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戴淮明 《活力》2011,(3):152-152
一、为什么开展社会制约的研究 传与传播,这是人类社会横漫八方、纵贯万古的社会现象,是人的社会行为。传播工具是作为社会的人,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交往、互动的媒介。作为现代社会普遍联系的强劲纽带的大众传播媒介,其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具有影响社会的强大功能。然而社会也具有影响大众传播活动的强大力量。社会对于大众的传播控制、牵制和约束.称之为社会制约。  相似文献   

2.
王凌燕 《活力》2010,(10):222-222
大众传播作为社会控制的文化渠道大众传播的社会控制,是指各种社会因素和社会力量对大众传播实施的牵制约束和控制。社会对大众传播实时控制的形式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其意图在于影响大众传播的过程和传播内容。社会控制有的采用限制性的手段,有的属于积极性的手段,实施社会控制的有可能是政府、团体、民众也可以是个人。总地看来社会控制主要有政府控制、经济控制、公众控制和传播组织控制几种。  相似文献   

3.
网络传播的文化功能及其发挥 根据经典传播学的观点,大众传播能起到监视环境、使社会各个部分相关联以适应环境及社会传承的作用.从功能论的角度来看,大众传播一方面可以满足人们对文化知识信息的需要,具有社会教化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帮助人们观察社会动向,寻求涉及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保证与指引,使文化知识、价值观念以及创新成果能得以流传,维系社会系统均衡和谐前进的稳定状态.不同的媒介,作为文化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传播方式的不同,对于社会文化所发生作用的方式、程度和过程等都会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4.
孙冬梅  孙倩芳 《活力》2006,(5):219-219
采用主持人形式的广播谈话节目在我国已经走过了十余年的发展路程。长期以来,广播作为大众传播媒体,突出地发挥着信息传播、社会服务和大众娱乐的功能。这些功能从微观上可以说是丰富着人们的精神生活,从宏观上可以说是推动着社会进步。随着广播谈话类节目的推出,另一种功能——社会沟通的功能更加凸现出来。广播谈话类节目体现出社会生活中多种意见的交流探讨,多种观点的交锋争论,最后实现充分的沟通和理解。可以说,广播谈话类节目的内容越来越接近社会,贴近公众,揭示生活,干预生活。这就对话题的选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一、为什么开展社会制约的研究 传与传播,这是人类社会横漫八方、纵贯万古的社会现象,是人的社会行为.传播工具是作为社会的人,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交往、互动的媒介.作为现代社会普遍联系的强劲纽带的大众传播媒介,其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具有影响社会的强大功能.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地区拥有大量的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蒙古族长调更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但互联网时代,蒙古族长调面临着网络传播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文章以蒙古族长调的大众传播现状为分析基础,结合大众传播的相关功能,通过分析蒙古族长调在大众传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网络宣传平台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柴万金  刘瀚博 《活力》2012,(7):56-56
电视谈话节目是指以主持人与嘉宾的交流对话为基本传播内容的电视节目形态。具体而言,所谓电视谈话节目形态,是指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图像、声音、文字等为传播符号,通过一种人与人之间自然亲切的方式,来实现大众传播的特定功能的节目形态。  相似文献   

8.
信息时代的新兴科技产业:电子出版业刘汉富电子出版物是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信息以数字代码方式存储在磁、光、电等介质上,通过计算机或类似功能的设备阅读使用并公开出版发行的崭新的大众传播媒体。只要你打开互联网络,几千种报刊任你选择阅读,这就是日益兴起...  相似文献   

9.
电视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大众传播媒体的重要形式。文章通过分析电视文化节目的含义及其发展与隐患,探索电视文化节目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0.
刘涛 《活力》2014,(3):73-73
一、跨媒介传播形式出现的社会背景 纵观人类大众传播史,大众传播主要经历了三个时代:第一个是纸质传播时代,其媒介载体为报纸、书籍,杂志等形式;第二个是电子传播时代,其媒介载体为广播、电影、电话、电报,电视等形式,第三个是数字传播时代,其媒介载体为高清晰度电视,电脑、VCD、DVD、互联网等。从技术层面上来说,这三个时代的划分是科学进步的三次飞跃,而从受众需求的层面来说,三个时代反映了人们的生存态势对媒介与信息需求的不同程度。在数字信息时代,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强烈,当单一形式的传播媒介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时,或者单个媒体不能承担高质量、广幅度、大范围的传播任务时,跨媒介传播便应运而生了。  相似文献   

