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1910年,“奥地利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希法亭的《金融资本》问世。这部曾被后人誉为“资本论的续篇”的著名著作,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其中,希法亭说细解析了金融资本的产生,指出了银企关系的变化在其间的重要作用。本文拟通过综合分析希法亭的银企关系说,关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加深对我国目前的银企关系的理解,冀求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寻找一个简捷,有效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5.
6.
孙斌 《济南金融》2001,(6):62-62
近年来,少数企业缺乏信用观念和长期发展意识,错误地认为“欠债有利”或利用改制机会逃废,悬空银行债务,故意拖欠银行利息,或采取不存款、不还本、不付息、不往来的办法,逃避银行信贷监督,给银行造成了重大损失,破坏了银企关系,损害了市场信用基础,从而导致了社会信用环境的恶化。一方面,银行不良资产比重越来越高,风险日益增大,经济效益受到影响,金融部门贷款投放没有安全感,另一方面,企业资金紧张局面进一步加剧,生产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正常生产经营缺乏保障,企业发展受到制约。不仅加大了金融业的经营困难,而且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净化信用环境,重塑银企关系已成为当务之急,需要政、银、企三方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7.
8.
9.
胡军  孙华 《金融与市场》2000,(12):10-11
一、新型银企关系的基本特征 1.银企双方是资金买卖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银企双方均以经营者的身份出现,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双方共同的经营目标.在这种市场主体明确的前提下银企之间的资金关系不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资金供求关系,而是受市场经济原则制约的买卖关系,即银企之间本着自愿和交换的原则,按照价值规律进行资金融通,是一种公平等价的债权债务关系.银行没有权利和责任统管、统包企业资金;而企业也没有权利随便拖欠占用资金,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银行与企业关系中存在的问题1、银行与企业债务危机由于财政无力承担国有企业的巨额亏损补贴,对国有企业的亏损补贴和维持国有企业运转就无可回避地由国家严格控制的国有银行承担。从表面上来看,银行与企业间是商业借贷行为,但实际上偿还的可能性极小。另外,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信用关系非契约化。银行贷出的款项,既无法律保证,也无抵押担保。由于经营不善等原因,企业逃债、废债、赖债,造成银行的呆帐、坏帐,信贷资产质量下降。在这种形势下,银行就会倾向于不愿向企业提供贷款,或减少贷款量。由此形成的债务危机无疑严重地…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征信》2006,24(5)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由于种种原因,银企之间一度形成了"企业借钱求银行、银行收贷求企业"的扭曲关系.信用环境缺损,企业逃废债已成为金融资产安全运行的一大隐患,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将导致银行对企业逐渐失去信任,贷款条件越来越严,手续越来越繁琐,惜贷、恐贷行为出现,人为增大了交易成本,最终损害企业的发展.如何重塑银企关系,实现银企共赢成了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