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国家运用多种手段向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企图将我国国民思想逐渐西化,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论"等错误思潮的蔓延,使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受到巨大挑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财富,对于民族精神的塑造、人们价值观念的形成都有着积极的影响。中华民族并不缺少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当代人应该本着守土有责的态度,自觉地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学好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抵制西方国家对我国文化领域的冲击,切实维护好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4.
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有利于增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阅读经典、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实践教学可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的影响力在持续提升,因此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强化我国文化自信的关键路径,需要从幼儿园开始着手教育,运用文化的引导与熏陶,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为我国的文化建设与发展奠定基础.本文即以幼教领域入手分析,从不同角度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实践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6.
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积极探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策略和途径,增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进一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8.
伴随全球化步伐日渐深入,西方文化帝国主义正以隐匿性路径侵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帝国主义利用自由化文化价值推行乡村文化侵蚀、运用大众化文化产品开展普世文化渗透、采用规训化国际表达建构文化话语权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安全产生冲击.有必要通过营造中华优秀传统乡村文化现代新形式、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众化新产品、培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表达新平台等针对性应对措施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9.
10.
11.
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思想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大同”“均平”“民本”“义利”等理念中都蕴含着古人对理想社会的美好向往,为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思想提供了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从“天下大同”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从“均平”到坚持“共享发展”,从“养民富民”到“坚持人民至上”,从“重义轻利”到鼓励“勤劳创新致富”,中国共产党在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的基础上,不断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借鉴和批判西方国家相关理论、总结和完善我国共同富裕实践经验的进程中,形成了中国特色共同富裕思想。 相似文献
12.
大庆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精神重要组成部分,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形势下,大庆需要处理好大庆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才能协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大庆精神是区域精神的代表,两者关系的协同推进将会有利于各地区“区域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14.
15.
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有利于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丰厚的文化滋养,增强历史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者在人民观、规律观、生态观、天下观等方面的契合构成其结合的逻辑依据。新时代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始终站稳根本立场;坚持守正创新和自信自立,把握和引领时代潮流;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准确掌握发展规律;坚持绿色发展,全面落实生态理念;坚持胸怀天下,推进理论成果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6.
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存在的物质、制度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加强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关的学科建设,增加各学科和课程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的许多英语教师忽视了优良传统中国文化的渗透和促进,而学生和教师则有不同程度的文化失语症.本文希望通过探索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与英语教学结合... 相似文献
17.
集机器智能和创意能力于一体的人工智能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人工智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合,不仅可以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舞台上日益展示出其博大精深和时代魅力,而且还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重要借鉴。本文辨证分析了人工智能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机遇和挑战,指出两者互动融合的多维路径。 相似文献
18.
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文主要阐述了传统文化融入中职学校的途径以及传统文化由学校传播发扬的渠道.在这引入和传出过程中,中职生核心素养得到升华,传统被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与思维能力、审美阅读和审美表达能力、创新素质和创造能力三个方面,论述语文教育要把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大而化之"于精神生命的成长。语文教育的文化使命是认识、领悟与把握传统文化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历史责任,自觉地将文化建设融入语文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20.
时至今日,传统文化依旧和我们日常生活具有一定的关联,不可分割.怎样在小学教学过程当中渗透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这就是小学一线教师应当深思的问题.本文先说明戏剧的概述以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再对以戏剧形式,如何让小学生体验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