11.
媒介素质教育理论从受众如何使用媒介和社会如何干预受众使用媒介的研究,在信道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将传播效果研究推向了全球化的主题,从受众角度,治大众传播之恶、从大众传播之善,使这一学术研究的社会意义远大于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天刚 《活力》2013,(11):42-42
社会是一个有机体,大众传播媒介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凡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迁,都会引起传媒的调整与变化:反之,大众传媒对社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二者向来互相影响。为此新闻报道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发扬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坚持唯物辩证法,保持冷静的头脑,以防止片面性。同时,新闻工作者还要肩负起社会责任,强化党的方针政策及业务理论水平的掌控,准确判断和分析新闻稿件中所叙述的破绽和疑点等不利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因素,从而培养大众的欣赏趣味、引导舆论及推动社会迈向文明。  相似文献   

13.
薛明 《活力》2010,(14):169-169
近年来,随着电视、广播的各类综艺娱乐节目的日渐红火,报纸的娱乐化倾向也日趋明显.其中,都市报最为显性的代表了国内报业娱乐化动向,而机关报中的新闻周刊等副刊也比较突出的受到了新闻娱乐化的影响。从大众传播的角度看.新闻娱乐化凸现了报纸的娱乐化功能。但同时,新闻娱乐化也具有不可忽视的负功能。  相似文献   

14.
孙慧明  孙慧丽 《活力》2012,(15):48-48
新闻舆论监督就是通过新闻媒介来揭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促使其解决一种舆论监督,就是社会各界通过广播、影视、报刊、杂志等大众传播媒介,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形成舆论,从而对国家、政党、社会团体、公职人员的公务行为以及社会上一切有悖于法律和道德的行为实行制约。  相似文献   

15.
戴淮明 《活力》2011,(11):207-207
大众传播学。其实也是信息科学的一部分。信息,是大众传播研究的起点,也是研究的核心。大众传播学中的传播者研究、传播渠道研究、受众研究、效果研究、社会制约研究,可以说都是信息研究的延伸。信息时代呼唤信息科学的阔步前进,呼唤大众传播研究与大众传播事业共同走向繁荣兴旺。在大众传播的诸项研究中。对堪称学术中心所在的信息研究,目前仍有待加强。本文对信息的共性与个性——信息分类,对信息在传播渠道中的流动状态——信息密度,对信息到达传输终点时的实现状态——信息力度,作以简论。  相似文献   

16.
戴淮明 《活力》2011,(8):190-190
一、受众是大众传播的受传客体 受众在大众传播活动中处于何种地位?受众是大众传播的受传客体。传播活动作为信息授受活动,其基本内容就是传方传递信息而受方获取信息。传播者站在信息传播的起点上。没有传方的发,就没有受方的收。就信息的传播运动来说,传播者处于主动状态,接受者则处于被动状态。  相似文献   

17.
李飞  郭萍 《中外企业家》2011,(10):47-52
唐宋茶道,萌芽于魏晋六朝,发展于唐中叶,盛于宋代。唐宋茶道大行,究其原因,有诸多表现,本文不赘述他家之言,侧重跨学科的方法,运用社会心理学的分析方法,认为唐宋茶道是一种集群行为:流行与时尚;其传播主要是自上而下的方式,其产生与发展,则涉及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有闲阶级之闲暇、大众传播媒介、群体时尚意识等因素。唐宋茶道大行,有深刻的社会心理学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信息快速传播与运转的时代中,农民工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大众传播媒介作为一个中转器,承担着传播信息、监督社会环境、传承文化遗产等多种社会功能,但它却在对农民工这一群体想象的塑造、构建中有着一定的偏颇,并且形成了刻板印象,令大多数受众对这一群体有着片面的了解和较差的社会定位。文章将分析新闻媒介对农民工这一边缘群体的形象塑造,探求原因,解决对农民工的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19.
肖景陶  张旭雯 《活力》2009,(1):68-68
电视一向被认为是大众传播的宠儿,但同时.电视也不可避免地具有大众传播的局限性。因为大众传播一般都是单项传播,由于时空的阻隔,不但传播的信息不能得到及时反馈,传播的针对性也不如人际传播强.尤其在感情交流和施行劝说方面也不像面对面的人际传播那样有效。也许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近年来.不断有体现人际传播特色的电视节目活跃荧屏.由于人际传播是人类最基本、最常见的的传播方式,因此,我们把电视传播的这种变化称为“回归”。  相似文献   

20.
当代审美文化正在日益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这是方兴末艾的电视、广告、电脑、互联网等大众传播媒介在我们眼前策动的一场文化巨变。视觉文化正在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当代社会,视觉文化传播已经成为当代文化中的主导性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