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萌葫 《魅力中国》2014,(17):61-61
作者简介:林清玄(1953年-),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天心永乐等。台湾高雄旗山镇人。台湾作家中最多产的一位,“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作品有散文集《莲花开落》、《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的酒》、《鸳鸯香炉》、《金色印象》、《白雪少年》《桃花心木》等。《打开心内的窗》文笔简洁优美。通过一个智障儿子与母亲在公交车上动人的一幕,告诉人们以爱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保持着爱、希望、友情的心,打开心内的门窗才会看见心灵玄妙的宝藏。  相似文献   

2.
李慧梅 《魅力中国》2009,(3):109-109
一、承接式导入 中小学语文教材上好多课文都有一定联系的,遇有这样的情况便可将前一课内容导入本课。比如有人在讲《故乡》时,便是承接小学课本上的《少年闰土》导入的:“大家在小学时都学过《少年闰土》,一定都还记得那个带银项圈的英俊少年。那么,闰土后来到哪里去了呢?他的生活还是那么无忧无虑吗?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故乡》一文,作者鲁迅先生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这样,既唤醒了学生们的记忆,又激发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3.
诚信无价     
《中国集体经济》2008,(1):46-46
这是两个真实故事。 巴黎公社起义失败后,一位16岁的少年要被处死,由一名军官和12名枪手执行。这个少年临被枪决时,对监刑官说,我母亲在附近,她很穷,我这里有一块金表,能不能让我先把金表送给她,再回来受死。这位监刑官正好也有一个年少的儿子。  相似文献   

4.
孟田田 《走向世界》2014,(31):40-43
作为一名作家,杨振声创作了20余部反映民间疾苦、社会问题的中、短篇小说,更有散文、杂文、诗歌等50余篇,被鲁迅赞为“极要描写民间疾苦的作家”。1924年发表的《玉君》,现代的主题配之古典的诗意,故乡蓬莱的风物被鲜活地呈现于纸端。作为一名教育家,杨振声曾参与中国历史上著名的3所高校--清华大学、国立青岛大学、国立西南联大的创建,教书育人,诲人不倦,也用他的实际行动回馈了他始终热爱的胶东大地。 他曾在书中写道:“到处为家不是家,陌头开遍刺桐花。”自少年别后,故乡蓬莱的山山水水已化为一种无法断绝的乡土惦念,是一首心灵之诗,滋润了杨振声的人生之路。  相似文献   

5.
《现代乡镇》2004,(8):43-43
美国现任总统布什舒舒服服地生活在女强人的包围之中,并且以此为荣。有一次,他接受美国《家庭杂志》记者的采访,在被问及这一话题时,他反问道:“干嘛要娶个‘弱’女子呢?我之所以喜欢劳拉,就是因为她既美丽又坚强。至于我的母亲,我别无选择。”  相似文献   

6.
毕曙明 《中国高新区》2013,(10):102-105
“小小少年,很少烦恼,眼望四周阳光照……”,每一个经历过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观众对这首歌都耳熟能详,这是德国电影《英俊少年》的插曲,这首歌适合任何一个成长中的少年,包括19岁的张江“药谷”,后面还有句歌词,就是当下少年“药谷”的真实写照——“随着岁月由小变大,他的烦恼增加了”。“中国大约有3000家号称生物医药类的企业,但有药可生产的比例不足10%。”流传在生物医药界的这句话,揭示了该领域的烦恼——产业化。  相似文献   

7.
少年与花园     
《广西经济》2006,(2):60-60
有位叫杰克的少年读书时总是非常苦恼,因为不管他有多么努力,学习成绩总是不尽人意,功课也只能勉强跟上。在他高三毕业即将来临之际,老师跟他谈了这样一番语重心长的话:“杰克,尽管我非常清楚地了解你是一个很用功的学生,叫你的学习却始终进步不大,再这样下去,你能保证自己没有问题吗?”  相似文献   

8.
知识天地     
中国三大“才子乡”江西临川才子乡。据统计,列入《中国名人辞典》的历代临川才子就有134人,其中有宋代的王安石、曾巩及明代戏曲大师汤显祖。1982年以来,临川县有41名未满15岁的“少年才子”先后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高校破格录取为少年大学生。  相似文献   

9.
近日.“保护网瘾少年大行动”的发起者、中国经济导报社网瘾防治中心主任张春良在成都透露,目前他已经获得了全国20多个家庭以及63位网瘾少年家长的授权,下一步,他将针对整个网络游戏产业进行一场集体公益诉讼。(据11月22日《中国经济时报》)  相似文献   

10.
5月26日,高中三年级学生强永凤在母亲的带领下,徒步20余公里来到甘肃文县碧口镇“帐篷学校”报名读书,成了这个学校的第106名学生。让她没想到的是,这所闻名当地灾区的“帐篷学校”只有一名老师,并且这名老师还是“肩上扛着一杠两星的解放军”,他不仅管辅导功课,还管吃管住,家长同学们都亲切地叫他“中尉校长”。  相似文献   

