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张颖 《致富时代》2014,(1):88-89
民间文学艺术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法律保护在国际上目益受到重视,《伯尔尼公约》第15条是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的国际法律依据,国际组织和条约的实践扩大了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对象,应加强我国民间文学艺术的国际法律保护,通过知识产权特别法保护民间文学艺术,在利益平衡的基础上构建民间文学艺术的国际保护体系。丰富文化的多样性,传承优良的民间文学艺术,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2.
侯玮薇 《现代商业》2012,(10):286+285
目前我国对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主要依赖于著作权法,但是民间文学艺术是古老而赋有深厚文化色彩的、经过代代传承的人类智慧的结晶,仅靠著作权法保护民间文学艺术,存在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3.
《商》2016,(13)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之一,尤其是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要求越来越高。笔者通过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特征的分析,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措施上存在权利主体界定模糊、著作权内容划分混乱以及保护期限不明确等问题我们只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制定出科学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品牌》2014,(4):10-11
千百年来,赫哲族在以渔猎为主要生产生活方式下形成了其特有的艺术文化体系,而作为赫哲族渔猎文化中最具特色的鱼皮艺术,亦是对于这一古老民族的物质与精神世界最为生动的表达与体现。本文试通过对鱼皮艺术传承现状进行调研,从而挖掘现有问题与不足,以求使这一门古老艺术得以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宝贵财富,是人类文化的精髓与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带有强势势头的大规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成为了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又一伟大壮举。民间文学的英译也成为非物质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研究对象,在非物质遗产对外传播的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文章主要探讨了黑龙江省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的研究现状,应当遵循的"原则"以及应采取的"策略",以便译文能够最大限度地契合读者的阅读思维与习惯,从而使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真正地走向世界,为国外读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6.
韩文瑾 《商》2014,(52):143-143
罗山皮影艺术是一种具有浓厚乡土特色的民俗艺术样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成熟的技艺表演方式、文化内涵和民众收听习惯,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存保护对象.基于此,笔者走访了罗山县李世宏皮影戏剧团,对艺术的发展现状、风格特色、文化内涵等,并针对罗山皮影戏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希望罗山皮影艺术在新时代环境下能够得到有效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伊玛堪作为赫哲族独有的口耳相授、世代传承的古老民间说唱艺术,饱含着赫哲族丰富的精神文化和历史文化,是赫哲族传统文化精髓的集中表现。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变迁,赫哲人的生产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伊玛堪所依托的时代背景也发生了变化,传承现状岌岌可危。把伊玛堪说唱作为赫哲族民俗旅游的重要载体,创新民俗旅游发展模式,不仅有利于促进伊玛堪说唱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增强赫哲族群众的文化认同感,而且有利于发展民族旅游经济,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通过对伊玛堪的表演形式及经典曲目及伊玛堪传承现状的解读,指出伊玛堪保护传承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伊玛堪保护与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8.
郑丹 《江苏商论》2012,(4):40-42
本文着力于探究惠山泥人这一民间艺术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将惠山泥人艺术放在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视野中去研究,将区域性的传统泥人文化与当代社会文化情境相联系,分析了当前惠山泥人艺术的发展状况,重点研究了惠山泥人艺术的发展思路与对策,提出将惠山泥人的艺术价值、审美价值、与社会经济价值相联系,从传承泥人艺术、发展泥艺产业、整合泥艺资源出发创新与开发新产品,使中国惠山泥人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原生态地得以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艺术文化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和"魂".新媒体时代下,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如何传承发展已经成为学界讨论的热点话题.虚拟现实技术是新媒体时代一项新兴的实用技术,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传统艺术文化的创新发展中,实现传统艺术文化的现代传播.例如,将虚拟现实技术运用到传统绘画、诗词和建筑中,通过模拟一个"真实"的...  相似文献   

