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礼》是我国古代的重要典籍之一,其内容十分丰富,是研究我国先秦时期社会经济和科学文化发展的珍贵资料之一。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明创造。《周礼》中记载的丰富多彩的科学知识,就是对当时及其以前的科学知识的总结,就医药学而言,在言简意赅的字里行间,既有继承殷商时代的痕迹,也有当代的新发展。兽医学也是如此。本文仅以《周礼》记载的有关兽医知识为主,辅以同时代的史籍记载,浅晰我国先秦时期传统兽医学科的发展概况,以利于我国兽医史的研究。鉴于本人水平有限,文中错误难免,不当处尚望行家们赐教。  相似文献   

2.
《周礼·天官·冢宰》曰:“以九职任万民:一日三农,生九谷;二日园圃,毓草木;三日虞衡,作山泽之材;……。”可见那时已有大田种粮食作物,园圃种其他作物之分。《场人》职文曰:“场人,掌国之场圃,而树之果、藏、珍异之物,……”。明确指出场圃是种经济作物的。《管子》谓:“唐园之利,有利十倍。”如非经济作物及特种栽培,则不可能“有利十倍”。所以早在战国时期,庭院经营或说庭园经营已从大田中分化出来了。《庄子·让王第二十八》载:“孔子问颜回曰:‘回,来,家贫居卑,胡不仕乎?’颜回对曰:‘不愿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给飦粥;郭内之田十亩,足以为丝麻;鼓琴足以自娱,所学夫子道者,足以自乐。’”当时一亩只相当于现在的三分,“郭内之田十亩”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古代关于植物地理学方面的论述几乎都蕴含于地理学古籍之中,与此相关的古籍主要有《禹贡》《管子·地员》《山海经》《周礼·职方》《汉书·地理志》《水经注》《徐霞客游记》等等,以及一些相关的都、赋等体裁的作品之中。成书于春秋末年战国初期的《禹贡》,堪称世界上第一部综合地理学著作,其中有植物地理方面的内容。成书于战国时期的《管子·地员》,在世界上最早提出了土地分类的方法体系,并探索了山地植物的垂直带谱。班固(32—92)所著的《汉书·地理志》,是中国最早以“地理”为书名的著作。《山海经》、  相似文献   

4.
中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是农业立国,年岁的丰歉对社会经济及政治、军事都有极大的影响。所以,国家政权对灾荒的预防、救治一向十分重视,称之为“荒政”。《周礼·地官·大司徒》里写道:“以荒政十二聚万民:一曰散利,二曰薄征,三曰缓刑,四曰弛力……”。《周礼》只是纸上写的制度,现实政治制度并未依此而行,反不如《礼记·王制》的内容更诚恳而切实:“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即以现在的观念论,我们十几亿人口的…  相似文献   

5.
从西周到战国,一般农夫的标准耕地都是一百亩。《孟子·滕文公》云:“周人百亩而彻”。《周礼·大司徒》云:“不易之地家百亩,一易之地家二百亩,再易之地家三百亩”。郑司农云:“不易之地,岁种之地美,故家百亩;一易之地,休一岁乃复种,地薄,故家二百亩;再易之地,休二岁乃复种,故家三百亩”。这是二圃制、三圃制的休耕轮作制,其受田是以百亩不易之田为标准的。《汉书·食货志》也说周代“民受田:上田,夫百亩;中田,夫二百亩;下田,夫三百亩。”这种记载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业史上有一个耐人寻味的口号:“耕三余一”。语出《汉书·食货志》,曰:“民三年耕,则余一年之蓄”。那曾是两千年来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追求的目标。所反映的大致是铁器牛耕时代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它提示给我们一条研究我国历代农业生产水平的途径。一、战国秦汉时期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战国秦汉之际,全国逐渐进入普遍使用铁器牛耕的阶段。史籍上保留了颇为丰富的反映那一时期里农业产量的材料,但是材料有断代的问题,数据间或有出入,特别是当时有大、小亩和大、小石等计量制度的差别,今天进行准确的折算有些困难。本文试从另一个角  相似文献   

