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银作为一种金属货币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从明朝中后期开始被大量使用实现货币化,至民国成为法定的本位货币,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在中国的货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宋朝的建立结束了唐末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社会商品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此相适应,货币经济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宋代的货币流通和货币制度中,除历代惯用的铜钱外,进入流通领域的贵金属白银日益货币化,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但另一方面,贱金属货币铁钱也十分盛行,其流通区域之广,数量之大,时间之久,在中外货币史上都是罕见的。为什么在商品货币经济得到很大发展的情况下会出现铁钱盛行的奇特现象;铁钱盛行给宋代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本文对此略作探讨,以就教于学界方家同仁。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中国古代货币基本范畴如子母、轻重、虚实、称提的源流、含义与发展演变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形成这些范畴的经济与思维形态方面的原因.文章认为这些特有范畴是中国古代货币思想赖以表达的语言工具,分析梳理这些范畴有助于理解我国古代货币思想发展的规律,也有助于对古代货币经济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图从中国财税博物馆馆藏的明代嘉靖十四年五十两禄米银锭所钤刻的铭文中,探究其中透露出的粮长制、俸禄制、白银货币化等历史信息,以及明代白银货币趋势下的财税改革。  相似文献   

5.
两宋时期是中国古代民间慈善发展史上一次高峰期,民间慈善活动十分活跃;伴随着两宋时期民间社会的逐步发育,以地缘为纽带的社区慈善活动也日趋活跃,由此导致两宋民间慈善活动的空间结构特征呈现出两种不同类型:人际联系紧密主要面向“熟人”的乡村社区慈善与人际联系松散主要面向“陌生人”的城市社区慈善。  相似文献   

6.
高春平 《经济问题》2007,(1):125-128
中国古代曾以贵金属金银、铜铁、棉布、丝绢、珠玉充当货币.唐宋以来,商品货币经济不断发展,终于产生了最早的纸币飞钱和交子,开辟了货币历史的新纪元.到明清时期,随着白银作为货币进入流通领域,商品经济更加发达,以晋商、徽商为主体的十大商帮空前活跃,出现了完备的信用票据会票、票号,都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产物,既有着内在联系,又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高货币化之谜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张杰 《经济研究》2006,41(6):59-69
通过将政府对银行体系的补贴和担保因素引入Mckinnon的最优货币化模型,本文初步认定政府对银行体系的控制是导致中国高货币化结果的基本原因。而基于BaileyCagan函数的提示,本文进一步发现,在政府对银行体系实施有效控制的前提下,内部货币扩张具有与外部货币扩张不同的货币需求“预算约束”和福利后果。其要害是,它可以兼容在货币化进程原本存在显著利益冲突的政府和居民部门的效用,从而使得中国的高货币化与货币价格的稳定并行不悖。本文的结论是,由于中国的高货币化具有十分特殊的金融制度内涵,因此既不能简单夸大其负面效应,也不能过高期望数量调整政策的效果。合理的做法应当着眼于调整政府、银行体系与居民部门基于内部货币扩张而形成的利益关联机制,以改变货币需求的“预算约束”和潜存于经济中的货币化激励。  相似文献   

8.
货币具有双重属性,一是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二是作为分配权力的货币. 人类使用货币的历史产生于物物交换的时代.由于受到交换物资种类的限制,他们开始寻找一种为交换双方都能够接受的物品.这种物品就是最原始的货币,主要是以一些必需品和稀有品为代表.随着交换的深化和交换媒介的竞争,金属以其材质的优越性逐步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币材.之后,随着大额交易的发展和流通中的磨损,金属货币也开始显示出其使用上的不便和贬值等问题,作为金属货币的象征符号一纸币开始出现了.最初的纸币是以黄金为基础的,与黄金可以自由兑换,两者同时流通,纸币的发行量比较少.到19世纪末,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速度空前的膨胀与发展,纸币逐渐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对货币演变过程的主流解释,都集中于货币的生产力属性——即作为交换的媒介,通过不断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推动了社会分工与交换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9.
王贺雨 《经济与管理》2005,19(11):96-96
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白银与近代中国经济》一书,可谓是从全新视角下研究近代中国经济的拓荒之作。全书共分四章。第一章“白银核心型的货币体系”,讲白银在近代中国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并归纳了中国近代币制的特点。第二章“白银与近代金融体系”谈白银与近代金融体系的关系以及由白银核心型货币体系派生的银市、金市和汇市。第三章“白银与近代中国宏观经济的变迁”,指出了中国货币不统一、金融体系的财政化和复杂性直接影响着中国的经济,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在很长历史时期,货币并不统一。民间曾经可以自由发行纸币。民间发行之时,需要储备金属货币。储备比例根据市场的货币需求状况动态调整。运行这套机制需要非常严格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在纸币无法等值兑换金属货币时,发行机构要付出相应的流动性成本,以之约束其发行行为。此外,在自由竞争的前提下,民间发行机构也应具有一定规模,以便更好地应对挤兑危机。清末天津的贴水风潮说明:当时中国民间发行纸币在这两方面都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对于发行机构设置一定的门槛,同时以严格的制度保证纸币与金属货币等值兑换。  相似文献   

11.
国冢货币作为国家政治经济能力诉求的阶段产物,天然地服务于国家能力的实现。作为国家能力核心的国家财政能力,也必然与国家货币制度、政策存在着深刻联系。中国的封建王朝不同程度地建立了财政货币制度,货币的发行通过财政支出实现,并且逐渐演变为财政政策很重要的一部分,国家财政成为事实上的货币流通中心。南宋时期,纸币由基于金属货币准备的可兑换货币向完全依赖政府信用的不可兑换货币转化,贱金属(铜)本位币制基础上的纸币  相似文献   

