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自然法应该是人类基于纯内心的理性而对人类自己的事务朝"善"的方向进取的理想追求和价值判断,这种追求和价值判断是抽象的,人类只能以理性探求的方式去感知,任何一部制定的法律都只能反映它的存在而不能等同它;自然法是一部良性法律的基础,而恶法却是对它的叛离和歪曲。  相似文献   

2.
《商》2015,(17)
善法与恶法之争一直在法学界存在着,并由此产生了"恶法亦法"和"恶法非法"两大命题的对立。本文通过分析善恶标准的不确定性、法的阶级性、法的社会成本以及法非万能来说明法本身不具有善恶之分,并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提出法制建设的举措。  相似文献   

3.
法经济学是法学与经济学的交叉学科,法经济学采用经济学的理论与分析方法,研究特定社会的法律制度、法律关系以及不同法律规则的效率。由于各学者对法经济学的概念理解的不同以及分析方法、研究对象的不同,法经济学有法和经济学、法律的经济分析等多种名称。狭义的法经济学即"法律的经济分析",而广义的法经济学则涵盖一切对社会中法律现象与经济现象之间关系的研究,其研究范围涵盖从古至今的所有关于法律与经济关系的思想学说。  相似文献   

4.
《商》2015,(39)
迄今为止社会上的法学理论,都可以称之为传统法学理论。这种社会上占据主流地位的传统法学理论,属于"恶法亦法"的概念,它具有着其优势的一方面,也有着某些劣势的存在。本文就来探讨其和"恶法亦法"的关系、内容和常见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市场经济与法治之间的关系已经充分受到重视和强调。但要保证经济发展,只有法治——依据普通法律的统一是不够的,因为法治本身并不能保证“法”本身的合理性,也没有鉴别“良法”与“恶法”的标准。但是宪政的实施却突破了法治的局限性,通过适用宪法规范,宪政为法治本身奠定了更深层次的正当性基础。  相似文献   

6.
法学是研究法律现象或法律问题的学问或理论知识体系。所谓价值,一般是指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意义或客体的有用性。价值标准亦即价值判断标准,是指用于评判、衡量客体是否能够满足主体需要以及在何种程度上满  相似文献   

7.
行政法上的不确定法律概念具体化一直是行政法解释学的核心问题。不确定法律概念源自德国,历经几十年的理论争辩,形成"判断余地"等相关理论。然而判断余地理论仅是决定行政机关或司法机关对不确定法律概念何者拥有最终解释权的理论,解释本身的方法却少有研究。借鉴德国学者Klaus F.Rohl的权衡理论,将之运用至不确定法律概念具体化的解释中,可进一步思考行政诉讼司法审查具体化在何种条件下可导致权衡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葛莉莎 《中国市场》2011,(40):137-138
法哲学研究法律现象的哲学基础,因而有着高度发达哲学体系的西方,自然是法哲学研究的前沿。我国法治的建立,依赖一整套法律体系的相互配合,法哲学便处于这一整套体系的中心。由于传统中国的道德法理念的根深蒂固,使得西方现代法律理念难以渗透。法律移植的过程依赖于二者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9.
"首次销售原则"是对著作权的一种合理限制,但对于其中发行权"用尽"的空间范围目前存在争议。发行权的地域性是发行权固有的、不可动摇的特征,贯穿于发行权的取得、行使、保护和消亡,因此可以作为判断"首次销售原则"中权利"用尽"的空间范围的标准,即所销售或赠与的作品原件或复制件上承载的是哪个国家的法律所授予的著作权,销售行为所依据的是哪个国家的法律,则此次销售行为中"用尽"的就是哪个国家范围内的发行权,该作品在其他国家的发行权不受"权利穷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当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权大于法"和"公权私用"现象还较为普遍地存在着,从依法治权的角度来看,归根到底是因为法的权威尚未树立起来。我国实现依法治权,首先需要进一步澄清对法治认识上的错误观念是基本前提;其次,扩大公民政治参与是根本保证;再次,全社会形成对法治的价值共识是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品牌》2015,(6)
目前在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堂教学中,课程呈现出难教学、教学效果难显示的"双难"现象。高职院校的教师在思修课程教学中宜才用教学案例法,排除高职学生对课程的误解,提高对课程的归属感、认同感,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双难"现象。  相似文献   

