其中,池塘养殖的大鳞副泥鳅产量相对高于稻田养大鳞副泥鳅等其他养殖方式。池塘平  相似文献   

18.
<正>云斑鮰(Ictalurusncbulosus),又称褐首鲶,属鲶形目,鮰科原产于北美洲,是美国淡水养殖品种。它具有适应性强,食性广,其肉质细腻鲜美,无肌间刺,易养殖等优点。云斑鮰为杂食性鱼类,以吞食为主,性贪食,喜群食,多栖息于水体底层,人工养殖的条件下在池塘底层活动。性情较温驯,有群集的习性,同时易捕捞。最适生长温度为18℃~32℃,正常生长要求溶解氧4mg/L以上,pH值6.5~8.5,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一步提高泥鳅养殖技术,笔者在顺昌县埔上镇谢坑村进行泥鳅养殖试验,本试验将生态健康养殖技术与泥鳅网箱培育技术有机结合,以期探索一种适合在闽北山区推广的泥鳅生态高效养殖的新模式。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准备池塘面积为3亩,在试验开始前15天将池水排干,清除底泥,底泥厚度控制在15cm左右。  相似文献   

20.
<正>一、黑斑蛙的生活习性黑斑蛙作为变温动物,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宜为25~28℃。当冬季温度降至10℃以下时,摄食与活动逐步减弱;降到5℃以下时,即钻入洞穴或池底淤泥中冬眠。第二年春季气温回升时结束冬眠。水温超过32℃以上时,活动明显减弱;温度超过35℃时会导致陆续死亡。在野外,黑斑蛙主要捕食昆虫。经过驯化,也能摄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