11.
在电视剧《雷锋》中,有这样的细节。入伍的第一天,因乘火车时车厢热,下车后雷锋就感冒了。晚上,营长来查铺,见他咳嗽和烧得厉害,就连忙叫来医生为他诊治。营长怕他冻着,还脱下大衣、再抱来被子盖在他身上。他在日记中写道:“我激动的泪水流湿了枕头……我下定了决心,入伍了,一定要好好地为人民服务。”后来,就有了他帮助战友乔安山的故事。尤令人感动的是,  相似文献   

12.
胡守文 《发展》2009,(5):159-159
小时候,有一次帮母亲去菜园栽西红柿苗。我径直来到去年种过西红柿的那垄地前,正蹲下身子准备移栽时,母亲却制止我说:“今年可不能再种在这块地里了,咱们得换个地方。”她把我领到菜园西北角,说:“今年就让西红柿在这儿落户吧。”我很不理解,闸道:“去年种过西红柿的那块地里用树枝搭的架子还在,今年接着种就不用再搭架子了,岂不是更方便吗?”  相似文献   

13.
黄呜特别想把“媒体”怎么写他的负面文章原封不动地挂在自己正着手筹备的“晒恶媒网”上。“10年前骂人的话,10年后再去看,没法看。”皇明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皇明)董事长黄呜很坚定地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相似文献   

14.
四川凉山童工事件牵动了公众的目光。当我们欣喜于童工被解救之时,4月29日《南方都市报》的后续报道却让人深思:记者在采访童工马海曲布的母亲时表示,“你儿子在那边很可怜,两三天才能吃到一顿米饭。”但他母亲的第一反应是.“什么,两三天就能吃到一顿米饭。”这位前几秒钟还在为儿子失踪而痛苦流涕的母亲,突然变得一脸惊喜。  相似文献   

15.
郑建辉 《新财经》2001,(3):15-15
王海算什么?1997年12月王海送我他的新作《王海自述:我是“刁民”》,封面上的他自信地笑着。去年3·15前,王海又送我他的新作《当头棒喝》。显然,饱受盗版之痛的王海少了些自信多了些无奈:该书封底标新立异,贴上了1975年的“吉林省壹市两地方粮票”作为防伪标识,还特别注明:“认明防伪”。王海算什么?算“刁民”你“刁”不过造假者,算“打假英雄”英雄也得防伪!  相似文献   

16.
一日晨练,跑步时碰到一位刚退下来的老同志,年龄满打满算也只有50岁。他有点儿木讷地说:“我老了……”我一怔,问他:“你怎么就老了?”他无奈地摊摊手:“没得事干了,还不老了吗!”说话间,他又似有点儿委屈地补充道:“……其实,我还可以再干10年、20年的!”说完,他生硬的转着手里的健身球,转身走开了。  相似文献   

17.
李安凭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李安再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后,在中国的社交网络上,这位华人导演被“成功学”的阐释所包围——他被官方媒体人民网置于“胜者”之位;他蛰伏六年依靠妻子林惠嘉供养的家庭轶闻被评说为一场“苦尽甘来”的婚姻。艺术家的作品与名声有时并肩而行,有时又互相遮掩,对李安来说,得奖的喧嚣时刻,小金人似乎遮掩了人们对他作品的认识,而这才是李安之所以成为李安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环球财经》2013,(11):10-11
瑞士《新苏黎世报》近期披露,上世纪60年代,十四世达赖喇嘛与瑞士商人勾结,强行将近200名藏族儿童从亲生父母身边夺走,并将这些“孤儿”安排给瑞士家庭领养,酿成多起人间悲剧。据瑞士导演乌里·梅尔拍摄的纪录片《提比和他的母亲们》揭示,这批孩子中其实只有19人是真正的孤儿,其余的至少拥有单亲,有的甚至父母双全。  相似文献   

19.
孔子猜谜     
《发展》2008,(12):158-158
《三字经》中有这样一句话:“昔仲尼,师项橐。”“仲尼”大家都知道是孔子。这“项橐”何许人也?笔者查阅有关资料,这项橐是燕国一少年。有一天,项橐见到孔子时说:“听说孔圣人很有学问,特来求教。”孔子笑说:“请讲——。”项橐朝孔子拱拱手说:“什么水没有鱼?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树没有叶?什么花没有枝?”孔子听后说:“你真是问得怪,江河湖海,  相似文献   

20.
《中国集体经济》2009,(8):37-37
一天,儿子问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两句话出自何处?我从书柜中找了一本《古文观止》,告诉他出自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但是,他的兴趣不在全文,只在开头这两句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