12.
成本收益视角下的“民工荒”现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双 《商场现代化》2010,(5):148-149
自"民工荒"现象产生以来,众多学者分别从农民工素质、结构、社会保障等不同角度对其产生的原因展开研究,本文则从农民工外出务工的成本和收益角度来对"民工荒"现象进行分析,并得出"民工荒"现象的产生是务工成本过大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3.
张杰 《财贸经济》2012,(2):52-57
金融制度边界(或者结构)的决定是制度金融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可是,不少文献对此问题的讨论从一开始就转向对不同金融体系结构以及绩效的简单刻画与比较。特别是,一度备受追捧的法金融学理论也深陷金融制度孰优孰劣判断的"陷阱"而难以自拔。因此,正确的理论选择就是重返制度边界决定的交易成本传统。本文的讨论发现,各国之所以拥有不同的金融制度边界,基本原因是其在利用金融市场和金融企业制度方面的"比较优势"存在差异;法律传统不可能抛开市场交易方式以及交易效率而直接决定金融制度边界。相比之下,文化渊源的重要性则体现在,它决定着交易成本的初始结构,并由此影响人们对交易方式或者交易制度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法规     
<正>"傍名牌"属不正当竞争行为"傍名牌"是不法商家在市场上最常采用的不正当竞争手段之一,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所禁止。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公布,"关于审理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首次明确了仿冒名牌这种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15.
"小产权房"问题可以限定在法律范围内,结合特定背景合理界定其概念及内涵。"小产权房"问题其实是一个法律解释方法中的合法性判断问题,可以通过类型化方法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6.
朱月娟  李勇军 《商业时代》2012,(29):101-102
明确合作社的基本属性是贯彻落实法律和政策的前提。人合性、非营利性、互助性、法人性是合作社的四大基本属性,其确立将增进社会和社员对合作社的认识并形成共识,消除合作社"鱼目混珠"的现象,使实质意义上的合作社得到鼓励,并由此形成制度构建与完善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刘浩 《商》2014,(26):57-57
政治学的规范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方法是政治学者进行学术研究的主要方法,而价值判断在这两种研究方法之中的角色定位也各不相同。规范主义研究者将个人的价值理念贯穿于自身研究的始终;实证主义研究者则强调完全的摆脱价值判断,主张"价值中立"。然而,随着现实政治现象的不断变化和政治活动的日益频繁,价值判断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当中的角色定位也逐渐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8.
《四川物价》2008,(4):28
阅读:《中国青年报》不久前发表庄华毅的文章说,《劳动合同法》会不会“搞垮”中国经济?如何看待它给一些中小企业加重的用工成本?它真的是一部“善良的恶法”吗?近日在北京大学举行的劳动合同法权威论坛上,专家们回击了对这部法律的各种质疑,旗帜鲜明地支持《劳动合同法》,他们对唱衰《劳动合同法》“成为一种时尚”深表警惕,呼吁支持该法律的人要表达出自己的看法,不要让唱衰《劳动合同法》的声音成为“主流”。  相似文献   

19.
新会计准则对会计职业判断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会计职业判断成为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因素,但我国理论界未给予会计职业判断以应有的重视,对职业判断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内容也不多,在我国会计职业判断被认为是在"两则两制"以后出现的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的实施,更多具体会计准则陆续颁布,以及经济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会计职业判断才随之被提倡、运用和研究.当今会计准则模式向以原则为基础的转变也体现了人们对会计职业判断的必要性的深刻认识,所以会计职业判断理应作为会计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拥有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0.
《商》2015,(11)
法律信仰是法治国家的意蕴和必由之路,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民的法律信仰水平对"法治中国"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农民的法律意识淡薄,他们敬畏法律,但并不知道法律是什么,法律有何用,如何用法律,用何法律……面对当前农民对法律漠然与迷茫的状况,笔者主要分析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