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商业犯罪中赋予被害人刑事和解权利可以有效避免“标签“理论对犯罪人的不利影响,缓和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的紧张关系。同时在理论上可以彰显刑法宝贵的谦抑精神,顺应国际司法改革的潮流;在司法实践中,可以使当事人的诉求可以更好地体现在国家权利的运作过程之中;在法律文化传承的视角下,作为一种倡导当事人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主张,既表现了与儒家和谐理念的内在相通性又可以与我国民间广泛存在的“私了“的社会实践产生有益共鸣。  相似文献   

2.
陈涛 《致富时代》2011,(7):216-216
刑事和解作为一种新型的纠纷解决机制,与现行刑事司法制度中的刑事纠纷解决机制存在很大不同。其之所以能够产生并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得到推行、发展,有着其不可忽视的价值。该文从效率、公正、人权保障三个方面对刑事和解的价值理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商》2015,(34)
作为一种刑事案件解决方式的创新机制,刑事和解在司法实践中应运而生,并迅速普及开来,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我国法律并未对这一新兴制度提供相应的理论和实践支撑,但这一法律规制不足却又充满生机活力的制度形式,为我国刑事司法改革和整个刑事法领域的一体化进程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商》2015,(21):215-216
刑事案件是由于犯罪嫌疑人侵犯了国家保护的社会关系而引起的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公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起诉,法院审理进行判决的案件。在我国刑事案件的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其中以主刑为主要刑罚涉及的就是监禁罪犯、限制罪犯的人身自由。但这种处罚的形式对于被害人的损失无论是身体层面、物质层面、精神层面都没有得到合理的补偿,这就催生了刑事和解这一理论,但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5.
徐国栋  ;刘雅晴 《商》2014,(34):225-225
自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实施以来,有关青少年权益保障的立法完善问题一直为学界所关注,其中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的专章设立对于我国未成年司法制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不可否认的是,技术性因素所导致的立法瑕疵和内在缺陷,集中体现在一些规范的制定过于模糊,这就给实践操作带来难度,本文立足实践对青少年刑事和解制度的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留文 《致富时代》2010,(2):141-142
刑事和解在我国具有很深的理论渊源,不仅与古代刑法思想中的“无讼”、“慎刑”理念相对应,更是构建法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刑事和解的适用主体、适用阶段等方面准确加以界定,才能使之发挥有效作用,同时也利于我国的诉讼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7.
刑事和解的现状、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晓玉  夏苗 《华商》2008,(16):57-58
刑事和解制度适应了刑事被害人地位提升、利益保障的要求,同时助推了刑事诉讼法和实体法乃至刑事政策的适度调整。刑事和解在我国面临着理念、制度和现实的种种冲突和困境。构建刑事和解制度应建立在理性反思的基础上,同时在理念、进路和具体措施做出适合我国现状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8.
《商》2016,(13):233-234
作为保护刑事案件中被害人相关民事权益的程序,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与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具有一新一旧、分庭抗礼特点,二者具有相似的价值取向与司法目的,在适用范围上具有一定重合,因此,在实务中如何将当事人刑事和解与附带民事诉讼程序进行有效衔接,避免程序不安定,提升对被害人民事权益的有效保护,是当下司法实践中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商》2015,(46)
民族地区的刑事和解研究,在我国实体法与程序法研究中,研究甚少,且尚存的研究中还存在许多的不足。本选题的最初动因为通过对民族地区的刑事和解的分析从而探析刑事和解在民族地区具体适用的"民族化",进而探讨对民族地区的刑事和解在民族地区的适用路径。  相似文献   

