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义乌的现代农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经济导刊》2001,(4):32-33
1996年以来,义乌市部分经商办厂率先致富的企业家,在初步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后,他们寻求投资出路时,选中效益农业特别是农业综合开发,创办了现代农庄。到2000年底,全市共有70多位个体工商企业家创办现代农庄,其中17家就投入资金3亿多元。共开发荒坡、荒地、荒水、荒滩12000多亩,平均每亩投入资金25000多元。至今这种投资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2.
去年底,我们随农业部组织的赴美农业规模经营考察团对美国农业进行了"走马观花"式考察.考察团在美国农业部的统一安排下,先后深入到夏威夷大学、普渡大学的食品营养学院和农林畜牧学院与有关专家教授进行交流座谈,参观了位于马里兰州的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服务中心、国家农业图书馆、芝加哥的农产品期货市场,印第安州的种子、农机服务公司以及较大规模的农庄、饲料加工厂、花卉中心、家禽养殖场、养猪场、养牛场等等,初步了解了美国农业.总的感觉是,美国农业是一个现代化的产业,美国农村是一个工业化、城镇化、人类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农家乐园.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多功能农业视角下,构建了一个系统思考复式模型,通过对浙江省个体农户为主经营的"农家乐"、合作社以及公司式农庄三个样本的动态模拟,考察不同组织模式的长期表现,同时模拟不同政策变量对系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结论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特色农庄的创新与发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当前,我国农业农村正进入了转型发展的新阶段,特别是现代特色农庄与乡村旅游的兴起,为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和美丽乡村的新业态、新途径。一、特色农庄的内涵及其发展背景(一)特色农庄的内涵和特征农庄是一个国际性、时代性和多样性的概念。传统意义上说,农庄是具有一定地域界限,拥有农田、农舍和农业生产设施的农民生产生活的空间。我们所说的现代特色农庄,是以组织化、规模化、市场化  相似文献   

5.
共享农庄既是一种田园综合体,也是建设美丽乡村的一个重要抓手。建设共享农庄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农业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物流金融业、旅游服务业等相关产业,成为农村转型的新途径,对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了几类国内外共享农庄发展模式及盈利模式,分析其发展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对我国农业旅游发展的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全国各地生态休闲农庄的旅游开发发展迅猛,对农业小微企业中的生态农庄研究与实践己经成为一个新的领域。这几年江苏省委、市政府围绕建设"美丽江苏"的要求,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大力支持并引导发展旅游观光农业,这使江苏省休闲生态农庄得到大力发展,其中扬州生态农庄也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本文将扬州生态休闲农庄作为研究对象,就其特点、发展现状等进行调研分析,以此探寻扬州生态休闲农庄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提升扬州市生态农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正>台湾自推出精致农业策略后,其乡村发展一直以"农+旅"的形式为主,各种农庄旅游采取差异化的战略,纷纷取得一定的市场,可为大陆乡村旅游发展借鉴。特色产业主导,精加工,深挖掘台湾的生态农庄,多以"小而精"取胜。他们不刻意追求农庄的面积、规模,不一定非要种植多少作物,获得多高产量,产品有多大的批量,但非常注重精  相似文献   

8.
<正>"篱笆园"地处"江苏最具魅力休闲乡村"——江苏省宜兴市洑西村内,毗邻竹海、张公洞等风景区,是一处风景优美、配套完善、服务贴心的休闲观光农业体验地。春节前,我们专程走进篱笆园农庄调研,虽然已是隆冬时节,但园内不一样的农家韵味让人感觉暖阳四溢、春意盎然,其成功的独到经验更是让人耳目一新、受益良多。一、篱笆园农庄基本情况与主要经验篱笆园农庄创立于2005年,取义"园以篱笆围之,菜以山货主之,融山区之特色,汇农家之习俗",依托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析湖南省星级休闲农庄的空间分布特征,探究其分布规律,以期为区域规划与休闲农业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以湖南省内971个评定的星级农庄为样本,运用最近邻指数、地理集中指数、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及核密度估算等方法进行空间分布类型及均衡程度测度; 运用缓冲区与叠加分析,进行农庄相对于主要客源市场的空间分布测度。[结果](1)湖南省星级休闲农庄空间分布整体呈现出“东密西疏,区域集聚”特征; (2)整体空间分布类型为集聚型,市州区域分布较不均衡,具有围绕市州中心城市集聚分布的特征; (3)形成了长株潭地区和湘南郴州地区2个高密度热点区,与湘南衡阳地区、湘中娄底地区2个次热点区; (4)星级农庄主要分布在距市州中心城市90km范围内。[结论]湖南省休闲农业星级农庄发展已经达到了集聚程度,但发展较不均衡,表明湖南省的休闲农业发展水平东部明显高于西部,根据该研究结果可将湖南省休闲农业划分为长株潭、湘南、湘中南、湘北、湘西5个休闲农业发展区域。  相似文献   

