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6 毫秒
1.
潘剑平 《会计师》2021,(4):18-19
随着国内资本市场逐步完善,企业可选择的融资方式有多种,其中永续债融资方式受到较多企业的欢迎.永续债融资方式的独有优势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发行永续债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但是随着永续债利率变化,企业发行永续债的目的难以有效实现,企业永续债融资出现问题,进而引发风险,威胁企业的发展.本文首先对企业使用永续债融资的动因进行分...  相似文献   

2.
周茂华 《金融博览》2021,(14):18-19
中小银行资本"补血"再添新渠道!今年上半年以来,包括九江银行、江西银行等在内的中小银行都在尝试通过"转股协议存款"补充资本金.转股协议存款存在哪些优劣势,这一工具的使用如何"扬长避短",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优势 此前,银行补充资本金的方式主要包括:内源性资本积累、股权类工具(包括优先股、IPO、定增、配股等)和债权类工具(包括永续债、可转债、二级资本债和金融债)等.其中,永续债、二级资本债、定增与配股等工具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内永续债市场蓬勃发展,与之相配套,我国也发布了一系列与永续债有关的会计政策和税务政策.本文首先介绍了永续债的发展现状,然后分析了永续债会计属性认定的政策依据,结合实践统计数据和具体合同条款从到期日及赎回权条款、投资者回售选择权、利率跳升条款和间接义务、减记条款、利息发放条款、偿付顺序六个方面探讨了会计属性分类的实践问题,并对照财税2019年64号文分析了不同条款下永续债发行人和投资者双方的税务处理模式及可能延伸出的实践问题,最后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推动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创新,拓宽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渠道,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一直是监管工作的重点之一。2019年,首单银行永续债推出,优先股发行条件放宽,资本工具认定标准完善等,都为商业银行创造了良好的资本补充环境。回顾2019年,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渠道更趋丰富,永续债已迅速成为资本补充的重要方式,展望2020年,在永续债和二级资本债等持续发力的基础上,大中型银行仍将是主力,中小银行的资本补充将日趋优化。  相似文献   

5.
随着金融监管形势趋严趋紧,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性面临的监管压力加大。银行永续债是当下商业银行补充一级资本的最优选择,在未来也终将成为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的重要手段。永续债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大行其道的最近10年,其主体以银行为主,而我国引进永续债之初其发行主体则主要是企业,银行永续债才刚刚起步。本文介绍银行永续债的概念及其特征,分析我国银行永续债发展现状及障碍,梳理和阐释银行永续债的国外发展经验对我国发展银行永续债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当前资本市场出现的可续期债即为永续债,备受市场关注,创新的金融产品的出现,融资方式更加多样化,发行永续债能够改善发行人的资本结构,从而有效缓解部分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邱越 《会计师》2021,(12):13-14
永续债是指无固定到期日的一种有价证券,或者约定了到期日发行人拥有延期选择权,在存续期间,永续债券持有人可以定期获得利息,但是无法确定收回本金的时间.我国现阶段大部分企业发行永续债,都将其计入权益而非负债.本文首先介绍了永续债的性质和国内外发行隋况;其次,综述国内外永续债的研究趋势,包括对其发行动因和经济后果的研究;再次,分析永续债合同中相关条款的设置对其会计属性确认的影响,并重点分析其潜在影响;最后,本文希望通过探究综合研究永续债的会计属性及其产生的潜在影响,揭示永续债融资在不同情况下应计入权益还是负债,明晰永续债的"股性"和"债性",以期就企业和监管层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金融危机以后,监管机构对银行监管资本进行了重新定义和划分,以加强资本对损失的吸收能力,优先股、永续债、二级资本债券等作为合格的创新资本工具重要性日益凸显。创新资本工具本身具有"似股似债"的特性,给会计确认及后续管理带来挑战。本文依据财政部《金融负债与权益工具的区分与相关会计处理规定》,抓住创新资本工具会计分类这个核心问题,重点探讨了到期日、股息支付、回购选择权、可减记或可转股等条款对分类结果的影响,进而分析了披露列报、每股收益计算等问题,最后从银行管理的角度提出了加强创新资本工具会计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纪伟钰  刘远 《中国外汇》2022,(14):42-45
<正>如果脱离业务实质,将“债”性更为突出的永续债计入权益,可能引入隐性债务风险并造成财务脆弱问题。近年来,中资银行境外永续债的发行规模持续增加,中资境外债券市场规模和深度迅速扩容。万得(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5月31日,中资境外债券存量约3570只,余额超1.12万亿美元,其中永续债余额占比近15%。虽然从监管规定和境外实践来看,永续债的会计认定在投资人和发行人之间通常应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0.
张茜  孟田 《北方金融》2021,(4):41-43
巴塞尔协议Ⅲ重新定义了一级资本、二级资本的合格标准,此后在监管约束与资本消耗的双重推动下,永续债作为创新的资本补充工具成为国际上银行业机构补充资本的重要工具之一。本文梳理了我国商业银行永续债发展现状及国际通用做法,探讨了如何优化永续债发行路径,为完善永续债这一创新资本工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国市场上永续债起步较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不完善.永续债的可持续发展受到科学性、规范性的永续债会计处理的影响.房地产业在中国是一个巨大的行业,其带来的利润和风险都是很高的,同时其也很好的带动了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口向城市靠拢.那么房地产企业中永续债的会计处理也就引人注目了,如何有效的确保房地产企业永续债的健康发展变成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房地产企业和永续债的概念、性质、特点和优势,对我国房地产企业永续债会计处理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为响应中央建设多层级资本市场的号召,永续债券逐渐成为关注热点,其中影响中国永续债发展的关键则是关于永续债的会计核实与处理。但我国的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的发展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金融工具的创新进程,同时也给企业和投资者的金融工具创新工作带来安全隐患。本文基于永续债的本质特征,系统分析了各方永续债券参与主体亟待解决的融资和会计处理问题,以期能促进非金融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金融》2020,(6):8-8
2月28日为提高银行永续债的市场流动性,支持银行发行永续债补充资本,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人民银行开展央行票据互换(CBS)操作,操作量50亿元,期限3个月,费率0.10%。  相似文献   

