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屠卫星 《江苏商论》2013,(10):20-22
在服务型市场条件下,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二手车的交易与营销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提出了在转型的汽车市场,二手车交易需要适应新形势,通过研究二手车的需求,进行品牌认证二手车、车展、网络、APP、拍卖等方式来扩大二手车的营销,使汽车市场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二手车市场现状   近几年我国二手车市场发展迅速,二手车交易呈快速增长之势.特别是局部市场二手车交易甚至出现了“井喷“态势,如北京、广东、上海、浙江等地区的二手车交易量增长甚至远远超过了新车.而且品牌二手车业务取得重要进展,国内主要汽车厂商相继进入二手车领域,并陆续开展业务.……  相似文献   

3.
《中国汽车市场》2007,(2):66-68
近几年我国二手车市场发展迅速.二手车交易呈快速增长之势。特别是局部市场二手车交易甚至出现了“井喷”态势.如北京,广东、上海、浙江等地区的二手车交易量增长甚至远远超过了新车而且品牌二手车业务取得重要进展.国内主要汽车厂商相继进入二手车领域.并陆续开展业务  相似文献   

4.
2002年开始,中国汽车消费一直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成为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新车销售增速不断降低,影响新车消费的二手车交易却还停留在"初级发展"阶段。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二手车便利交易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6]13号),首次将扩大二手车交易的重要性提高到国家级层面,这对促进汽车消费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对汽车产业的重要作用作了充分阐述,通过关联关系引出二手车对汽车产业及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再从多维度对二手车行业发展环境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历程表明,一个国家汽车产销量的增长必然带动二手车市场交易的增长.全球金融危机,已让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二手车市场的发展必然快速增长.本文立足中国的二手车发展的现状,从多角度展望了我国二手车市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高速发展,2004年新车销量突破500万辆,成为全球第3大汽车市场。作为汽车流通领域里非常重要的一环,二手车交易量也迅速增大,据权威机构对国内265家二手车交易中心(市场)统计,05年1-9月二手车累计交易量106.4万辆,同比增长6.85%,其中轿车37.68万辆,同比增长12.22%。然而,二手车市场长期以来存在的车况复杂,交易不透明、缺乏诚信、售后服务没有保障等缺陷也制约着市场的成长。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汽车工业和汽车市场连续几年都处于高速发展状态,汽车营销和汽车消费都呈现出巨大的潜力,笔者就是由此出发,在分析我国二手车市场交易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其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供了相应的解决途径,力求实现二手车交易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8.
二手车是指使用过一段时间后再次转卖的亢车。近年来我国汽车市场不仅新车销售数量不断增长,二手车的交易也渐趋火爆。人们之所以钟情于二手车,是因为买二手车与买新车相比,既省钱又省事。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二手车行业在近几年来整体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二手车行业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二手车市场的透明度,二手车交易的信誉问题直到如今也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二手车市场里的事故车常常被当作是精品二手车销售给消费者。二手车市场中的事故车缺乏一个专业的机构或完善的商业模式进行处理。种种因素导致我国二手车市场非常混乱。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的汽车市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市场保有量的急速上升给我国二手车市场带来了更加丰富的资源。但在进行二手车鉴定和交易的过程中仍然会存在很多的问题,很多人仍然无法正确的辨别到底什么样的才是"泡水车"。为此,对二手车交易中的"泡水车"鉴定方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2019年4月26日,中国商务部、公安部、海关总署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在条件成熟地区开展二手车出口业务的通知》,正式启动二手车出口业务。推进二手车出口不仅有助于深化"一带一路"合作、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还将帮助化解国内过剩产能,促进汽车产业流通,带动汽车零部件以及汽车养护、改装及维修服务的出口,同时有效减少国内报废拆解数量,缓解国内环保压力。但中国二手车出口面临着诚信交易体系尚未建立、二手车出口价格相对较高、出口配套服务不足、国际市场竞争激烈等挑战。  相似文献   

12.
WTO咨询台     
《WTO经济导刊》2003,(6):59-61
WTO关于外商投资旧机动车(二手车)交易是怎样规定的?或相关承诺?答;首先,旧机动车(二手车)属于我国“特殊机电产品”管理范围,属于禁止进口的商品,所以从事进口二手车的交易是不允许的。其次,如果外资欲在中国境内从事来自中国境内的二手车销售,那么按照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对于销售不同种类和品牌的二手汽车,外资应仅限于以合资企业形式,且在中国加入WTO后5年内不允许拥有多数股权,对营业地域的限制和对设立分支机构数量的限制请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法律文件》(附件9:服务贸易减让表}关于分销服务的规定。  相似文献   