10.
慕楠 《商》2015,(3):196
女性主义法学自产生时起就备受法学界关注,本文将通过界定女性气质来洞悉刑事和解制度的价值追求,运用女性主义法学方法论提出立法建议,认为刑事和解的范围可以适当扩宽,刑期较重的侵害个人法益为主的犯罪可以酌情决定是否适用刑事和解程序。可以说,刑事和解的构建体现了法律女性气质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法律"女性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新刑诉法以专章确立了刑事和解制度,但该制度仅适用范围只限于轻微刑事案件.本文从刑事和解制度的现有规定、立法本旨、社会价值等方面入手,分析刑事和解是制度适用于重罪刑事案件的利弊,从司法实务的角度,给予建设性的评价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高飞  夏云伟 《商场现代化》2009,(18):195-196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司法理念,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客观要求,而刑事和解则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刑事和解是社会、被害人和加害人之间为利益最大化的刑事解纷方式。它有利于化解加害者与被害者之间的矛盾,提高诉讼效率,促进社会安定和谐。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确立刑事和解制度符合科学发展观基本理念,我们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构建中国特色的刑事和解制度。  相似文献   

13.
孙贵萍 《商》2014,(29):197-197
刑事和解制度作为一种新型的刑事纠纷解决机制,作为一种新生的制度成为刑法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的关注点。尤其是它能否在死刑中适用,怎么适用,争议颇多。死刑案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适用刑事和解。文章论述死刑案件中刑事和解适用的价值,进而确定适用的两个标准:一是感情条件,主要看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大小以及社会危险性大小,二是客体条件,衡量行为人侵犯的客体利益。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去思考,对死刑和解的适用设置了条件。  相似文献   

14.
李庆萍 《消费导刊》2014,(7):214-214
修改后的刑诉法将刑事和解制度终于纳入其中,这标志着我国司法体系的逐渐成熟和完善。刑事和解制度是在西方恢复性司法理念影响下的新型调解制度,旨在调解加害人与被害人之间的矛盾,恢复社会关系。但作为新的制度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5.
霍永泉  李鸿飞 《商》2013,(7):157-157
新刑诉的颁布与实施,对于进一步保护保障人权,实现形式正义和实质公正的统一有着重要的意义。新刑诉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一)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二)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本章规定的程序。"而一个法条的出现都不是随机的,都是要以一定的理论、一定的理念为基础的。而刑事和解的基础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契约精神,本文通过对契约的产生、发展来引出契约精神的实质内容,为我国进一步实施以契约精神为基础的各种司法制度提供一个理论的支撑、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6.
刘丽敬 《现代商业》2011,(3):285+284
刑事和解制度作为解决刑事纠纷的一种新型司法模式,对于保护被害人的利益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刑事和解还注重对加害人回归社会的关注,注重对被害人和加害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修复。刑事和解之所以能够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在我国也具有构建的可行性,是因为其具有合理的理论基础及丰富的内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范晓婵 《消费导刊》2009,(9):145-146
刑事和解作为一种中国化的恢复性司法制度,其基本价值是一种追求受害人、被告人和国家利益的"三赢"的诉讼方式。这为我国的刑事司法制度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这一制度在我国已有尝试,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我国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所以进一步研究刑事和解制度的完善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刑事和解是一种新型的刑事纠纷解决方式,主要是通过被害人与加害人的协商一致并达成协议后,国家司法机关减免加害人的刑事处罚来实现。其起源于加拿大,流行于欧美国家,有着传统做法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近来来,该理论引进我国,并取得了法学界的认同,并在某些地区的司法实践中得到初步的尝试,我国应该逐步建立起具有我国特色的刑事和解制度。  相似文献   

19.
刑事和解是一种以协商、合意为特征的纠纷解决方式,其本质是刑事法领域中的一种契约关系.本文试图分析我国刑事和解的契约性及其契约式司法价值,以及以契约为机理构建我国刑事和解机制.  相似文献   

20.
翟婷 《华商》2008,(20):83-83
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政策是国家为预防、控制未成年人犯罪,保障未成年权益为目的而制定、实施的方针、指导原则及其操作措施的总称。本文通过对中国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的分析,提出了其中的不足及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