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标企业定价是企业购并的核心问题,定价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购并双方的得益和购并活动的成败.本文系统分析了企业购并中目标企业的合理定价区间和购并双方讨价还价的博弈过程,以及直接影响目标企业定价的购并价值创造、价值评估等问题,以期总结合理确定目标企业价格的思路与方法,指导企业制定正确的购并战略,最终为目标企业合理定价.  相似文献   

2.
商誉具有无形性和带来超额收益的不确定性。自创商誉应当评估确认并以资产入账;对于购并企业在购并被购并企业时所支付的超过公允市价的部分,应作为递延资产处理,而不是确认为商誉。  相似文献   

3.
童海 《新智慧》2007,(2):39-40
近来,个别咨询公司通过对上市公司拥有的土地房屋建筑物等资产进行重新评估来评价上市公司价值,认为如果这些资产增值就会提升上市公司市场价值,从而鼓动投资者对这些公司进行投资,以获取收益。笔者认为,资产评估增值并不必然导致上市公司价值升高,相反有时还会对公司价值产生负面影响。以下就资产评估增值入账对企业财务报表、纳税和盈利指标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购并是企业的一项重大而复杂的长期性资本投资项目.其所涉及的成本不仅包括购并工作的完成成本,还包括购并以后所发生的成本,所涉及的收益主要体现在每股盈余及股票价值上.成功的购并是低成本与高收益的结合体.只有实现低成本与高收益的资本扩张,才能够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单一追求任何一方面,都会造成购并的失败.同时,合理的购并订价方式也是实现成功购并的关键因素之一,因为恰当的定价方式不仅有利于购并的实现,还可以加速购并后企业的发展,最终实现企业的财务目标——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目前,公司购并的气候环境已经形成,为进一步规范公司购并行为,应通过立法统一资产评估方法,由专业评估机构进行资产评估;建立审批机构,在实施购并前进行可行性调查研究;加强购并行为的法制监菅,制定(证券法),规范信息披露;依照市场经济原则,将国家股和法人股推向市场,同股同权。  相似文献   

6.
企业价值评估方法一直是财务理论与实务界所关注的焦点,本文鉴于传统的成本法与市场法存在的缺陷,分别探讨了收益法与实物期权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运用,并提出建议:资产评估中应将两种方法相结合,以期达到近似准确的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7.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以放弃非现金资产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应按公允价值入帐。公允价值高于投出非现金资产帐面价值的差额,扣除未来应交的所得税(记入递延税款科目货),暂计资本公积准备项目。在发生接受捐赠实物资产业务和资产评估增值业务时,应按捐赠实物资产价值和资产评估增值款扣款未来应交的所得税,暂计资本公积准备项目。  相似文献   

8.
论资产评估增值的会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企业以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发生的资产评估增值的会计处理方法及企业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评估增值及相关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9.
基于企业购并失败的整合管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一般认为,企业购并是企业扩张的有效途径。然而国内外有关数据表明企业购并后的绩效并不随购并行为的发生而必然呈上升的趋势。购并后的整合管理对企业价值和业绩提高起关键作用。本文在对整合管理理论进行评析的基础上,试图从整合管理的认识论基础、目标企业的选择、整合的三种重要结构性变量以及整合边界与最优整合域的角度来建构购并后管理的分析框架,并对购并后整合管理需要特别值得注意的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按历史成本计价原则,企业非现金资产应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入帐,但在产权产生变动等特殊情况下,必须按评估确认的公允价值入帐。资产评估增值(或减值)的所得税核算可按据实逐年调整方法或综合调整方法调整会计利润,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相似文献   

11.
以25个账面市值比—规模组合及扩展的证券组合作为检验资产,以一系列经济、情绪和市场指标作为备选状态变量,应用ICAPM理论和GMM方法检验了中国股市动态的风险收益关系。应用ICAPM研究风险收益间的动态关系时,广义矩法可以规避条件风险溢价、条件协方差的估计。研究发现:投资者风险厌恶与货币供应量、利率、净储蓄、消费、房价、情绪、规模溢价、价值溢价等新息负相关,与CPI、股市波动等新息正相关;当货币供应、热钱、消费、规模溢价等新息增加,或当利率、净储蓄、CPI、房价、情绪、股市波动等新息减少时,投资机会出现有利变动,这些新息包含系统性风险。综合来看,资产定价必须考虑风险偏好和投资机会的变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借鉴Chun等[1]的研究思路,实证检验技术创新投入是否能够在中国上市公司的股价特质波动中反馈为公司特质信息。考虑到中国市场微观结构中流动性因素对于资产定价的独特作用,我们建立引入流动性变量(以换手率度量)的资产定价模型来计算股价特质波动,然后在控制内生性的基础上检验技术创新投入与公司特质信息的关系。我们的研究表明:流动性因素对公司特质信息存在显著影响,但流动性成本不会影响公司创新投入。在控制了流动性因素后,技术创新的股价反馈效应表现虽然有所减弱,但仍然显著存在,说明创新投入能够在中国上市公司的股价特质波动中反映为公司特质信息。  相似文献   