13.
通过研究关于二手汽车市场交易的基本特性,从本国的二手车市场发展情况以及美国二手车市场数据分析中进行对比发现,我国的二手汽车市场有较大发展空间;中外二手汽车交易数据对比及原因分析,发现国外有许多较好的二手车市场生态环境但在中国仍旧不是主流。基于以上分析,结合对中国实际情况的调查,找到一个既适合中国国情,又能有效缓解柠檬市场问题的生态链,从而促进中国二手车市场生态环境的搭建与发展。笔者特别关注二手汽车拍卖生态链环节。通过基于本项目研究结果的改造,笔者认为二手汽车拍卖有潜力成为中国今后二手车市场生态环境的重要生态环境组成部分。吸收借鉴国外二手车市场高度发达的经验,推动国内二手车市场的发展,是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并进一步带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走出去"更好结合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一俄罗斯远东地区汽车市场概况(一)二手车市场遍地开花,日系车销售独占鳌头提及俄罗斯东部地区汽车市场状况,应从二手车交易说起。远东地区——从符拉迪沃斯托克到伊尔库茨克随处可见二手车市场。比较知名的二手车市场分布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乌苏里斯克、哈巴罗夫斯克、赤塔、乌兰乌德和伊尔库茨克等城市。其中,符拉迪沃斯托克市拥有全俄最大的日本二手车市场"绿色角落",该市场每天有1万辆车待售,只在每年的新年休息3天,其余时间全部营业。这在把节假日一向看得十分重要的俄罗斯实属特例。二手车在远东地区很有市场,这是有客观条件的。首先,远东地区远离国家中心,在俄罗斯联邦经济体系中,一直处于边缘地带,长  相似文献   

15.
随着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我国二手车市场已过幼稚期将进入成长期,2007年至2012年这5年间二手车交易量增长1.8倍,达到480万辆。然而与国外成熟市场相比,经销商集团的二手车业务利润水平依然较低,在二手车市场日渐成为盈利新战线的趋势下,探索如何在粗放、复杂的二手车市场中提高有形竞争力将提上每个经销商集团的议程。新华信认为,如何全面、有效地整合经销商集团资源,使二手车业务系统化、体系化,将成为经销商集团应对二手车市场变革、在市场中谋求盈利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6.
何敦美 《市场周刊》2004,(10):34-34
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和汽车消费需求的增长,二手车市场愈加活跃:旧车交易市场和拍卖市场越来越多。而同时,二手车市场凸现出严重阻碍市场大发展和侵犯汽车消费者权益的问题。消费者呼吁:整顿交易秩序,打击不法行为,还一个清白的市场。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实践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学原理对二手车市场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认为在收入增长、新车促销及不法车销赃等推动的二手车供给以及收入-消费效应、边际消费倾向影响、社会福利效应、替代品效应推动的二手车需求的双向作用下形成了二手车市场.但二手车市场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府在着信息不对称、二手车价格偏高,售后服务无保障、行业混乱等一系列问题.对此,本文根据经济学中的帕累托最优提出了"汽车身份证"制度、"投保式售后服务"制度、"网络交易"、"规范行业内秩序"等一系列措施,以促进二手车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目前株洲市二手车市场流通模式体系进行研究,指出流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介绍了国内外对于二手车流通的研究现状,提出具有创新性的解决办法和对策,希望为株洲市二手车流通过程中提高二手车交易效率、降低交易风险、规范二手车市场交易行为提供建议和帮助,从而促进株洲市二手车市场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前大量的二手车开始进入市场交易,但各地对于二手车交易的监管并不完善,二手车市场交易秩序较为混乱,其间存在的诸多问题应该引起交易的参与者和市场监管部门相应的重视,为了促进二手车市场言出必行发展,必须营造一个良好有序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20.
王薇 《中国市场》2010,(30):44-44
<正>一种全新的二手车交易规则正在形成:二手车交易双方互不见面,通过服务中心出具的检测报告,直接完成线上竞拍、置换交易。而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二手车交易服务中心,当仁不让地成为这场新规则的推动者,促成了一场"二手车交易规则的变革"。当2009年中国以1300万辆新车下线,成为世界第一产销大国的时候,更多的业内人士意识到:二手车交易,将成为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