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审计的范围是指审计对象所涉及的领域及其内容。目前,西方国家企业内部审计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内容相当的深入。从美国来看,内部审计部门已广泛开展了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决策审计、投资效益审计、市场景气状况审计、物资采购审计、生产工艺审计、产品推销审计、研究开发审计、人力资源审计、后勤服务系统效率审计、信息系统设计与运  相似文献   

2.
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是对企业主要负责人任职期间企业资产、负债和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以及对企业重大经营决策和有关经济活动应当负有的责任进行的审计.如何正确认识和有效防范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已经成为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风险主要是由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特点导致的.因此,主要应从审计对象选择,审计内容、程序、方法等方面入手,防范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3.
从加值审计角度看内审部门的规模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凌 《上海会计》2002,(1):8-10
内部审计是现代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企业内部各职能管理部门及经济活动的再监督,直接服务于管理当局,帮助其更有效地实现企业目标。21世纪的内部审计人员将以“咨询顾问”,“业务伙伴”的角色向企业的决策和管理层提供增加值服务。内部审计应成为加值审计。加值审计意味着内审部门必须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也就是主产,内部审计部门能否生存和发展就取决于其是否能够使企业增加价值,是否能够让企业的最高决策和管理层确实感到对内审部门的投资是有回报的。内部审计的目标是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检查,分析,评价,提出有关的咨询建议和改进措施,帮助企业的最高决策和管理层更有效地履行他们的职责,实现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可见,内部审计的效益产生于业务经营控制方面的重大发现,尤其是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避免可能的损失。  相似文献   

4.
社会审计接受委托,依据《独立审计准则》审查企业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等方面,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企业应对社会审计工作质量予以评价。评价工作有的由企业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也有的由企业抽调若干部门专业人员共同负责。参与评价的人员对社会审计工作的质量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不仅可以有针对性地分析企业经营状况,进行经营决策,  相似文献   

5.
耀友福  周兰 《审计研究》2023,(1):123-135
本文以2016-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企业数字化对关键审计事项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数字技术进步冲击下,年报审计师在数字化程度较高企业中的关键审计事项决策更加谨慎,具体表现为披露更多的关键审计事项数目、风险匹配度较高的关键审计事项和数字化业务风险匹配的关键审计事项。进一步地,数字技术进步下的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决策在审计师信息技术背景组合的样本中更明显,并且高科技企业的数字化特性强化了关键审计事项风险控制决策。作用机制表明,数字化机制会促进企业高质量审计需求和增加审计投入力度,进而强化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充分性。本文从数字技术环境变化层面丰富了新审计报告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风险控制效用研究,对数字技术进步下注册会计师执业能力转变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企业资产证券化迅速发展,逐渐成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融资方式,但其存在的问题和风险隐患也日益显现,可能会影响审计师风险决策。本文以2015-2020年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企业资产证券化对审计师风险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参与资产证券化业务增加了审计费用,提高了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进一步检验发现,企业融资约束、内部控制和信用评级在上述关系中发挥了调节作用。机制检验发现,企业经营风险和盈余管理在上述关系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本文研究丰富了企业资产证券化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为国家从审计视角加强企业资产证券化监管、防范金融风险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7.
审计方案属于审计计划,它是对具体审计项目的审计程序及其时间等所做出的详细安排。审计计划一般包括年度审计计划、项目审计计划和审计方案三个层次。审计方案虽然处在审计计划的最末一个层次,但它既是审计质量控制的“龙头”,又是控制工作的难点。  相似文献   

8.
闫凤岭 《理财》2003,(6):10-10
经济事项决策审计是党政领导干部、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内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之一,但经济事项决策涵盖内容很广,审计中可操作性不强。笔者立足于审计实践,对县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企业领导人员任期内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审计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探讨如下:一、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审计的内容笔者认为,对重大经济决策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决策的必要性、科学性、民主性审计1.必要性审计:主要审查该项重大经济事项决策是不是本部门、本单位、本企业经济发展及生产经营所必须的。有无违反国家规定搞非生产性建设、重复…  相似文献   

9.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指内审部门为规范审计行为,明确审计贾任。实现审计目标,确保审计质量符合审计准刚和审计规范的要求而建立和实施的控制政策与控制程序的总称。从广义上讲,审计质量控制是指审计工作的总体质量控制,从狭义上讲,审计质量控制是指具体审计项目的审计质量控制。包括审计计划、审计准备,审计方案,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审计结论、审计决定及审计追踪一系列环节工作效果的控制程序。笔者探讨的是狭义上的内部审计质量控稍。审计质量涉及的因素很多,包括审计环境,决策水平。管理能力,审计技术方法、审计人员素质等。但从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角度来看。审计质量控啊实际上是一个过程控制,贯穿于审计作业过程的始终。包括计划——方案——实施——报告——整改——追踪等各个环节。审计质量控制的核心是规范标准、分清责任。责任明确才能很好地对审计全过程和各个层次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控制。也便于进行责任追究。可以把审计项目质量控制概括为:以责任为核心。按照审计作业程序。规范各个环节的作业标准和方法,分层次实施审核。监督和责任追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重要性是指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判断或决策的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重要性原则的运用,对会计信息披露和审计意见的形成,对经济活动和经营决策有重大影响的关键性问题的核算,对简化核算工作、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以及实施以评审内部控制为基础的现代审计方法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会计和审计中重要性概念的定义及其在实务中的运用与联系进行了剖析,以求更好地理解其内涵与对实务的深远影响。一、重要性概念的定义1. 会计重要性概念定义。对会计中的重要性概念,有很多种定义和描述。国际…  相似文献   