13.
资产定价理论的历史演进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产定价理论是现代金融学的核心研究领域之一,也是研究成果最为系统、最为丰富的领域之一。从演进过程来看,资产定价理论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尚处于理论的萌芽阶段。进入20世纪50年代之后,标准金融资产定价理论开始形成,并得到迅速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理论成果,但由于其远离现实的基本假设,标准金融资产定价理论不能完全解释现实中的资产价格决定。在学者们的进一步探索中,行为金融资产定价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并在近些年来得到快速发展。目前来说,资产定价理论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仍然需要进一步发展,以便能够更好地解释现实中的资产定价问题。  相似文献   

14.
企业会计资产的定义经历了成本观→资源观→未来经济利益观→产权观的演变过程.观念的每一次转变都带动企业财务报告的改进和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但这些观念都难以解释企业竞争能力和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因此,本文提出会计资产的能力观,期望能加深对企业会计资产的理论认识,促进企业财务报告的改进和提高财务信息的披露质量.  相似文献   

15.
金融学家在研究资产定价时往往假设投资者直接投资于金融市场 ,这一假设符合资产定价理论发展的初期。随着金融市场上投资主体的机构化 ,金融中介已经成为资产定价中不可忽略的影响因素。在对资产定价理论的发展历程进行简要综述后 ,分析金融中介所存在的风险偏好不一致和羊群效应 ,并尝试着将其纳入资产定价的分析框架 ,对金融泡沫以及部分异象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经济学家在研究资产定价时往往假设投资者直接投资于金融市场 ,这一假设符合资产定价理论发展初期的金融市场。随着金融市场上投资主体的机构化趋势 ,金融中介实际上已经成为影响资产定价的投资主体。本文在对资产定价理论的发展历程进行简要介绍后 ,分析金融中介所存在的风险偏好不一致和羊群效应 ,并尝试着将其纳入资产定价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 ,尝试从金融中介的角度对金融泡沫和部分异象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Using customer level data, prior marketing research has developed a micro or bottom up approach to link marketing activities with shareholder value. This study develops a macro or top down approach using longitudinal firm level data from publicly available financial statements.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earnings component supported by sales has higher pricing multiples than other components of earnings in firm specific time-series data. We also test hypotheses of five marketing-related drivers of sales capitalization rate (the rate at which sales increases are converted into increased shareholder value). From the research effort, we develop three managerially useful tools. First, we suggest enterprises develop alpha or sales margin strategies and beta or margin capitalization strategies, and we show that one can map these strategies into a planning matrix. Second, using financial statements of publicly traded firms, we develop an alternative method of estimating customer equity. Third, we show how a company may use our macro approach and compare its performance with its industry competitors to develop insights into competitive dynamics.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行为公设”与资产定价理论的相互关系为线索,试图理清资产定价理论发展的轨迹,重点论述了资产定价理论各发展阶段与行为公设的逻辑关系以及各种观点与行为公设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使用行为公设概念,不仅能够很好地描绘出资产定价理论的发展轨迹,增进对资产定价理论发展过程及其内在逻辑的理解,而且能够澄清各种争论的根源。本文的基本结论是:行为公设是资产定价理论体系的基石,它对资产定价理论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静态分析方法是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一事实使得现代企业理论的主流范式难以准确把握企业的动态演进特征.为了弥补主流企业理论的这一缺陷,可以继承企业理论分析中的动态传统,同时融合现代企业理论中侧重动态分析的理论流派的精华,发展企业理论的动态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一个基于习惯形成的离散时间的资产定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习惯形成对资产定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以往的研究都没有讨论消费小于习惯形成水平的情况。本文结合经济学中的稳态分析,构造了一个包含消费大于习惯形成水平和消费小于习惯形成水平的离散时间的统一模型。我们的研究表明,当金融市场处于一般均衡状态的时候可能存在多个均衡解;剩余消费比率是股票市场内部波动性的一个来源。这些结果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金融市场的内在波动性以及全面了解习惯形成对资产定价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