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最佳配置所驱动的不断发展进步的社会历史进程,因而与社会主义制度或社会形态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统一性,这种统一性产生的历史前提是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可解脱的矛盾,根本依据是经济全球化作为社会化大生产为社会主义提供的物质生产力基础和社会基础,主要体现是经济全球化展示的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一、摘清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原因的深刻意义 现在为什么还要讨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呢?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从而把人们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阶段。但《决定》在这个问题上,只是承认了一个客观事实,并未展开论述。而人们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确有深化的必要,还要在新的  相似文献   

3.
为了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探讨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及运行机制问题。只有基于对这一问题的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才能超脱局部的或短期的狭隘利益观和传统习惯,统筹规划,全面配套,以保证改革的全面实现。 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之间矛盾的基础和根源  相似文献   

4.
5.
作者认为,把社会主义看作是一种商品经济,是关于社会主义观念的一个根本转变。这一转变的全部涵义,不是将商品经济看成是附在社会主义本质规定上的一个中性或外在的东西,而是将商品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和公有制,按劳分配等本质属性隔合在一起,构成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6.
7.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增产节约,增收节支(以下简称“双增双节”)运动,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部署,是发展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内在要求,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组成部分。对此,我们着重从其深远意义和基本对策两方面作一初步探讨。 (一) 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必须遵循社会主义经济规律,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实行“双增双节”,从根本上讲,就是体现了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的要求。首先,实行“双增双节”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内在要求。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问题,是近年来经济界、理论界都在探讨的新课题。由于这个问题的理论性强,实践容量大,对它研究的每一突破将给经济建设带来现实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所以有人称之为经济领域的哥德已赫猜想。人们在这方面发表的见解已经不少,许多认识已趋于统一。下面,笔者结合计划工作的实际,谈谈个人的粗浅领会。  相似文献   

9.
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模式的核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计划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应当是市场决定计划,计划对市场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应当建立在以市场为中心的有机结合的基础上。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以市场为导向,市场决定计划,计划服从于市场的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是调节社会资源的两种手段,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计划与市场关系中两者的地位和作用是不一样的,市场居于主导地位,市场决定计划,计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地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而把商品视为社会主义经济之外的异物,或视为旧社会的遗物。在他们看来,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是水火不相容的,是不能合二为一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指出:“我国有  相似文献   

11.
一、对传统体制下财政作用的分析社会主义财政在实现社会积累,保证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公共需要,处理调节社会主义各方面的分配关系和经济利益,捉进、影响和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宏观和微观经济效益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正如分配关系是社会生产关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一样,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财政,作为各种社会主义分配活动、分配关系的主要承担者和调节者,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建国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财政在保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满足社会发展的资金需要,促进工业生  相似文献   

12.
13.
14.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认识的局限性,人们只承认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而不承认社会主义经济同时也是商品经济,把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决定》突破了这一传统观念,明确指出社会主义计  相似文献   

15.
16.
17.
人们在分析我国传统的经济体制的弊端的时候,往往侧重于分别从经济运行机制和所有制本身来考察,着力指出了它们各自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阻碍和束缚。这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然而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拓展和深入,传统的经济体制的内在缺陷越来越显现为所有制与经济运行机制难以相容的矛盾。 在我国传统的经济体制下经济运行机制与所有制是基本相容的。这种相容的理论逻辑似乎是这样的,即由于生产资料公有制(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建立,决定了高度集中统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什么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如何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人们认识却不一致。铡如有的强调“商品经济”的一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企业产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在我国当前国营企业体制改革中,调整和理顺企业内部的财产关系,使企业产权明朗化,从而增强企业来自财产利益的驱动和约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产权存在的客观依据所谓“产权”,包括财产所有权、实际占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它是具有法律赋予的社会权力的所有、占有、使用、处置关系。产权作为经济所有制关系的法权形式,即法权含义的财产关系,它是特定的生产方式下人们用来硬化一定的所有制关系,约束人们的经济行为,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论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的关系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难度最大的问题之一,也是社会主义国家推行经济体制改革难以回避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十年前,我们曾对这一问题做过初步探索,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们当时对有关问题的看法。经过十年改革,实践提出的问题以及理论界由此而引起的反思和讨论,促使我们再一次将思绪集中到“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这一课题上来。当然,这是一个蕴涵十分丰富的问题,绝非一篇文章所能阐述清楚。这里仅就其中的几个问题,扼要地谈谈我们的一些基本看法,许多具体分析未能展开,故曰“论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