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成功的细节     
日本有位叫藤田田的人,大学毕业后在一家电器公司打工,依靠多年的省吃俭用,存下了五万美元。他准备依靠这五万美元干一番事业,他看中了美国的麦当劳快餐业。但麦当劳的首期加盟资金需要上百万,他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于是他跨进了住有银行总裁的办公室,他对银行总裁表示了自己的计划后,总裁觉得这又是一个空想主义者,这样的人他实在见多了,总裁于是冷冷地说:“你先回去吧,让我再考虑考虑。”藤田田知道这是总裁回绝了他,他有些心灰意冷,但  相似文献   

2.
商业秘密     
小张把同学小李的一件T恤衫弄坏了,小张主动到店里买了一件同样的T恤衫赔他。小李问:“买多少钱?”小张说:“50元。”小李说:“我那件是500元的。”小张不信:“你先看看衣服吧,哪里不一样?”小李将两件衣服仔细比较了一番, 颜色、样式、大小,生产厂家都一样, 看不出不同来。  相似文献   

3.
刘颖 《全国商情》2010,(12):22-25
有这样一个故事:同样都是古匠,同样在雕塑石像,如果你问他们:“你在这里做什么?”他们中的一个人可能会说:“我在凿石头。”另一个可能会说:“我在做雕像。”第三个可能会说:“我正在做一件艺术品。”  相似文献   

4.
王芬芬 《现代经济》2006,(12):58-59
家住15层的徐老太又来投诉楼上往下扔东西,她颤颤巍巍,情绪有些激动地说:“这几天我总觉得家里面有臭味,到处找,抬头一看发现厨房玻璃上一层鱼汤,窗台上一堆鱼骨头,现在夏天苍蝇多,简直臭死了,你们帮着怎么解决一下吧。”我问:“您知道是多少层干的吗?”我问这个问题有点打哈哈  相似文献   

5.
我是从1983年开始做盆景的,但那个时候我生活在山区,对外面的世界很陌生。3月的一天,我到山上拾了捆柴,背着住家走。正在这时,有两个城市模样的人喊住了我:“同志,能不能让我们看看你肩上的柴?”我听心里直笑,这些大城市的人,柴禾又有什么好看的?但我还是把柴禾卸下来交给他们,他们打开柴禾,左挑右选,如获至宝地从中选了20多株名叫雀梅的带根的小灌木,然后对我说:“给你5元钱,把它卖给我们吧!”闻听此言,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连这烂柴都能卖钱?我一边接钱,一边不解地问:“你们要这东西干哈?”其中一位操着上海口音说道:“我们是上海来的,专门收购雀梅,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上山挖,我们定期来收购。”说完,那两个人扬长而去。望着他们渐行渐远的背影,我内心翻腾着喜悦的浪花。  相似文献   

6.
死驴赚钱     
杨卫红 《大众商务》2006,(4S):55-55
一个城里男孩kenny移居到了乡下,从一个农民那里花100美元买了一头驴,这个农民同意第二天把驴带来给他。第二天农民来找kenny,说:“对不起,小伙子,我有一个坏消息要告诉你,那头驴死了。”kennyr回答:“好吧,你把钱还给我就行了!”农民说:“不行,我不能把钱还给你,我已经把钱给花掉了。”  相似文献   

7.
开心加油站     
曾术华 《全国商情》2013,(12):92-93
斗法法海与白素贞斗法,趁白素贞不备,一口咬住白素贞,却七窍流血而死。白素贞冷冷的说:"现在知道什么叫‘咬蛇自尽’了吧。"最爱几个秀才在谈论苏东坡。一个说:"我喜爱东坡的诗。"一个说:"我喜爱东坡的赋。"这时来了一个屠夫说:"我也最爱东坡。"那两个秀才听了说:"你一个杀猪的,爱上先生的哪一点呢?"屠夫答道:"我最爱东坡肉。"  相似文献   

8.
三年前,我的朋友大林去一家出版社应聘,一路过关斩将,终于获得了面试的机会。见到面试官后,大林平静地说:“我……天生……口吃!”面试官乐了:“那你还来应聘?我们招的可是销售经理?”大林点了点头:“我……知道,所以……自己先说  相似文献   

9.
鲁钟鸣  张迪 《新智慧》2005,(10):23-23
某饮料企业的一名销售人员兢兢业业.取得不俗业绩。年终总经理把他单独叫到办公室,对他说:“由于本年度你工作业绩突出,公司决定奖励你10万元!”业务员非常高兴,谢过总经理后拉门要走,总经理突然说道:“回采,我问你一件事。今年你有几天在公司。陪你妻子多少天?”该业务员回答说:“今年我在家不超过10天。”  相似文献   

10.
景婷 《新智慧》2006,(11):41-41
一个恶作剧引发的商机2005年10月的一天,廖小军正在上班,突然桌上的电话响了,显示的是他一位在美国留学的好朋友陈伟的号码。廖小军兴奋地拿起电话,“兄弟,你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因为听筒那边传来的分明是一个甜美的女声。“对不起,请问是陈伟的电话吗?”“对啊,我就是。”廖小军笑笑说:“别开玩笑了,陈伟是男的,你是女的,就算冒充也应该找个男的吧?”“我真的是陈伟。”对方还是坚持自己的身份:“我以人格担保,我真的是陈伟,不信你问我几个问题。”廖小军随口问了几件事,对方果然脱口而出,对答如流,他当时就愣住了。这时,电话里又传来一个磁性的男声:“哈哈,小军,没吓着你吧?”“你,你是陈伟!那刚才那个……”“也是我啊。”廖小军顿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相似文献   

