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伊斯兰银行业公司治理: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伊斯兰银行业公司治理由于其自身不同的经营特点而与传统银行业治理存在较大的差异,其治理结构、代理关系较为复杂,成为英美、德日模式之外较具代表性的一种模式。本文从伊斯兰银行的治理结构及其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出发,论述了其面临的代理问题,并就其代理问题介绍了伊斯兰银行业的公司治理实践,以期为我国的银行业治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刘健  刘光 《上海保险》2007,(6):12-14
现代企业理论表明,公司就是一系列委托代理关系的总和。而只要存在委托代理关系.就不可避免信息不对称。代理人作为“内部人”就可能会利用手中的信息优势侵害委托人的利益,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为此,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理论应运而生,通过设计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3.
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产生的委托代理关系下,代理人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为了保护委托人的利益,就必须解决委托人,代理人双方的矛盾冲突,建立一整套良性的监督与激励机制,从而导致了公司治理的产生。而会计监督是公司治理结构中实现权利制衡的制度安排,本文通过公司治理与会计监督入手,探讨市场经济下会计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公司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出现分离.伴随着两权分立,资本所有者更加关心如何建立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获得更多的收益.西方国家公司治理结构主要可分为英美模式和德日模式、英美模式流动性强但客观要求较高,德日模式注重长期利益,但资本缺乏流动性.我国国企在改制中的主要问题是政企不分,产权不清晰,监督约束不健全;上市公司特点是非流通股占主导和内部人控制,设立开放式基金是我国上市公司产权改革和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的一个可行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5.
现代商业银行委托代理风险的产生与纠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尹骞翮 《金融论坛》2002,7(11):2-8,19
在商业银行的委托代理制度下,委托人为追求高成长速度对代理人授权过度,使代理人在商业银行经营组织内部形成了绝对的权力,一般员工与代理人形成了利益同盟关系,拒绝或是不能向委托人提供经营信息;委托人与一般员工之间没有形成直接的利益关系,因而互相也没有形成信息交换关系,这就使得委托人无法改变与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形成了委托人对代理人的激励与监督的不对称,从而形成了委托代理风险.要消除委托代理风险,商业银行就要保持一种稳健的增长速度,改变委托人对代理人授权过度;同时从多途径入手,保护员工的利益,使委托人与一般员工之间建立信息补偿渠道,改变信息的不对称.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企业里,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所有者成为委托人,管理者成为代理人,这就出现了委托代理关系。协调委托代理关系,确保委托人的利益不受侵害,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前提,而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治理是现代公司制企业在决策、执行、激励和监督约束方面  相似文献   

7.
在商业银行的委托代理制度下,委托人为追求高成长速度对代理人授权过度,使代理人在商业银行经营组织内部形成了绝对的权力,一般员工与代理人形成了利益同关系,拒绝或是不能向委托人提供经营信息;委托人与一般员工之间没有形成直接的利益关系,因而互相也没有形成信息交换关系,这就使得委托人无法改变与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形成了委托人对代理人的激励与监督的不对称,从而形成了委托代理风险,要消除委托代理风险,商业银行就要保持一种稳健的增长速度,改变委托人对代理人授权过度;同时从多途径入手,保护员工的利益,使委托人与一般员工之间建立信息补偿渠道,改变信息的不对称。  相似文献   

8.
资本市场发展模式新论:一个风险投资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背景 经典金融理论根据银行与证券市场在资本市场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把资本市场体系分为以银行为中心的德日模式和以证券市场为中心的英美模式(Allen, D.Gale,1999).在英美模式下,证券市场高度发达且存在活跃的控制权市场,银行规模较小、数量多;而在德日模式下银行少而大,银行既是企业债权人又是大股东,证券市场则相对较小,不存在活跃的公司控制权市场.不同资本市场模式还决定了企业不同的融资方式,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学术界有关这两种模式比较的研究文献数不胜数.  相似文献   

9.
纪红 《财政监督》2002,(4):40-41
公司治理结构是用以处理不同利益相关者即投资者、经理人员和职工之间的关系,以实现经济目标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如何配置和行使控制权;二是如何监督和评价董事会、经理人员和职工;三是如何设计和实施激励机制。公司治理结构不仅仅是一种约束和激励机制,同时也要解决经营权与所有权相分离而产生的委托-代理问题,不同的融资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委托-代理问题,因此,不同融资体制下公司治理结构是不同的。本文就美、德、日三国不同融资体制下公司治理结构的特征予以分析,以期对我国建立科学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有所借鉴。一、美、德、日三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特征1.美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特征。从融资方式看,美国企业60%~90%以上的资金需求来源于内源融资(留存盈利和折旧),发达的证券市场是美国企业获取  相似文献   

10.
杨薇 《会计师》2012,(3):58-59
作为一种团队性质的经济组织,企业的治理结构更多的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且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间的目标往往不一致,也就产生了信息不对称下的两种行为,即“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委托人往往会对代理人进行监督,尤其是内部监督,以维护自身的利益,  相似文献   