10.
听一朵花开的声音,忘记城市的喧嚣;品一杯幸福的香茗,聆听自然的呼吸。洗去都市的喧嚣与疲惫,收获乡村的宁静与舒畅,休闲农庄正成为现代人休闲小憩的好去处,在江海岸线的启东,盈康农庄乘着全市休闲农业迅猛发展的春风熠熠生辉。盈康农庄的成功是一部创业史,也是一部耕耘史。  相似文献   

11.
上海郊区近年来陆续开发出众多的农家乐,从松江的番茄农庄、渔夫农庄、五厍农业观光园,崇明的瀛东农家乐、前卫村,金山的廊下镇廊下农家乐,闵行的浦江农园,市民在这里旅游吃土菜,住农舍,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共享理念逐步推广到各个领域。从我们最熟悉的共享单车、共享雨伞,到现在的共享农场理念的出现。将共享植入农业领域,又会带给农业怎么样的发展前景呢?近日,海南省召开"以发展‘共享农庄’为抓手建设田园综合体和美丽乡村"培训推进会。会议指出,以发展"共享农庄"为抓手建设田园综合体和美丽乡村,是解决农产品滞销和价格波动、美丽乡村建设缺少商业模式和持续运营能力、乡村旅游  相似文献   

13.
苏州共享农庄是"共享经济"在苏州农业农村发展上的探索。苏州共享农庄的发展建设致力于推动当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激发农业经营主体活力,保障农民增收,满足市民消费需求。文章分析了目前苏州共享农庄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培育经营主体、突出共享优势,做强一产、做精二产、做优三产,关注村集体土地流转政策、保障利益合理分配等3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生态农庄是传统农业产业与二三次产业相融合的新兴产业实体,其核心竞争力在于通过整合传统农业产业资源来创新农业资源服务消费者的新模式,从而在有效满足都市消费者对农村自然生态环境消费欲望的同时显著提高传统农业产业生产力。研究阐述了生态农庄借力互联网技术来改造传统农业的内涵与意义;从生态农庄营销的理念定位创新问题,生态农庄营销的战略体系构建问题及其客户关系管理策略问题等方面揭示传统模式下生态农庄的营销业务实施的困境;给出创新生态农庄精准营销的理念定位策略,重构生态农庄精准营销的运作体系策略及优化生态农庄精准营销的客户关系管理策略等若干可行对策。  相似文献   

15.
<正>有机食物、有机农庄在台湾已蔚然成风,台湾人现在拿出当年发展经济的劲头来发展有机农业。当你在台湾的有机农庄喝着一杯有机香草茶时,是很难想象当年台湾还有"农药王国"之称。吃有机食品,自己种菜,到有机农庄旅游,已经成为台湾时尚的生活方式。当吃下肚的不知是何种抗生素鸡、疯牛症的牛、口蹄疫猪与不知洒了多少农药的青菜时,台湾人早就行动开来,有点闲钱与办法的,就在寸土寸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厦门市首家农家乐专业合作社——同安区丽田园农家乐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6月,同年12月即荣获"厦门岛外十佳农庄"称号,2011年8月被认定为"福建省休闲农业示范点"。合作社的创办,给社员带来了零距离就业、足不出户挣钱的快乐,  相似文献   

17.
民营农庄是解决农村闲置土地和退包,弃耕农田抛荒问题,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的新途径和新的组织载体,是继家庭联产承包制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之后的又一次农业微观组织的重大创新,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但也要妥善解决认识,资金,生产环境,收费与纳税,合同与管理规范,法律保障等问题,以保证其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共享农庄产生于共享经济与农业融合发展的经济背景。对共享农庄的利益联结机制、盈利模式及收益分配方式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基于共创、共建、共享三阶段的利益联结机制,将利益相关者紧密联结,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命运共同体;创新共享盈利模式、产业融合盈利模式以及电子商务盈利模式是共享农庄的主要盈利模式;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的收益分配方式相互影响、相互补充。进一步从提出从政府层面的引导、支持和保障体系建设,企业层面的财权配置结构与财务治理机制创新构建,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民层面的自我培育路径优化三个角度提出相关建议,引导共享农庄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9.
<正>5月11日,笔者从建瓯市月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累计投资达200多万元,建成占地70余亩,集棘胸蛙养殖,葡萄种植,竹鼠、土鸡和土鸭养殖于一体的生态农庄。目前,农庄拥有棘胸蛙繁殖大池60个面积1000平方米,幼蛙池38个面积近500平方米,种蛙15000对,成蛙10多万只,预  相似文献   

20.
溧阳市有30多家农庄,这些农庄都具有以下特点:投入多,少则几百万元,多则数千万元;规模大,少则千亩,多则上万亩,而且都致力于开发原先产出很低的丘陵山区:效益好,亩均纯利逾万元甚至达数万元。那么,这些农庄是如何运作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