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晔 《东北之窗》2014,(19):61-61
正作为一种舒缓压力的休闲性消费经济,"夜经济"是白天经济活动的延续,更成为了城市经济、文化与生活水平的缩影。近年来,"夜经济"在国内外许多城市迅速发展并不断壮大起来,成为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发展夜经济,不妨借鉴国内外城市的成功做法。一、按照消费需求的多层次、多样化形成不同类别的夜经济集聚区。在纽约  相似文献   

2.
夜间旅游与夜经济:城市发展的新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萍 《改革与战略》2010,26(10):32-33,128
夜经济已经成为中国发达城市重要的消费形式和经济增长点。夜间旅游是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介绍了夜经济的兴起,分析了夜间旅游的特点和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就夜间旅游的开发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夜经济已成为城市居民生活和消费的热点,也成为拉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辽宁省可采取建设"浑河上的夜沈阳""、海上夜大连"等夜旅游项目和推行"微商业圈"商业地产建设模式等方式,制定适当的政策措施,力争在夜间旅游、夜间餐饮与娱乐、夜间购物和夜间休闲等四个重点领域有所突破,从而为辽宁省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和健康发展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动力。  相似文献   

4.
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现代城市功能演化发展的规律,决定了所有发展新常态经济的城市都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城市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第一形象工程;都把提升城市发展旅游经济能级作为优化提升城市经济结构的重大指向。旅游经济发展理性逻辑的三大元素是:遵循规律,提升能级,优化结构。遵循规律就是以旅游经济发展理性逻辑的本源性为起点,站在这个起点上,科学把握旅游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提升能级就是要以不断提升城市发展旅游经济能级为根本抓手,带动城市不断提高旅游产业发展的能级水平,使旅游管理者与经营者把握住按照理性逻辑指导产业发展的进程;优化结构就是要不断提高旅游产品品质和内涵,促使产业发展遵循本土化、特色化、主题化、大众化、时尚化、现代化等"六化"为一体的发展规律,充分体现旅游经济发展的价值实质,使之成为引领新常态旅游经济发展的理性逻辑落脚点。  相似文献   

5.
发展夜经济是拉动消费增长、增强城市经济实力的重要出口,也是城市“网红变长红”的关键一招。文章基于南京夜经济数据的分析研究,并针对夜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提出对策措施,旨在进一步促进南京夜经济发展,更好地助力其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6.
本文围绕发展石家庄城市夜经济进行分析,首先指出了发展城市夜经济的意义,然后总结出北京、长沙等城市夜经济的发展模式,最后提出发展石家庄城市夜经济的重点区域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幸福指数的不断提升,人们对旅游生活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逐渐追求趋向于关注一个城市的景观规划,因此,一个城市的景观逐渐成为该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主要从城市景观规划与城市旅游经济发展两者的相互影响关系着手,进而以巴厘岛案例分析的形式阐述城市景观规划对于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最后提出进一步改善城市景观规划进而促进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夜经济”的繁荣程度是城市经济时尚度、开放度、便利度、活跃度的“晴雨表”,对激发城市新活力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安徽省F市为例,分析其发展“夜经济”面临的分布零散不集中、配套设施不完善、产品供给单一等现实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繁荣城区“夜经济”以激发城市新活力必须做到注重科学规划、优化“夜经济”布局,深挖资源优势、培育“夜经济”品牌,强化政策支持等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夜经济是伴随着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消费形式,属于服务业的范畴。发展夜经济已经成为国内外各城市关注的焦点,也是城市品位提升和经济增长的一个新亮点。本文在分析辽宁夜经济发展现状和潜力的基础上,提出针对辽宁夜间旅游、夜间餐饮购物消费和夜间休闲文化等方面的相关措施和建议,如制定详细的夜经济开发规划、出台鼓励夜经济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以促进辽宁夜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阿琴 《东北之窗》2012,(7):92-93
大连具有得天独厚的海洋经济和海洋文化的丰富资源,它坐拥黄、渤两海,海岸线长达1906公里,这是推动海滨城市大连旅游经济发展的优势特色。旅游产业和海洋经济的发展,使我们越来越感到海洋文化的重要,换言之,如果没有海洋文化及其创意的支撑和提升,当一个景点只剩下景点的时候,旅游资源再好,这个景点也不过是苍白的。  相似文献   

