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朗堂画笺     
画笺作为中国造纸艺术之上品,向为中国文人雅士所深喜,这是造纸艺术、印刷技艺与文人画家的艺术作品三合一的中国由古而传、享誉千年的艺术精品。画笺艺术的历史,有史确切记载,远可推至唐。只是唐时薛涛笺,宋时之芦雁笺,元代之清江笺、观音笺,虽然各具匠心,把造纸艺术发挥至绝佳,但还是自然纸品,还没与印工与美术家的画作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
昌应战 《魅力中国》2011,(4):250-250
中国传统文人山水画艺术对于诸多生态美学核心问题,有极为丰富和深刻的阐发。在传统绘画艺术观念中,自然是美的,自然之美是一种原生性的“自在美”;人本身以及人的创造活动也是一种“自然”,人创造的艺术作品具有的美,作为一种“再生美”,与自然之自在美和谐统一于世界之一体。传统文入画艺术的这些思考,应当成为中国生态美学研究的思想资源,并启迪研究的思维路向。  相似文献   

3.
陈中岭 《魅力中国》2009,(22):113-113
艺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世间天然的"美",是"造物者"所为,是淳朴的。在人类追求美的过程中,人类不断地摸索到可以"自为"的办法,由此,慢慢地一步一步诞生了艺术。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对美的追求无处不在。追求者愈盛,得之者愈广泛,形成"风借火势,火借风威",自然而然,艺术便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之中。固然,艺术并不像吃饭、喝水是生活之必需,然而人  相似文献   

4.
郜峰 《理论观察》2001,(5):98-100
在播音实践中,感受,是极为重要的具有核心意义的环节。从艺术感觉理论透视播音感受.能够进一步认识播音创作规律。特别涉及“独特感受的价值选择”问题.对当前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为播音员、主持人指明了一条严肃的、正确的播音创作道路,昭示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发有情之声”,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使自己的播音给广大受众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取中国明代的"文人茶"和日本的"革庵茶",旨在从茶人、审美观、体现的国民性速三个方面来比较中日茶文化,从而加深对两国荼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梁靓 《魅力中国》2014,(27):75-75
黄公望,元代画家,其所作《富春山居图》为元代文人山水画转型期的经典作品,其意境清新简远、平淡天真,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对中国山水绘画艺术的一种创新,它构成了山水绘画艺术深刻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奥斯卡·王尔德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唯美主义代表作家,在唯美主义“为艺术而艺术“的理论倡导下,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学思想。“生活模仿艺术“说是他最独特也是最具反叛性的观点之一,他认为生活模仿艺术远甚于艺术模仿生活。  相似文献   

8.
宋文翔 《宁波通讯》2013,(14):64-65
贺慕群女士,1924年出生于浙江宁波,先后至台湾、巴西和西班牙。1965年,为艺术理想赴法,从此在巴黎生活和创作达37年之久,以自身的奋斗和过人的才华,在被誉为世界艺术之都的巴黎赢得了自己的位置,成为继潘玉良之后,最为杰出的华裔女艺术家。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巴黎是世界艺术的中心,各种现代艺术思潮层出不穷,贺慕群女士虽然在艺术思想上受到巴黎自由艺术之  相似文献   

9.
孙占鳌 《发展》2014,(12):50-52
正唐代的酒泉,政治安定,经济繁荣,文化交流不断扩大。同时,酒泉独特的大漠风光、风情民俗、边塞军事,为爱国志士搭建了建功立业的舞台,也为文人墨客驰骋诗意灵感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一大批文人志士,或亲历酒泉大地,或与酒泉遇合神交,他们与本土文人一起赋阳关、玉门关之雄壮,写边地景物之苍凉,发边塞将士之情怀,吟内地思妇之幽怨,生动地展现了酒泉边塞的壮丽景色,深切地抒发了边塞生活的真实情怀,造就了独具魅力的边塞文化。主要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传统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中,砚台一直都是最具观赏及收藏价值的文房器物,除颇具实用功能外,它更是古代文人的清玩之物。今天,随着现代文明的演进,砚台虽然正在逐渐失去使用情境,但其所蕴含的文人情怀仍拥有着经久不息的生命力。从实用到赏玩砚台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华文明史。早在石器时代,当人们发现矿物颜料,并试图用它来美化生活,砚台就应运而生了。约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就  相似文献   