14.
2019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为提高银行永续债的流动性,创设了一项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央行票据互换工具(CBS),该工具的创设有利于提高银行永续债的流动性和吸引力,鼓励银行通过发行永续债补充资本。本文提出央行票据互换工具的创设主要是为了解决商业银行资本补充的需要和银行永续债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并分析了该工具的操作情况及其分别对银行永续债投资人和发行人以及央行货币政策的影响,最后对其今后的发展提出了适当扩大操作规模和对象范围,以及配合其他工具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黄华 《金融纵横》2020,(7):34-39
近年来,永续债成为中小商业银行补充银行一级资本的重要途径,中小商业银行永续债的发行呈扩容提速态势。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小商业银行发行永续债的迫切性及可行性,其次介绍了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永续债的扩容现状,进而从发行方和投资方两个角度分析当前中小商业银行发行永续债的相关难点及风险,最后提出防范中小商业银行永续债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永续债被认为兼具“股性”和“债性”的特征,目前的会计处理中基本都被计入企业权益工具中,但是从发行披露的信息来看应该被计入金融负债。本文以公开市场中国有企业发行的永续债作为样本,从永续债的主要特征、特殊赎回条款、会计处理原则等方面入手,通过分析得出永续债的本质是明股实债。自2015年之后,国有企业永续债发行规模不断增加,存量规模庞大,发行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第四季度,而假设永续债计入金融负债后部分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将高于考核线,并且国有企业还存在“以债养债”的情况,融资成本较高、信息披露不够完善,所引发的流动性风险在逐渐累积,需要防范“雪球效应”,最后针对上述风险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总的来说,完善永续债的会计处理以及防范永续债风险将成为两项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7.
李红宇 《财会学习》2015,(14):63-65
永续债券,顾名思义就是没有到期日的债券.在国际上,永续债早已是一种成熟的融资工具,有很完善的发行和交易市场,但在国内市场,永续债仍然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逐渐被投融资人认识和熟悉.永续作为金融创新产品在2013年年末才引入国内债券市场,一经引进,它相对于普通债券的独特属性,便立刻引起了债券市场各方参与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王睿 《会计师》2021,(6):17-18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创新也在金融市场开始探索与应用,其中该如何区分金融负债与权益工具,可谓难倒了很多金融从业人员.而市面上常见的便是优先股和永续债,这二者既同时含有债权属性,同时也包含了权益的部分性质,因此关于二者之间的界限也显得越发模糊.由于将此金融工具计入不同的分类会影响公司的利润,改变公司资产负债率一类的财务指标,对于上市企业影响则更甚.因此,在我国目前这样一个金融创新加快,监督管制加强的大环境下,防止企业虚增利润进而影响投资者,干扰市场,针对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比较与区分就显得愈加重要.同时,这种对比所体现出的会计重要性,对于我们研究人员和监管部门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罗莎 《会计师》2021,(6):49-50
本文从永续债的概述出发,以M建工集团永续债典型案例为切入点,分析其发行机制设计及其财务效果影响,并形成经验总结和启示,以期对其他拟发行永续债的企业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中小商业银行面临资本金补充及资本结构优化等迫切需求,永续债作为成本较低、发行便捷的其他一级资本补充工具,能够在较大程度上缓解中小银行压力。本文从发行标准、条款设置、投资者类型等视角,深入分析中小银行永续债发行中存在的不足,并提供相关建议,为建设中小银行资本补充长效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