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虎在如小猫般大时是无人过问的.不过,当小猫逐渐成长,并现出"虎"相时,人们就会议论纷纷:它究竟是猫是虎?是真老虎还是假老虎?  相似文献   

2.
周琦 《中国市场》2011,(44):98-98,100
经济危机发生之后,世界各国的救市举措都有可能再次造成"滞胀"的局面,中国也不例外。在西方经济增长理论中,资本是一种重要的推动经济增长的投入要素。当前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属于资本驱动型,而该种经济增长模型则具有造成"滞胀"的隐患。中国经济增长应摆脱资本依赖,采取各项措施启动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加快解决三农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失业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美国次级债危机是否会伤害中国经济?有关专家说:中国不会受到什么影响。一是美国次级债是局部的危机,不至于影响全球经济的增长。二是中国还是一个封闭的市场,资本帐户还没有开放。  相似文献   

4.
争鸣     
<正> 昊敬琏:人们对影响经济走势因素的分析有片面性 经济学家吴敬琏指出:“2000年以来,尤其是2002年中国经济增长之所以大大超乎许多人的预测,是由于人们在做出预测时低估了改革、尤其是民营经济在改革中的迅速成长对中国GDP增长所起的积极作用。”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人们对GDP的预测出现偏差?吴敬琏认为,主要是人们对于影响经济走势的因素的分析具有某种片面性。吴敬琏认为,近期影响中国经济走势的主要是两方面因素:一是企业外部的因素导致的需求增加,例如政府扩张性财政政策造成的投资需求增加,以及由东亚与其他西方国家经济短时期缓解而拉动的出口需求扩大;另一方面是由于  相似文献   

5.
东亚经济奇迹就像一场"击鼓传花"游戏,从1950年代中期开始,繁荣一棒一棒地从日本传给"四小龙",再交给"四小虎"……直至今天,东亚奇迹完全演绎成一部"中国传奇"。6月11日,世界银行发表《东亚复兴》报告,语调继续了1993年该行《东亚奇迹》的兴奋和决断,欢呼着新的奇迹再现:"中国成为了推动这一地区发展的核心动力。"但是,在这烈火烹油的辉煌时刻,我们必须记起10年前的7月2日,奇迹轰然坍塌的那一时刻。那场周身通电般的金融崩溃,将《东亚奇迹》赞赏的8个亚洲"优等生"齐齐打落凡间。至今,日本仍在努力从"失去的10年"中艰难复苏,地区第三大经济体韩国还在困境中苦苦挣扎,中国台湾和泰国的表现令人沮丧。现在,繁荣的下一棒已经传给了中国。尽管世行再次以《东亚复兴》赋予了无上荣光,但这是不是一个"乌鸦嘴"贝利式的预言?面临经济明显过热,资产价格沸腾、人民币"天下围攻"的中国,在民族复兴梦想实现的历史关键时刻,能否躲过一场暗流涌动的危机?是再次成为"刀俎"下的"鱼肉",还是让崩溃的下一棒落到"做局者"自己手中?中国能否拥有真正的奇迹,或许全在此一战。  相似文献   

6.
《商》2013,(7)
<正>投资还是消费?4月6日,林毅夫在博鳌论坛上重申,仍需要靠投资拉动经济,未来20年,每年GDP增长8%的关键就是投资。林毅夫并不孤独,包括张军、朱天等在内的经济学家已经提出:中国现阶段,重点仍然是投资而不是消费。只不过,后者更谨慎一些,认为只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政策,中国经济完全有可能以平均每年6%~7%的速度再增长20年。  相似文献   

7.
李罗力 《全球化》2020,(2):25-39,134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一直在“唱衰”声中成长,不但没有崩溃,反而突飞猛进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唱衰中国经济的很多人只是照搬西方宏观经济理论简单片面地分析和判定中国经济。而中国经济能够奇迹般地高速增长,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具有举世瞩目的产业发展能力、居于世界前列的市场消费能力和潜力无穷的科技研发能力,这三者才是决定中国宏观经济发展乃至长期可持续发展“基本面”的三大决定性因素,是决定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的“新三驾马车”。  相似文献   

8.
林祺 《财贸经济》2016,(2):55-70
中国资本市场上是否存在资产增长异象?如果存在,其究竟是由错误定价还是风险变动引起?这是近年来金融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关系到资本市场能否为金融资产进行正确定价.本文以1998-2013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深入考察了中国资本市场上的资产增长异象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错误定价假说”和“风险定价假说”的解释能力做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中国资本市场上存在明显的资产增长异象,且以总资产增长率为代表的资产增长代理指标在捕捉该异象方面具有最佳的优势.对两大假说的对比研究发现,“错误定价假说”中的“过度投资假说”和“市场择时假说”对中国资产增长异象的成因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但“有限套利假说”的解释能力则相对较弱;而“风险定价假说”则没能得到中国资本市场数据的支持.这说明,中国资本市场上的资产增长异象主要是由投资者对市场信息的反应存在系统性偏差而不是风险变动导致的.  相似文献   

9.
蒋晓东 《商界》2009,(12):100-102
风险成长资本,无论是在美国、中国,还是在印度,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是不管是对企业还是整个行业来讲,风险投资和传统成长资本始终是在逐步走向融合,而这其中,中国的机会是最大的。  相似文献   