11.
美国次级贷款危机以后,关于金融机构薪酬制度的讨论很多。本文在银行公司治理的基础上将现有的薪酬制度分为三种:英美模式、德日模式及转型经济体模式,展开横向比较分析,进而对我国商业银行如何优化薪酬制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一、理论基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中,债务和股权不仅仅应被看作是不同的融资工具,而且还应该被看作为不同的治理结构(Williamson,1988)。从融资的特点看,基本上可以分属于股权主导型和债权主导型两种模式。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公共证券市场的迅速发展,决定了英美国家的股东主权加竞争性资本市场的治理模式,而另一类以德国和日本为代表的银行导向型的公司治理模式则明显地与债权性融资的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13.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国际经验: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模式可划分为美英模式、德日模式、亚洲家族模式和转型经济治理模式。发达国家银行业的公司治理实践表明,现代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发展趋势是美英模式和德日模式的融合。亚洲地区及部分转型经济国家银行公司治理低效的根源是银行与微观经济主体之间的信息严重不对称及政府对银行强有力的影响。从发达国家对银行公司治理的探索以及转型国家的经验来看,银行公司治理的优化不仅仅涉及政府的行为,监管的取向,法律体系的完善等传统关注的领域,还涉及产权改革的初始化设计,产权能否低成本的连续交易等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一、现代经济结构的委托代理关系 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现代经济结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当所有者不直接管理自己的财产而将财产委托给他人经营时,就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代理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它将企业看成是由一系列不同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所组成的整体,将委托人与代理人看成是一种经济上的契约关系。  相似文献   

15.
赵幼力  杨荇 《银行家》2012,(10):44-47
正2008年以后,随着四大商业银行顺利完成股改上市,以及中小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银行纷纷向股份制商业银行转变,中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初显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需进一步厘清;公司治理制度还不够完善,组织架构职责边界尚待明晰;信息披露透明度有待增强;外部监管有效性需继续提高等问题。未来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进一步优化股权结构,明晰"委托-代理"关系,提高  相似文献   

16.
公司制度的核心是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人的"缺位"与受托人的"越位"是导致会计诚信缺失的根源。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现代企业根据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经营机构监督机构相互分离、相互制衡的原则,形成了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监事会四个组织要素组成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7.
一、银行监管的激励相容理论 1996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教授威廉·维克里(William Vickrey)教授和詹姆斯·米尔利斯(James Mirrlees)教授提出了著名的"激励相容"的概念.他们指出,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可能产生"代理人问题".即由于代理人与委托人的目标函数不一致,加上存在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代理人的行为有可能偏离委托人的目标函数,而委托人又难以观察到这种偏离,无法进行有效监督和约束,从而出现代理人损害委托人利益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公司治理是一整套赖以指导和控制公司运作的制度和方法,不同国家的公司治理模式,是不同国家特有历史条件下各种因素相互作用、长期演进的结果,以公司治理的核心-所有权和控制权的表现形式为参照物,各国的公司治理可以划分为四种主要类型:第一,英美市场导向性,市场导向性模式的最大特点是所有权较为分散,而现代公司中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使分散的股东不能有效的监控管理层的行为,即所谓“弱所有者(股东),强管理者(内部人)”,由此产生代理问题;第二,日德银行导向模式,该模式的特点是公司股权较为集中,银行在融资和公司治理方面发押着巨大的作用,与此同时,企业还需协调员工、银行、供应商、关联企业等圹多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第三,拉美、东亚家庭控制模式。在大部分东亚和拉美国家,公司股权集中在家庭手中,而控制性家庭一般普遍地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的投资决策,因此公司治理的核心从管理层和股东的利益冲突转变为控股大股东、经理层和广大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即“强家族大股东、经理层、弱中小股东”;第四,转轨经济模式,这种模式主要存在于前苏联和中东欧等转轨经济国家,它们具有某些共同的特点,如都存在着数量众多,规模庞大的国有企业需要进行重组,同时又继承了原有较为混乱的法律体系,因此,在转轨经济国家中,公司治理的最大问题是内部人控制,即经理层利用计划经济解体后留下的所有者缺位的真空对企业实行强有力的控制,在某种程序上成为实际的企业所有者。  相似文献   

19.
资产管理公司(AMC)接受国家委托,对银行不良资产进行剥离,实行债转股。由于AMC存在的短暂性,国有银行、国有企业和AMC产权主体的一致性使得AMC成员缺乏约束激励而产生了一系列的委托——代理问题。为防止代理人出卖委托人的利益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须建立相应的代理人竞争机制、约束激励机制。改革AMC的产权结构,实行AMC多元化债转股。  相似文献   

20.
上市银行内部科学、规范的公司治理是维护所有股东及相关者利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提高银行经营绩效、防止出现重大决策失误的制度保障。我国的上市银行在公司治理机制方面还存在"一股独大"、"委托—代理"、"三会"结构和专业委员会设置不合理、长期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健全、中小投资者表决权利无体现等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