11.
发展夜经济受到越来越多城市的关注,青岛市2003年也提出了发展夜经济的命题。本文分析了青岛市发展夜经济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借鉴上海、大连的经验,提出加大宣传力度、制定开发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加强管理、组织文体活动、出台优惠政策等发展夜经济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节会经济"是节庆与会展的统称,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行业。成功的节会不仅可以提升一个地方的对外形象,扩大其社会影响力,更能刺激消费,产生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全面发展"节会经济",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文章以胶州市为例,从发展节会经济的意义、节会经济发展的现状着手,分析节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为城市发展节会经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发展低碳经济是保护环境、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契机,而城市的高能耗、高污染和集聚效应对于经济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无疑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文章侧重于城市土地利用研究提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经济发展中能掌握主导权的国家往往拥有全球资源的配置能力,而这种资源配置能力主要集中在一些具有"平台经济"性质的"全球城市",这些城市对提升国家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依据"全球城市"和"平台经济"的相关理论,从上海的城市战略定位、上海与国际上"平台经济"城市的比较、上海自贸区对上海建设"平台经济"城市的促进作用等方面论述了上海自贸区设立的意义,提出上海应当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为契机,努力推进"平台经济"和"全球城市"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把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作为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现代经济发展史表明,在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时期,有什么样的城市就会孕育出什么样的产业。当前我国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进入了工业化中后期的发展阶段,城市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成为创新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城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平台与依托,必须把推进城市发展方式转变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16.
解析唐山城市产业经济与区域空间战略架构的对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学术理论界、院校及党政有关部门都在注重城市产业经济的研究,最近又把新的视角转向区域空间发展战略。依笔者看来,城市产业经济发展战略与区域空间战略这两个概念是一个物质的两个层面,且是相辅相成、相互依托的关系,产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空间战略的谋划;空间战略的实施,依赖于产业经济架构的集结。这里试用唐山城市和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解析。一、根据城市经济发展现状,在研究城市空间拓展历史的基础上解析城市空间布局和结构演变动力机制,揭示不同动力因素在城市空间发展中的影响作用唐山市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是我国中部沿海地…  相似文献   

17.
正京津冀虽在行政区划上分为一省两市,但在经济、文化、地理上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空间布局的优化要淡化行政区划,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对其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培育更多的二级城市和三级城市,形成城市规模、空间布局都比较合理的城市体系和功能区。从总体上看,未来京津冀区域的空间布局为:以"京津石"三角为主骨架,重点打造"一轴两带":京津塘经济发展轴、滨海经济带和京广北段经济带,形成"Z"形产业集中发展区。在此基础上,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城镇相结合,网络型、多层次、开放性城  相似文献   

18.
双赢之城     
《走向世界》2010,(6):32-33
济南——山东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教、金融中心,国家副省级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全国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辖6区、3县、1市(县级),总面积817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13万。济南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北连京津,南接沪宁,东西连通山东半岛与华中地区,是环渤海经济区和京沪沿线经济发展轴上的重要交汇点。济南近期对外经济合作重点领域及重点项目有:  相似文献   

19.
依托地铁交通的建设而形成的地铁经济给城市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地铁红利",产生了如推动城市商圈发展、带动消费增长、促进相关产业链发展、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等社会经济效益。随着都市经济圈的进程加快,这些"地铁红利"也将辐射整个城市群。本文主要探讨了城市地铁交通建设对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唐俊 《开放导报》2013,(4):55-58
城市是社会发展、人类活动的中心,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环境的变化,城市经济活动也发生了重要转变。本文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以低碳经济的发展为背景,对深圳城市经济转型问题展开研究,对当前深圳城市经济转型的动力因素及支撑体系展开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深圳向低碳城市经济转型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