12.
福利制度货币化问题的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润栓 《经济师》2000,(1):69-70
福利货币化是指福利待遇从实物形态转变为货币形态的过程,实行福利制度的货币化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意志决定的,而是社会化大生产、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福利制度内在规律共同作用的必然选择。一、福利货币化是社会经济货币化的必然趋势货币化是指货币经济范围的扩大,通常用货币化比率来表示。货币化比率,是指在市场中购买全部产品和劳务时用货币支付部分占其全部消费品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货币化的程度取决于社会分工的广度和深度,表现为人们对货币需求的程度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自然进程。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将白银作为货币最早出现是在战国时期,大量使用是在明朝、清朝及民国前期,直到1935年国民政府发行法币,取消银本位,白银作为货币的使用功能才受到限制,但银元在民间一直流通到1949年。不仅仅在中国,在整个世界历史中,白银一开始就充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M2/GDP不断攀升,2011年货币化率高达180%,我国货币超发已成必然事实。外汇占款激增导致基础货币增加,弥补财政赤字和偿还国债,长期高储蓄率,货币流通速度下降,银行不良资产和金融机构高存贷差都是我国货币超发的直接原因,如以货币超发为衔接点构建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分析框架可知,高货币化率的深层次原因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倒逼货币总量规模的扩大。  相似文献   

15.
中国货币化进程的阶段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货币化就是“经济中货币进行交易的经济成分越来越多”。中国自1978年以来正在进行着经济体制改革,而货币化进程正是这一伟大的制度变迁过程的一部分。从分析1978-1998年的货币供应、经济发展的数据,可以得出中国经济货币化进程三阶段的假说,即货币化进程从时间上可分为三个阶段:1978-1985年;1985-1992年;1992-1998年。  相似文献   

16.
赵留彦 《经济研究》2006,41(9):17-26,49
本文从两个方面扩展了传统CIA约束:(1)消费品和资本品受货币约束的比例取决于货币化和信用化的发达程度;(2)货币交易频率受通胀率影响。这样能够在贴近中国现实的动态一般均衡框架下分析实际冲击与名义冲击对货币流通速度和产出的影响。理论模型中,综合考虑到投资和产出的变化时,货币化和信用化对货币需求和流通速度的影响并不确定,通胀率的上升也不必然导致投资减少或者货币需求下降。这有别于局部均衡分析以及传统CIA模型的结论。改革以来中国的经验数据也表明,尽管通胀率下降会降低流通速度,然而货币化进程并未导致流通速度的显著下降。货币化以及相关的金融制度变化假说不应成为流通速度下降的有力解释。  相似文献   

17.
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主线,对Yi(1991)提出的"中国经济改革过程中的货币化进程"问题进行再考察,较科学地测算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货币化率,并对现阶段仍存在的"M2消失之谜"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前者有利于总结我国过去货币化进程的经验教训,对正处在狭义货币化进程中的亚非拉"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后者则有助于理解我国当前的货币创造、货币政策以及资源"脱实向虚"的重要原因.如果学术界不能为我国货币化率测算的核心难题提供一个较准确清晰的答案,那么就很难给上述国家现阶段的货币化进程提供实质性建议.为此,文章初步解决了货币化率直接测算遗留的难题,并分析了"M2消失之谜"的形成原因及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理论测算表明,我国的货币化率在1952年和1978年分别约为31.7%和42.0%,到1993年基本达到100%;货币化率的年均增速则可分为三个阶段:1952?1960年为4.7%?6.1%,1961?1977年为?0.7%?1.2%,1978?1992年为6.0%?6.7%.文章还发现,剔除狭义货币化因素后,我国M2的平均流速仍在逐年下降,说明现阶段我国经济的"货币流速下降之谜"和"高货币化之谜"并未消失,实证分析表明土地与住房的商品化和货币化可能是一个新的重要因素.经济危机后,我国过多的金融资源流向了房地产市场,这暗示土地与住房的过度货币化可能对实体经济造成了伤害.  相似文献   

18.
邓瑛  吴小丽 《时代经贸》2013,(10):60-61
由金融电子化而产生的电子货币,是货币形式在金属货币和纸币之后的另一次变革。而这次变革使得中央银行和整个金融系统都受到电子货币发展的强烈冲击,电子货币的兴起使得中央银行职能发挥面临全新的挑战。所以,对电子货币影响央行职能的研究将有助于中央银行更有效地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更好地发挥央行职能,这对我国金融业稳健快速发展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由金融电子化而产生的电子货币,是货币形式在金属货币和纸币之后的另一次变革.而这次变革使得中央银行和整个金融系统都受到电子货币发展的强烈冲击,电子货币的兴起使得中央银行职能发挥面临全新的挑战.所以,对电子货币影响央行职能的研究将有助于中央银行更有效地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更好地发挥央行职能,这对我国金融业稳健快速发展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形态,是用货币形式表现的价值,这是马克思反复说过的话。所以,各类商品的价格决定于两个因素:第一是各类商品本身所包含的价值,第二是货币所代表的价值。在使用金属货币(金或银)的时代,由于金银本身也是商品,也包含一定数量的价值,所以价格决定子各类商品本身的价值同按法定含金量计算的黄金(在我国1936年以前是七钱二分白银)的价值之间的比例。金银所以能够被公认作为货币,除马克思所指出的优点外,还由于它的供求数量比较稳定。现有的金银是若干世纪积累起来的,每年的生产量和消耗量在总储存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因此它的交换价值比较稳定,不大会由于供求关系突然变化而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