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股权分置的制度缺陷导致了上市公司治理缺乏共同的利益基础,扭曲了资本市场发挥作用的机理。股权分置改革有利于上市公司逐步形成共同的治理基础。从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治理优化的影响关系框架可以看出,指出股权分置改革通过上市公司股东行为、董事会作用及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等内部治理因素和资本市场定价机制、控制权市场并购重组机制及监督约束机制等外部治理因素影响着上市公司整体治理的优化,从而使后股权分置时代促进上市公司治理优化。  相似文献   

2.
股权分置是我国经济转型和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的特殊现象。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导致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直接影响了上市公司的治理效率和业绩水平。本文对上市公司股权构成及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表明:股权分置改革有效地降低了股权结构中各因素对公司绩效的负向影响,同时加强了股权集中度对公司治理绩效的正向作用,使得上市公司的治理绩效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3.
股权分置改革及效应的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自股权分置改革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主要研究了股权分置改革的对价方案及其影响因素、股权分置改革的盈余质量效应、股权分置改革的效率、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以及股权分置改革之后股票内在价值和市场价值相关性等多方面的问题。一、股权分置对投资者保护影响的文献朱小平、暴冰和杨妍(2006)探讨了利用衍生金融工具给股  相似文献   

4.
目前中国资本市场上掀起了股权分置改革的浪潮,这对公司治理的完善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追溯了股权分置问题产生的原因,深入剖析了股权分置对上市公司治理所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股权分置后有关完善公司治理方面的措施,以希望当前上市公司抓住股权分置改革这个契机,努力拓宽公司治理的路径,促进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陈玲 《商场现代化》2009,(30):91-93
长期以来,股权分置破坏了上市公司利益机制一致性的基础,诱导上市公司存在非理性、激进、短视、投机的战略行为。股权分置改革的实施对于重塑上市公司的战略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采用一一对比的方式,阐述了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上市公司在战略目标、产业战略和竞争战略三个方面选择的转变,通过前后对比体现股权分置改革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6.
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治理意义重大,本文从股东利益基础、股权结构、监督激励机制、董事会职能等方面分析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并对后股权分置改革时代继续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翟羽 《商》2013,(20):210-210
本文主要论述了在股权分置改革的大背景下股权分置改革与公司治理的关系——一方面,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司治理有积极的影响,尤其有利于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以及强化上市公司的外部治理。另一方面,公司治理对股权分置改革有重要作用,决定了股权分置改革的成败。从而指出,要在利用此次改革对公司治理完善的契机的基础上,强化上市公司内部治理,以促进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完成。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我国的资本市场处于股权分置格局,学业界和实业界均认为,股权分置是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诸多缺陷的症结所在。就对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以及股改后我国上市公司可能实现的公司治理模式进行了阐述,得出四种我国上市公司可能选择的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利用已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1070家上市公司的2004年和2007年的数据,采用市净率、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三个指标衡量上市公司的绩效,避免了单一指标的不足,并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区间内实证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分置改革能够显著提高上市公司的公司绩效;在已实施股权分置改革的公司中较早完成股改的公司的绩效有更大提升。  相似文献   

10.
股权分置改革是当前我国资本市场的热点问题,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运用量化分析模型对股权分置改革中有关流通股股东的补偿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出了补偿的合理性是影响流通股股东对方案认可的重要因素这一结论,并结合实施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上市公司所推出的具体方案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1.
股权分置改革对流通股股东补偿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秉祥  陈延 《商场现代化》2005,(35):156-157
股权分置改革是当前我国资本市场的热点问题,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运用量化分析模型对股权分置改革中有关流通股股东的补偿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出了补偿的合理性是影响流通股股东对方案认可的重要因素这一结论,并结合实施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上市公司所推出的具体方案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2.
杨怡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4):128-129
目前关于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尚无定论。选取2007年实现大小非解禁的100家上市公司2004年和2008年的年度财务数据构造经济计量模型,来验证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并得出结论:股权分置改革未对盈利能力的提升产生积极影响,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的经营活动与盈利能力的关系并未发生显著变化,股利政策与盈利能力的关系呈下降趋势,但筹资活动(产权比率)对盈利能力的影响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3.
股权分置是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形成的特殊问题,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开始越来越强烈地影响证券市场预期的稳定和价格发现功能,使公司治理缺乏共同的利益基础,严重影响了我国证券市场的效率,成为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的重大障碍。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我们必须考虑到影响股权分置改革的一些因素,构建一个稳定的市场环境,股权分置改革将会对上市公司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2004年国务院明确提出“积极稳妥解决股权分置问题”。股权分置改革,开弓没有回头箭。在即将到来的后股权分置时代,如何抓住历史契机,努力提高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水平非常值得关注。本文剖析了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产生的重要影响,并就如何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通过对比国内外数据,分析了股权分置下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然后从融资渠道,融资方式等方面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将对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股票市场在成立初期就产生了非流通股和流通股的划分问题,流通股股东由于不具有对上市公司的绝对控制权而使得自身权益难以保障。因此,从2005年5月9日开始,中国开始对上市公司进行股权分置改革以解决长久以来困扰中国股市健康发展的棘手问题。在股权分置改革中,有关税务问题处置得当与否是事关股权分置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本文重点探讨了股权分置改革中的资本利得税问题。  相似文献   

17.
陈政 《市场论坛》2008,(8):34-36
股权分置问题始终是困扰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制度性难题,也对上市企业治理与发展造成影响。随着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进行,股权分置问题得以解决,可实现证券市场真实的供求关系和定价机制,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促使证券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也为上市公司未来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对上市公司治理与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王勇智 《市场论坛》2006,(4):155-156
股权分置就是上市公司的股票一部分上市流通,一部分暂不上市流通,文章认为正在进行的股权分置改革无论对上市公司还是对证券市场来说都是有影响的。  相似文献   

19.
杜闪 《市场论坛》2010,(6):34-35
股权分置改革实行之后,上市公司的并购活动日趋活跃,并购中控制权性质、支付手段等也受到较大影响.控制权私人收益作为间接衡量大股东对中小股东侵占程度的指标,对投资者保护具有积极的意义,文章从股权分置改革前后控制权私人收益大小的变动趋势出发,分析股权分置改革对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林郡 《中国商办工业》2010,(24):199-201
结合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特点,采用描述性统计和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探讨了2007—2009年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对对外关联担保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关联担保负相关,相对于持股比例的两面性更多的表现为利益协同效应。第二至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关联担保正相关,股权制衡的作用没有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