11.
一、正确认识审计方案的作用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它取决于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审计报告的各阶段。其中审计准备阶段是对后两个阶段的事先规划、设计和布置,后两个阶段是审前准备的实施过程和必然结果。所以,审前准备阶段尤其重要,最能集中体现审前准备成果的就是审计方案。审计方案又可分为总体方案和具体方案。总体方案可以说是审计项目的实体法,是审计事项的审计依据、判断标准,同时最能体现开展审计项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在审计工作实践中,审计结果往往偏离了审计目标之一,或者审计过程偏离了审计方案预定的轨道,最后不得不调整审计计划和审计方案。其原因之一,是审计环境阻碍或加快了审计工作的进程。因此,本文试就审计环境对审计工作的影响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企业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监管环境发生了一系列较大变化,商业活动经营风险的逐渐加大、商业周期的日渐缩短以及企业决策对实时信息需求的日益增强都导致企业内部管理在不断变革。随之企业内部审计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传统内部审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在这种背景下,连续审计开始从理论探讨层面逐步进入实践领域,已成为国际内部审计发展趋势之一。  相似文献   

14.
李宝奎  魏玉春 《理财》2003,(1):24-24
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大体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隶属于监事会,二是隶属于董事会,三是隶属于总经理,四是受董事会和总经理双重领导。本人对此有以下观点:1.内审机构设在监事会。监事会在职权上侧重于行政监察,这与内部审计的职能是有差别的。监事会不能兼任公司的经营管理职务,没有经营管理权。而内部审计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审计,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我认为这种设置的最大不足是内部审计不能直接服务于经营决策,难实现其主要任务和目的。在国外,监事会检查公司的财务一般都是通过注册会计师进行的。在我…  相似文献   

15.
孙艳 《中国外资》2013,(2):164+166-164,166
<正>内部审计作为我国当前审计监督体系中三大审计之一,是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领导决策和民众监督的"眼睛"。因此,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对于规范企业财务收支活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促进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和实现经营目标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审计成果作为审计工作的最终结果,是审计过程中被审计单位有关业务活动信息、审计发现、结论以及审计意见和建议的真实体现,是为规范企业经营管理和高层领导决策提供更多有价值依据的最有效途径。如果审计成果得不到利用或利用不充分,将直接影响着审计职能的发挥,减低审计工作价值,增大企业经营风险。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审计成果的共享和运  相似文献   

16.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的途径,使得实时审计得以实现。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经验环境变化迅猛的今天,企业需要时刻把握内部的财务状况,了解经营信息,作出决策。传统的审计方法已经无法适应现时代企业对审计工作的要求,持续审计方法能有效解决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是一种新型的审计方法。本文对持续审计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企业持续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7.
真实性审计是对企业、单位会计信息真伪性进行的审查和判断。真实性审计是当前企业审计的重点。确定被审单位的会计责任和审计人员的审计责任,是真实性审计的基本要求。企业注重短期行为,企业外部审计环境差,以及现行法规制度不完善,是真实性审计的难点。只有增强法制观念,依法审计,并采用科学的审计方法和现代化审计手段,才能搞好真实性审计。  相似文献   

18.
绩效审计又称“三E”审计,它是经济审计、效率审计、效果审计的合称。绩效审计的目的主要是确定被审计单位或部门是否有效的管理和运用资金。着眼于管理的方针、决策、计划和控制的全过程,指出问题所在,强调对未来的有效改进,把重点放在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风险导向审计将企业的经营风险分析评估作为导向,按照量化的分析水平排定审计项目的优先次序,并依照风险来确定审计的重点和范围,对一个企业的治理程序、内部控制以及风险管理等实施评价,从而提出有价值可参考的建议与意见,帮助企业来管理企业风险。文章分析了风险导向审计的主要特征,并结合企业工作实际,阐述了风险导向审计在企业审计中的具体运用,包括在制定审计计划、实施审计程序、编制审计报告等3个主要流程中的应用,希望对提升审计工作的时效、降低企业风险,为企业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内部审计机构从1983年建立以来,经过近20年的发展,在推动企业改革、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我国内部审计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特殊产物,一直未能走出单纯财务收支审计低水平徘徊的低谷,对重大决策活动和经营活动的评价监督缺乏有效的驱动机制。随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