10.
许多人在谈论战略时都喜欢列举一则黑色幽默故事:甲乙两人穿过一片有老虎的森林,甲对乙说:“如果我们遇到老虎怎么办?”乙回答说:“那就看谁跑得更快了。”甲说:“可是我们跑不过老虎啊。”乙说:“我只要跑得比你快就行了。”这则故事是要说明,在威胁面前,你只要比对手更优秀就行了。常言道“两军相遇勇者胜”即是这个道理。我国的许多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能够生存下来并不断发展,并不是因为他们十分完美,而是因为没有人比他们更好。但是如果我们从另一面来看上述故事,就会发现,虽然遇到第一只老虎,跑得快的人会生存下来,但…  相似文献   

11.
银行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人们热切探讨的话题,究竟是银行的发展带动了资本市场的运作,从而促进了经济发展,还是经济增长拉动了资本需求,反作用于银行发展,一直是人们不断争论的话题,本文试图引入一个经济模型来分析两者的关系,希望能够从数据反映的层面得出一个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王振家 《光彩》2011,(9):12-12
(以下是多丽丝·奈斯比特的演讲)我们看世界的同时,先要认识我们自己。那么我问大家:各位现在是在成长还是在衰退?不管是一个机构还是一个公司或是一个人,要么成长要么衰退,反正不进则退。第二个问题:你是解决问题的人,还是寻找机会的人?解决问题的人只看过去,寻找机会的人放眼未来。假如你只想到解决问题,就很容易停滞不前。接下来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女人的故事。以前,这个女人只顾处理手边的问题,日复一日地重复着生活。她花了很长时间才发现,自己没有成长,而是在慢慢地凋亡。她的梦想就是做一名演员,她为此付出很多。她在读戏剧学校的时候,结识了一个著名的女演员。女演员很欣赏她的才华,手  相似文献   

13.
关于中国与世界的五大神话在过去的20余年时间里,中国经济高速成长和稳健转型,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国家如何卓有成效的进行自我变革。中国在全球经济中所占份量的与日俱增,成为媒体前所未有的关注焦点,更引起众多投资者的青睐。然而,在惊羡之余,近期有关中国在全球经济萎缩的背景下高速增长的故事,却被国际舆论“神话”。这个神话本身产生了两个极端的、错误的、相互矛盾的版本:一种是“中国经济崩溃论”,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存在大量的问题:另一个版本是“中国经济威胁论”,认为中国廉价品出口是夺人之羹,抢占了他国市场份额,并输出了通货紧缩,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是对周边国家乃至世界经济的一个巨大威胁。针对国际媒体、投资者、学术界等对中国经济“神话”的关注,高盛(亚洲)  相似文献   

14.
<正> 1998年,有人说:“发达国家看美国,发展中国家看中国。”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美国有个新经济现象,中国有个人民币不贬值。人们都在观望:新经济能够持续下去吗?人民币能够坚挺多久?我们能够告诉大家的是:1999年,中国依然郑重承诺人民币不贬值,但是国民经济增长计划速度有可能调低,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5.
李金磊 《商》2013,(8Z):12-12
近期。随着中国7月经济数据好转,部分外国媒体开始看好中国经济,但“唱空”中国经济的论调仍不绝于耳,甚至有外媒担忧中国经济会崩溃。多位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的经济学家表示,国际舆论唱空中国经济是夸大其词。“崩溃论”更是毫无道理,中国经济不会出现“硬着陆”,仍然存在保持平稳增长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6.
高境 《光彩》2012,(1):14-15
导语:中国几乎所有的重要创新领域都有巨头盘踞,当行业巨头成为高成长企业绕不过去的大山,是学习愚公移山的死嗑精神,还是傍上另外一个巨头以增强周旋的资本?或者干脆就打起了退堂鼓?2011年12月初,2011黑马大赛第二季暨第四届创业家年会在北京召开,期间举办了"高峰对话:与巨头共舞",诸位嘉宾围绕这一话题表达了各自的精彩观点。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问题在于其经济增长得太过顺利,有可能导致人们想像力的过度发挥。有些人类所共有的弱点会导致人们在经济繁荣时的行为失去理性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在转轨过程中保持了高速的经济增长.本文利用动态递推模型得出结论:决定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高的投资率和高的资本形成率,同时本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趋势也作出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我国经济已经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很多学者在肯定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同时,意识到在经济长期高速增长中积累了很多问题。尤其是近年来结构性就业矛盾、资本恶性循环带来的持续产能过剩和消费不足问题的出现,中国未来经济是否能保持快速的增长受到高度关注,其中心问题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因是什么?一般认为,决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因素是包括在生产要素中的劳动力要素和资本要素投入数量的增加,其中,劳动力要素由从业人员提供,资本要素由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额组成。依据中国1981—2013年的经济数据,根据协整理论和向量自回归的方法,对中国资本形成总额、从业人员人数与经济增长的因果性进行实证分析,同时使用ECM模型对资本形成总额与从业人员人数对经济增长的解释能力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0.
当当网再融资背后的“第二次浪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当网CEO李国庆于2003年12月31日宣布:“当当网已与美国一家风险投资公司签署融资协议,成功融得1100万美元。此次融资金额占到当当网总估值18.3%的股份。”,记者经多方确认,该风险投资公司是老虎基金,而就在两个月前,当当网的主要竞争对手卓越网也获得了老虎科技基金的750万美元融资。这种巧合不得不引起人们的疑惑,是老虎基金坐收渔翁之利还是两个国内重量级的B2B网站竞争的结果?“刀刃”上的舞者当当网的老对手卓越网宣布成功融资5200万元人民币后,当即拿出500万元回馈用户,开始史无前例的扩张和促销活动。而此次当当网融资之后,也在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