11.
《新智慧》2007,(11):I0001
割草 从前有两个人,分别住在河的两岸。这两个人的耳朵都不好,不过都很客气。一天早晨,河西的看见河东的拿着把镰刀出门,就对着对岸大叫:“喂!我说,你是去割草吗?”河东的听见河西的向他大叫,知道是对方关心自己去做什么.于是他也大叫:“啊,不,我是去割草呀!”河西的听见对岸的人冲他大叫,知道对方回答自己了.河西的很有礼貌地大声说:“哦,是吗?我还以为你是去割草呢!”  相似文献   

12.
赤脚进鞋店     
2006年初,在英国伦敦市南部的一条大街上冒出了一家叫“罗毕”的鞋店。店里的鞋子款式多样,质量也不错,但是这条街上的鞋店实在太多,竞争非常激烈,因此这家鞋店的生意一直平平淡淡。6月的一天,店里来了两位时尚女性,她们挑了一双又一双鞋,试穿了一次又一次,最后终于买了一双。付账的时候,只听买鞋的顾客对同伴说:“今天购物真是累死了,一次又一次地脱鞋,又烦又累。”  相似文献   

13.
一位年轻人因埋怨自己时运不济,发不了财,终日愁眉不展这一天,走过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问:“年轻人,干吗不高兴?”“我不明白我为什么老是这样穷?”“我看你很富有嘛!”老人由衷地说。“这从何说起?”年轻人问。老人没有正面回答,反问道“假如今天我折断你的一根手指头,给你 1 000 元,你干不干?”“不  相似文献   

14.
潜规则     
我当业务员不久,就接到了一个大订单:200床床单。当我兴冲冲地准备发货时,老板却吩咐把正品压下,先发次品。我急了:“这是一个大客户,要做回头生意的啊。”老板神秘地一笑:“就是要争取这个回头客,你只管发货吧。”货发出去不过两天,对方张经理就给我打来电话,抱怨说布质太差,要求马上退货。我只好向老板汇报,老板一挥手道:“走,我们去一趟。”  相似文献   

15.
夜袭     
张烜 《现代经济》2007,(12S):72-73
“张经理跟你汇报个事。“保安队长小刘神神秘秘地走进我办公室.我正在计算下个月管理处的预算费用。小刘是我们管理处保安队长,虽然职务不高.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基本天天在.做事勤快也比较灵活.是属于那种很识相的人,今天见我半掩着主任室的门还进来,看来确实是有事情了.我说:“有什么事你说吧“.“张经理.弄不好要出人命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美国海尔贸易有限公司总裁贾迈尔曾经说:“我爱海尔,它带给我永远创新的精神。”一个年销售额60亿美元的著名经销商曾主动拜访贾迈尔,希望贾迈尔能为他们工作,贾迈尔回答说:“我是一个小经销商,如果不是海尔,我连见到你都是不可能的事。”  相似文献   

17.
盛情可却     
“经理,大门口有位姓郝的先生一行三人,要找你。”对讲机传来门岗保安领班小于的声音。 “是哪个单位的郝先生?” “说是紫玫花园业主委员会的。” “有啥事?” “说找你有事要面谈。” “请他们进来吧。” 郝先生六十出头,满头银发,红光满面,是紫玫花园小区的业主委员会主任,另外两人是业委会委员。进门刚落座就把我好一通表扬:“你们小区管理得真到位,进门登记还要看身份证,环境卫生和绿化搞得漂亮,比公园还美,我们慕名而至,想邀请你去管理我们的小区。”  相似文献   

18.
潘茂闯 《大众商务》2006,(6S):68-68
一个恶作剧引发的商机 2005年10月的一天,廖小军桌上的电话响了,电话显示是他在美国留学的好朋友陈伟的号码。廖小军兴奋地拿起电话:“兄弟,你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因为听筒那边传来的是一个甜美的女声。“对不起,请问这不是陈伟的电话吗?”“对啊,我就是陈伟。”廖小军笑笑说:“别开玩笑了,陈伟是男的,你是女的,就算冒充也应该找个男的吧?”“我真的是陈伟。”  相似文献   

19.
2000年8月高中毕业后的陈雪研, 随一帮姐妹进了南海区黄歧镇一家名叫三友的制鞋厂。 2001年10月的一天,车间主任来到正在忙活的陈雪研跟前,问:“你的脚是 39码吧?”陈雪研老实地回答:“对呀!”随后,设计师拿出一双红色女鞋交给她,见陈雪研不解,副厂长说:“你把这鞋拿去穿,三天后把这张表填好。”表上列着几十道问答选择题,如:鞋  相似文献   

20.
杨雪  张振中 《大众商务》2003,(11):11-12
发现商机大学毕业后,在家乡一时找不到合适工作的我,只好跟随朋友来到广州做了一名红酒推广小姐。一天,我到百货商场看一条自己喜欢的裙子,出来时发现门口的台阶上一撮一撮地坐着好多看报纸、聊天的男士,我渐渐听懂了他们闲聊的主题。其中一位先生说:“我老婆一进商场就没有了时间概念,往往一逛就是大半天,吃的穿的用的买上几大包,回去时常会累得我骨头要散架似的。苦啊!”另一位先生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