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对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与特征 1.经济全球化 按照经合组织(OECD)的定义,经济全球化是指在货物及劳务贸易资本流动和技术转移与扩散基础上,不同国家市场和生产之间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的动态过程。即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流动,以实现资源最佳配置的过程。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发展中国家应根据本国国情和战略目标,对全球化大趋势下的国家利益作出最实际的判断,以迎接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从培养全球化国际竞争人才、实现国民经济的国际化、制定有特色的国际竞争战略等方面论述了发展中国家如何参与国民经济竞争,抓住发展机遇,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4.
关于区域经济理论研究在我国已进行多年,以增长极理论、中心——边缘理论和空间扩散理论为代表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其共同点都以经济比较发达并具有较强实力的地区为中心,形成发展之势,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本文试图从地区本位出发,将微观经济学中的企业核心能力扩展到中观层次的区域核心优势。集一个区域中最佳组合的核心优势,发挥其对区域竞争优势的反哺作用,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策略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及其竞争优势,决定了该地区在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中,将成为世界制造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基地、我国重要的制度与技术创新中心、缩小我国地区差别的协调区域以及我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战略的前沿阵地。在这一形势下,对如何保证该地区能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继续保持领先增长态势,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成立至今已经七载,这段期间,我国经济继续在快车道疾进,胜利完成了第八个五年计划,提前五年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1992年初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讲话的发表,如拂面春风,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再次呈现万帆竞发,百舸争流之势。跑步前进居于最前列的粤闽江浙鲁几省“八五”GDP年均增长率高达17%至19%,即使最慢的省区“八五”GDP的年均增长率也超过7%。当然,在体制转轨时期的快速发展,不可能不伴生诸多矛盾和问题,除了后遗症至今尚未完全“化解”的开发区热,房地产热以外,诸如地区发展差距特别是东西差距拉大;某些老工业基地在体制、结构和历史包袱等多重折磨下经济发展滞缓以至衰退;新一轮的重复建设和地区结构趋同,导致诸多行业和产品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7.
努力实施“走出去”战略 大力开拓国际工程承包市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前身为中国水利水电工程总公司)是我国跨国经营的特大型综合性工程建设企业,拥有23个全资子公司,2个控股企业,资产总额139亿元,员工13万人,具有国家施工总承包一级企业资质、AAA级信用等级、对外工程承包经营权、进出口贸易权,被外经贸部列为重点支持发展的大型外经企业。 近几年来,集团公司积极贯彻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正在加快,我国面临的国际市场竞争将更趋激烈。中国经济要迎接经济全球化及加入WTO带来的严峻挑战就必须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本文从对我国比较优势的深入理解出发,提出应从资源禀赋与比较成本、外部经济与后发优势、竞争优势与制度创新方面对我国比较优势的内涵加以创新和扩展,争取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加快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9.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已在逐渐融入全球经济,形成国际化市场的竞争环境,这既带来新的机遇又带来新的挑战。 我国的电气工业、特别在“九五”以来,从规模、效益、产品质量到技术创新能力,都在不断提高和长足进步,而电气工业的外商在我国设厂大约有100家左右,  相似文献   

10.
11.
一、建国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回顾1实施均衡发展战略阶段(50~70年代末),中西部经济的大发展。从50年代初至70年代末,我国实施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之所以实施均衡发展战略,是由当时的主客观原因决定的。从主观的角度看,建国后,我国曾经片面地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必须是均衡的,不均衡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要求均衡布局生产力,减少甚至消灭区域差异。从而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上以“平衡论”、“同步富裕论”作为指导思想,在具体做法上,抑制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投资,扶植其发展。从…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在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的推动下,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正在进行,这既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内容。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有着自身的特点,并将进一步加强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这种形势下,中国要采取有力的应对策略,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精锡价格已从1989年6月前后的10300美元/吨又降至5600美元/吨左右的低水平,也是自1985年10月国际锡市场危机以来近50多个月来的最低价,是自八十年代以来锡市场锡价进入第二次低谷。出现这次低谷的原因很多,但主要还是供需关系的不协调,是产大于销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这些年来,集团注重发挥整体优势,树“上海建工”品牌,积极参与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竞争,已在新加坡、美国、苏丹、孟加拉、科摩罗、贝宁、朝鲜、越南等国家和香港、澳门地区承接了30多项工程,合同金额近8亿美元,完成国际工程营业额2.01亿美元,在美国《工程新闻记录》杂志世界最大225家国际工程承包商排名中,完成境外营业额名列第44位,是进入其中的33家国内企业的前10名,连续3年被评为全国外经行业50强。  相似文献   

15.
16.
泛珠江三角洲经济结构差异、成因及合作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泛珠江三角洲区域①内具有代表性的广东、湖南、贵州三省为研究对象,采用可变弹性生产函数法和全要素生产率法分析三省的经济差距及其原因。实证分析表明,广东省率先进行改革开放的制度变革及由此吸收了更多的投资、形成了更多的固定资本是拉开经济差距的关键因素。文章最后在总结广东经济发展路径依赖的基础上,提出了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合作竞争的路径选择:发挥比较优势.形成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经济的生产要素及其国际分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通过对知识经济不同于工业化经济的要素结构的分析,指出发展中国家在当代国际分工发展趋势中不利地位的性质与特点,文章通过统计资料证明,发达国家在知识经济要素上比发展中国家更为富裕,从而在经济全球化及国际分工深化中处于更有利的地位,文章提出了经济发展中的要素规划,形成要素动态富裕,国家要实行“全球规划型发展战略”,企业要实行“全球组合型经营战略”。  相似文献   

18.
《中国纺织经济》2001,(3):20-25
“九五”期间,我们克服亚洲金融危机给我国带来的消极影响,在实现经济“软着陆”之后,又基本解决了内需不足的问题,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经济实力增强,经济总量与世界排名前六位国家的差距缩小,在世界中的比重提高,尤其是在1997年金融危机中,承诺和坚持人民币不贬值,为维持国际金融秩序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前以强调“公平”为主的“均衡发展战略”及改革开放后以强调“效率”为主的“非均衡发展战略”,都导致了区域发展差距的扩大,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本文从兼顾“效率与公平”的角度,提出要实现我国国民经济整体的健康发展,应实行协调发展的战略,并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目标及实施条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区域经济结构转变中的核心竞争力导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经济的发展本质上就是区域经济结构的成功转变,其关键在于区域产业结构的成功转变。在区域产业结构转变过程中,必须以发展区域核心竞争力为导向,突出比较优势、区域创新和创建有竞争力的产业群,三者在不同层面上体现了区域核心竞争力对于区域产业结构转变的导向作用。以区域核心竞争力为导向,转变区域经济结构,才能真正实现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