11.
宋莹 《魅力中国》2011,(9):260-260,261
本文主要论述了艺术与时尚的关系,艺术、时尚都来源于生活,时尚是一个介于艺术与商业之间的一个概念,所以,社会时尚与艺术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通过社会多个层面实例来全方位论证社会时尚与艺术在日常生活中的融合与体现,及其他们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王欣  马振宇 《老区建设》2009,(22):47-48
生活离不开艺术。艺术的分支和门类虽然很多,但是不论从事哪个领域和专业,艺术对.~-4i'1的影响都是非常深远的,它们和人们的生活都有着直接和间接性的关系。文章把十二种艺术对我们生活的关系状态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13.
张岩 《中国报道》2014,(1):96-97
将中国的文化艺术与葡萄酒相结合,不仅仅在行业内开创中国艺术参与国际商品体系之先河,而且引领了一种艺术的生活方式,对中国酒业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砚,又称砚台,是用于研墨、盛放磨好的墨汁和掭笔的工具。砚与笔、墨、纸被合称为文房四宝而居之首,盖因“笔之寿以日计,墨之寿以月计,纸之寿以年计,砚之寿以世计。”由于其性质坚固,传百世而不朽,故被历代文人视作藏品珍玩。中国历代文人对砚的珍爱,可以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刻砚、赏砚、藏砚,慢慢地成为了一种时尚的风气。对现代人来说,  相似文献   

15.
金允植是朝鲜近代史上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在19世纪中朝政治交流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他的《云养集》中收录了他与清朝官员和文人的尺牍11篇,清晰地记录了金允植与多位清朝官员和文人交往的细节,主要是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学习和相关事宜的商讨,其中不乏有金允植与清朝官员和文人之间真挚友情的详细记录。这些尺牍有着重要的文献价值,对金允植个人以及与之交往的或者在尺牍中提到的相关清朝官员和文人的传记编撰起到了重要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春峰 《魅力中国》2010,(8X):291-291
<正>洛可可艺术不等于艳情艺术。相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优美典雅的装饰性风格和辉煌的艺术成就有力地说明了洛可可艺术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高度的象征。洛可可艺术因为其以上流社会男女的享乐生活为对象,描绘全裸或  相似文献   

17.
水彩艺术创造的是贴近生活的艺术,它将人与艺术的距离缩短,把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拉近。水彩艺术,水和彩的融合,水色徜徉、水色淋漓、用水之妙,自如驾驭水色交融的变化,敏锐捕捉迁想秒得的契机,随情而生,应物而变,在水色交融中或干或湿、或枯或润,皆是来自并用以表现属于自身的独特的感受。  相似文献   

18.
云龙 《东北之窗》2014,(5):76-76
正一缕茶香,能把一个人的心境拉向远方。而把玩一件精美的茶盏,品鉴者沉浸其中,艺术的雅致也会泛光。毕业于鲁美陶艺文化专业的茶瓷商人郑铮,对此别有心得。他看茶瓷艺术郑铮很惬意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都与茶瓷脱离不开。他一面在大学里为青年人传授陶瓷基本知识,一面在做瓷器茶具的推广生意。闲暇时他最大的乐趣,就是在自己的茶瓷小屋里品茗闻香。让生活凝结艺术之趣,这是郑铮的人生态度。在他的内心中,身份不管是"师"是"商",他都是一个茶人和瓷人。他说:"茶具,不单单是茶具。你看,我这里很多茶瓷用品,它们其实都是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  相似文献   

19.
古语有言:"茗者八方皆好客,道处清风自然来。"可见以茶待客、因茶论道,古已有之。诚如世人所见,茶不仅是渴饮养身之佳品,更是论道养心之臻品。正因此才会得遇"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的淡然君子之交。亦有"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的情之热切。茶道养心自古以来,茶道不分家,有茶的地方自有浓厚的文化氛围相伴左右,志同道合之士,闲来喝茶论道别有一番文人大家之乐。  相似文献   

20.
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博大精深,古代先哲对人居生活环境的思考与探索延续至今。现代家居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深化和再创造,寻求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科学成分与审美思想来指导现代家居室内设计并进行运用,优化建筑信息、使之和谐共生,是现代室内设计所追求的一种审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