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财务会计目标是会计信息系统构建的核心.本文就商业银行财务会计目标与会计信息失真的关系进行分析,本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利益驱动、内控制度薄弱、会计人员素质低下、会计法规存在缺陷。应加强会计法规建设,实行会计首脑委派制,建立四位一体的监督机制,加强内控,实行实拨资金费用管理,提高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3.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所谓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未能真实地反映客观的经济活动,会计信息不真实的情况在各银行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因会计核算失误或违规,导致会计结果不真实的状况。当前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比较突出,这不仅掩盖了经营风险,也削弱了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本从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失真表现形式入手,剖析成因,探讨对策。 相似文献
5.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及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应采取一切积极措施,标本兼治,从深层次上解决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失真问题.重塑“铁账、铁算盘、铁制度”的三铁纪律。 相似文献
6.
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信用的特殊企业,其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也就显得意义重大。文章就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作了大致分析,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我国商业银行的会计工作提供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8.
西方会计目标理论包括“决策有用学派”和“经管责任学派”,日本财务会计目标:明确受托责任的执行情况;计算企业可分配利润;对投资者提供有用于决策的信息。日本财务会计目标应归入经管责任学派。日本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分为三类:一般信息质量要求、损益表信息质量要求和资产负债表信息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9.
会计信息失真是一个国际性、历史性的问题,也是我国经济生活中较为普遍的现象和十分突出的问题,它直接动摇了人们对会计信息的信任,干扰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导致国家资财的流失,特别是给商业银行的信贷决策造成重大影响。本文就会计信息失真的动因进行分析,并且结合其表现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来探讨在新的会计准则体系下,商业银行应该如何识别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表象、形成的机理,从而作好有效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0.
11.
12.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会计信息真实性是遵循程序理性观的真实性,即生产会计信息程序符合各国关于会计规则制定权的制度安排。基于上述理解,将会计操纵区分为两类:一类是利用剩余的会计规则制定权进行的会计操纵,这是在会计规则制定权制度安排框架内行事,因而是合法会计操纵,它所产生的会计信息仍具有真实性;另一类是不遵循会计规则制定权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3.
随着民营企业的迅速发展壮大,其会计信息失真问题逐步显露出来。这给国家税收和地方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如何正视和妥善处理这一问题,关系到民营企业能否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发展。本文从民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及危害,分析原因,提出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
15.
会计信息是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会计实践获得反映会计主体资金运动的价值方面的经济信息。然而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比较普遍,虚假的会计信息已直接影响到人们对社会经济生活的信任度,干扰了党和政府的经济决策,萌生政治、经济、社会和管理风险;给国家、集体和个人造成了严重损害。因此,研究如何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如何在最大范围内防止会计信息失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真实性是会计信息的生命.但就目前状况而言,会计信息的质量不容乐观,会计信息的失真程度较深、范围较大.这既影响了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利益,又影响了会计的整体形象.必须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