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原则、措施,均涉及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问题。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对于解决目前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要求的趣中应有之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原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思想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届中央领导集体从中国法制建设的实际出发,将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原理运用于中国实际,形成的重要法学理论成果。对这一法制思想的不断深入探索和研究,有利于依法治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思想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五大强调,“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把“法治国家”作为法制建设的目标。但在八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纲要中所载的却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通过比较,为什么“法制国家”改成为“法治国家”?透过这一字之差,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自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的法制建设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1949至1966年是社会主义法制体制创建时期,法制的主要任务是为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提供依据和保护。1966至1976年因为十年内乱,法制遭到严重破坏,根本谈不上法制建设。1978至1997年则是我国经济建设飞速发展时期,也是法制建设发展最重要的时期。  相似文献   

4.
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的法制思想充分体现出时代特色、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特色.邓小平的法制思想开辟了中国法制建设的新局面,时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5.
法制政府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重要保障,两者的相继提出是我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的正确选择.为此,本文从法制政府的概念入手,分析法治政府的特征,讨论了法治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已经建立起相对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然而,就我国现实而言,民众对现行法律体系的遵守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的民主法治尚有一定的距离,其中的关键在于制定出来的法律没有得到民众的遵守,这无疑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来说,培养民众的守法意识,建立起民众对法律的信仰,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我国审计法制是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把审计法制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切实抓出成效.本文分析了我国审计目前所处的法制环境,在此基础上,着重研究了审计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在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法治德治建设的思想,极大地丰富了社会主义的法制理论,其中包含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新的历史时期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有内在关联.金融业在支持经济建设,维护经济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和谐金融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它的实现需要良好的法制环境.我国金融法制存在诸多不和谐因素,不仅有固有的立法缺陷,而且在执法与司法方面也有很大问题,同时难以应对金融全球化的国际金融环境,影响和谐金融的实现.改善这种局面应该贯彻法治精神,加强金融立法,正确运用管制政策,适应国际金融市场变化,从而为实现和谐金融,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要实现这一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必须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本文从培养法治意识、健全法律制度、加大执法力度、建立化解纠纷机制、创新法律服务形式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和谐农村法制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妥善解决社会纠纷,化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刑事和解作为解决刑事纠纷的机制可以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法制建设的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这是我国法制建设史上的新发展、新突破,是党执政和治国方式的重大转变.这一由"法制"到"法治"的转变,充分反映了我们党把法治国家建设提上了日程,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魏玮  游跃 《发展研究》2007,(2):97-9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一战略举措,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而宗教作为文化的一个方面,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宗教与和谐社会的关系,阐述了宗教在和谐社会中的地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企业依法承担社会责任。文章以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为论点,简述了"和谐社会"视野中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法制建设现状,提出了完善企业社会责任法制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冯广林 《经济研究导刊》2011,(26):196-197,200
随着我国民族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作为我国法制监督体系组成部分的民族法制监督体系也日趋完善,初步形成了以国家机关监督、社会舆论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为主的社会主义民族法制监督体系。民族法律法规的执行和实施的监督工作在民族法制建设中同样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当前民族法制建设的一个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建国以来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经验教训,形成了邓小平加强社会法制、坚持依法治国的理论基础;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提高法律意识,是法制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严格依法行政,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进程历史.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社会发展目标.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自身内在的和谐,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人与自然和谐,和谐社会难以构建.因此人类必须要大力保护自然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四中、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意义重大而深远。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曾强调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一重要论述告诉我们,完善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条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措施与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是民主法治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必然要求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和加大法制宣…  相似文献   

19.
苏东崛 《生产力研究》2006,2(10):5-7,12
在厘清马克思恩格斯和谐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观的本质在于社会生产关系的和谐,并进一步对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观进行了逻辑的、历史的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在于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全党全国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是党与政府工作的核心,是全国人民的期盼。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如何建设和谐社会成为我们共同的思考。经济与法律是我国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构建和谐社会有紧密关系,经济与法制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经济与法制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指导经济与法制建设的方向。因此文章以和谐社会为背景,浅谈经济与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