10.
洪瑶 《品牌》2014,(11):119-119
在中国文化艺术中,陶瓷艺术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就现如今来看,现在中国文化艺术市场受到了多种外国文化的冲击,如何有效地使陶瓷艺术更好地传承下去,就要将的文化和现代文化相结合,分析陶瓷艺术的造型艺术现状和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音乐作为一种抒发情感和表达对社会现实看法的艺术形式,其风格特色与其产生的环境密不可分。中国与西方国家在文化上都有着各自的历史传承,并由此造成了中西间的文化差异,音乐这一在文化体系中极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差异表现的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2.
木雕艺术是我国传承已久的一项传统工艺,在我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七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木雕艺术在我国的传统艺术发展中一直广为流传,这使得木雕艺术在我国具有着长久的发展历史,而木雕艺术长久的发展历史使得其可以吸收不同时代的文化特点来完善自身的艺术特征,从而使得其自身的艺术价值得到提高,使得其自身的文化内涵深沉且丰富。  相似文献   

13.
国有大剧院作为政府投资兴建的大型公共文化设施,是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国有大剧院本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指导理念,在普及艺术教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保障民众文化权益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对于促进社会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音乐节作为文化产业的一种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以首届中国新乡村音乐节为例,从艺术教育视域出发,分析音乐节的文化价值和市场影响。通过分析得出结论:音乐节在传承中华文化、促进艺术教育、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同时也对当地的商业和旅游等产业产生了积极影响。最后,本文对未来乡村音乐节的发展提出创新性建议与策略,以期促进乡村音乐节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5.
胡付照 《江苏商论》2011,(12):88-90
以宜兴紫砂壶为代表的紫砂陶艺术品文化近年发展较为繁盛,紫砂艺术倍受瞩目。在当代紫砂壶艺文化如何发展?面对这一课题,文章从宜兴紫砂艺术审美价值出发,着重分析了当代宜兴紫砂壶艺的发展状况,在当代紫砂陶产业化迅速发展情况下,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状况下的紫砂壶艺的传承,重点研究了紫砂壶艺文化的发展思路,提出了相关发展对策,为振兴紫砂壶艺文化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6.
蒋彦 《财经界(学术)》2014,(19):100-102
研究紫砂文化与紫砂艺术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审美特性,强调紫砂文化与紫砂艺术传承与创新,紫砂的发展具有时代特性。艺人的参与与经济繁荣是推动紫砂发展的根本,“中国梦”与紫砂文化的创新提供了机遇。  相似文献   

17.
岳莹 《品牌》2014,(9):108-108
文章就辽宁省地域性民间音乐的概述作为总起,浅要探究了辽宁省地域性民间音乐艺术的传承现状,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传承发展策略。以期能为辽宁省地域性民间音乐艺术的发展和传承提供一些浅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张文泳 《商》2014,(52):384-384
我国经过千年的文化传承,在历史的沉淀中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传统文化艺术,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具有着丰富的艺术多样性.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化艺术界的重要性,在东方文化艺术乃至世界文化艺术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各领域中均有着广阔的沿用前景.动漫周边产品设计是一项对文化艺术要求相对较高的工作,为进一步提高产品设计的独特性及艺术性,将中国传统视觉元素渗入设计因素当中便可作为一项有效的途径进行,本文特对如何将中国传统视觉元素应用于动漫周边设计中提出了几点相关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四川自贡国际恐龙灯会作为大型民俗旅游项目之一,具有独特的文化创意产业特点。灯会依托"得天独厚的恐龙化石资源,传承千年的盐井文化,传统文化灯会艺术"在社会上获得一席之地。但是,在当前信息化的时代下,灯会应如何健康持续地发展?本文从文化产业的角度去思考"灯会"发展的战略方针,探讨文化产业发展中科技与创新的重要性,使"灯会"这一文化产业得到有效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五个方面分析文化传承在高等教育中现有的发展状况。分析在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中,文化传承的内容,广泛的具体实例。文化传承作为一种固有的产业形态,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对促进文化经济建设发展形式的转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文化传承的发展正在从优化文化传承结构、高等学校教育结构,经济增长结构和经济环境爱展状况等几方面,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生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