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Zhakiyeva Madina 《商》2014,(40):76-76
随着中国经济建设以及社会生活水平的高速发展,目前中国对于能源,尤其是天然气以及石油的需求量急剧的增大。但由于中国自身储量的限制,中国对于石油以及天然气的生产速度远远无法满足中国对于石油以及天然气的需求增长的速度。由此可见,与外国进行能源合作就显得极为重要。文章讨论了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在新形势下石油贸易合作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2.
中国自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对外来石油的依赖度日趋增大,中亚石油将成为中国除中东以外的主要外来油源。本文通过对中国和中亚国家石油状况进行分析,指出了双方合作的意义,并提出了几点有关合作的建议,以使我国与中亚的石油战略合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文章研究了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石油天然气合作中的问题,并且分析了协作、合作、发展的必要性。并且对中俄石油天然气合作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石油、天然气是中国现代工业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无法替代的重要资源.然而中国自身石油、天然气的资源储量却严重不足,因此,加强与哈萨克斯坦油气投资合作,尤其是推动其合作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石油天然气资源很丰富,已成为外国投资开发的重要国家。我国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要缓解经济发展的资源约束,就应积极参与境外资源开发,中国在对外能源合作中加强与地缘接近的世界油气出口大国俄罗斯的合作是必然的选择。特别是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俄罗斯的对外能源政策方向正在发生变化,中国已成为俄罗斯发展能源外交关系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6.
“天然气——21世纪的能源”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新气田的不断发现、储量的不断增长和新的跨国输气管线的建成以及贸易范围的扩大,加速了天然气工业的全球化和天然气全球化的进程。第21届世界天然气大会把21世纪称为天然气的黄金时代。未来几年内我国天然气需求将快于煤炭和石油,天然气市场在全国范围内将  相似文献   

7.
国际舆论普遍认为,21世纪中亚地区将由于其重要的战略位置和大国对其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的争夺而成为世界新的热点地区。笔者在本文中主要从中国和哈萨克斯坦能源合作的现状出发,分析两国在该领域扩大合作的可行性以及这种合作对中哈双方利益所带来的种种好处。  相似文献   

8.
中俄天然气合作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俄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受到全球越来越多的关注,中俄能源合作有着广阔的前景,但目前还存在一些具体的问题,石油管线的修建一波三折,天然气合作仍处在初级阶段。针对两国在天然气合作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本文将运用博弈论思想做出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白桦 《商场现代化》2010,(8):123-123
当前我国是世界第5大石油生产国,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石油已成为与粮食和水资源并列,事关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安全的重要资源。1993年以来,我国成为石油进口国,且石油净进口逐年增加,加上近年来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未来石油天然气的供需矛盾还会进一步扩大。加上近10年,中国石油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单独的一部《石油天然气法》对于今时今日的中国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与中亚各国全方位、大规模、高层次的能源合作下,一条全新的能源丝路,赋予了古老的丝绸之路以全新的内涵和面貌,能源合作"大戏"已然开启。 丝路助推合作升级 中国与中亚的能源合作的内容除了的石油和天然气以外,还延伸到了下游石化和电力开发等多个领域。虽然合作的领域在不断扩大,但很显然,石油、天然气仍然是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1.
《化工科技市场》2004,27(8):47-48
依托南中国海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和不断涌入的企业投资,海南正在实施宏伟的产业发展计划——从2004年开始,经过5年左右时间的大规模开发建设,使海南岛成为中国重要的石油天然气化工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2.
宋魁 《中国市场》2011,(7):87-95
能源合作是中俄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双方利益的交汇点。我国应根据经济可持续发展、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和国际市场的发展趋势,对俄罗斯提出的油气合作条件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做到既谨慎行事,又不失机遇,充分发挥我国政府及石油公司在东北亚的地缘政治和经济优势。本文从七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推进中俄石油天然气合作的对策建议,如制定中俄石油天然气合作规划、加强中俄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上海合作组织和东北亚地区合作机制等。  相似文献   

13.
石油天然气是我国的支柱性能源,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可以说是这条支柱的命脉,一旦发生穿孔、破裂等故障将会导致极为严重的后果,在影响正常输送的同时还将造成巨大的损失和污染。但长输管线大多在偏僻地方,其监控问题一直是一个难题。本文基于计算机技术、信号检测技术、无线电通信技术,提出了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监控智能报警系统的构建模型,对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的监控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评价中国能源公司开拓活动的成果,要看他们最终将多少石油和天然气引入中国。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中国石油消费主要依靠中东地区的石油进口,但中国的石油安全与石油进口的多元化问题息息相关,因此,中国须要开辟除中东地区以外的其他石油供应地。俄罗斯是中国最大的邻国,也是世界最大的能源出口国之一,但俄罗斯石油目前仅占中国石油进口的不足10%,天然气则更少。在俄罗斯经济增长中,石油天然气出口的贡献率超过50%。中国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兼具大国外交、周边外交和能源外交三面性。如何发挥地缘优势和传统经济合作优势,利用好俄罗斯的油气资源,关系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缓解国内油气资源供需矛盾也是必要及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杨阳 《市场周刊》2005,(7):46-46
“股权换油源”计划主要面向中国境内的石油下游,包括天然气领域进行项目基金资产包装,然后与境外正在进行中的产业基金对接;石油产业基金全球协调人机制已经启动,国内要做的就是项目及基金资产的优选和股权合作询价,项目执行主体或基金资产运行主体可以慢慢物色,也不排除境外资本合作成立主体操作。  相似文献   

17.
中俄能源合作发展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工业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重要基础产业,必须统筹规划,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及人民生活提供优质、可靠的能源保证。目前,能源合作已成为中俄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国在能源合作领域发展潜力巨大,前景看好。这方面的合作主要包括石油、煤炭、天然气、核电和跨国输电片面的合作。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石油天然气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如何更好地做好石油天然气项目管理工作,提高项目管理质量与效益,越来越得到广大人们的重视。新时期新背景下,加强对于石油天然气项目管理模式的探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旨在研究石油天然气项Ig管理模式现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石油天然气公司在石油天然气项目管理模式创新方面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可行性思路。  相似文献   

19.
面对油价持续攀高的现状,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8月16日称,国际油价上扬将对中国经济产生一定影响;中国在进一步开拓国内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同时,也要促进各行业节约使用能源。李德水称,中国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意味着其能够应对石油价格上涨带来的挑战。他表示,高油价将对中国经济产生一定影响,但不会成为一个大问题。他并称,中国有巨大的潜力以应对能源问题。  相似文献   

20.
2011年8月,俄罗斯正式成为WTO第156个成员国。俄罗斯在石油、天然气、电力等能源资源票赋上相对于能源缺口巨大的我国具有充分的比较优势。本文借俄入世之际,探索近几年来俄罗斯的能源政策走向,浅论未来中俄能源合作的贸易和投资问题,希望为探索中国如何开发入世后的俄罗斯能源市场提供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