7.
医食同源,勤劳智慧的炎黄子孙,利用粮谷等食物祛病除疾,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山海经》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充分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在远古时期就开始掌握食物的性味,用以摄生和治病。成书于先秦的《周礼》、曾把医学分为疾医(内科)、食医、疡医(外科)、兽医四科,食疗即其中之一。春秋战国之后,随着我国中医药理体系的逐步建立,有关食疗的学术思想和实践经验也不断丰富。《内经素问》明确提出了食疗的基本原则:“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汉人假神农之名写成的《神农本草经》,该书收载药物36…  相似文献   

8.
黄金贵 《中国农史》1993,12(1):107-110
禽畜的阉割技术,商代已出现。首先施于猪,阉猪(?)称“豮”。可供祭祀肥壮者是“豚”,“豚”常作阉猪通称。阉马,早期称“(?)”,后称“骟”。阉牛早期称“犗”,后多称“犍”。阉羊,(?)称“羠”,其黑色者称“羯”。阉鸡称“驐”,江南方言词。“豮”、“豚”、“骟”、“(?)”、“犍”、“犗”、“羠”、“羯”、“驐”都是表示阉畜的同义词,《说文·豕部》:“豮,羠豕也。”《马部》:(?),犗马也。”朱骏声谓“犍、(?)、犗、羯、豮”诸字,“皆去势之谓。”(见《说文通训定声·升部》‘(?)’按)《牛部》、“犗,(?)牛也。”《玉篇·羊部》:“羠,犍羊也。”《正字通·马部》:“骟,割去势也。”《说文新附》:“犍,犗牛也。”《广韵·平魂》:“驐,  相似文献   

9.
刘壮壮 《中国农史》2022,(6):140-142
<正>中华书局点校本《汉书》卷二十四《食货志》载:“有赋有税。税谓公田什一及工、商、衡虞之入也。赋共车马、兵甲、士徒之役。”1其中,“公田什一”读之使人甚为困惑,颜师古注:“税谓收其田入也。什一,谓十取其一也。”2通常所谓井田制下八家共井,公家取“公田”之所收,颜氏所注显然并非如此,而是按照田入缴纳一定比例的税收。抛开颜氏所注,此句依然甚难理解,读之使人疑窦丛生,颇为困惑。本文通过厘清各家之说,为“公田什一”的理解提供一点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村经济》1995年第7期刊登了《新形势下的日本农政和农协》一文(以下简称为“周文”)。在周文的第一部分“日本的农政”里,作者对日本的农政、《农业基本法》(以下简称为“《基本法》”)、自立经营等基本概念的理解存有不妥之处。笔者仅就上面三个概念,从“消除误解,还概念以本来面目”这一愿望出发,与三位作者商榷。  相似文献   

11.
季云 《水利经济》1992,(2):50-53
在《水利经济》1991年第3期上,刊载了杨朱同志的“水利经济分析评价方法的讨论”一文(以下简称《杨文》),文中讨论了两个相互独立方案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问题。读完《杨文》,总有一种言而未尽之感,而且对文中的论证方法也不敢苟同,特写此文与杨朱同志和有关专家商榷。  相似文献   

12.
《天朝田亩制度》"田政"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明前 《中国农史》2006,25(4):55-62
《天朝田亩制度》对历代典章制度借鉴颇多。其“田政”部分,对北魏、初唐均田制有所借鉴。《制度》要求平分土地和建立公平地方行政的要求,因为立法者抓住了当时中国社会问题的关键即土地问题,而具有进步意义。同时《制度》既然来自立法者经验范围。其所借鉴古代典章制度又已经行之有效,对当时社会问题的分析亦十分准确,因此不该被视为是“反动性”的。《制度》未能实施,与太平天国政治的客家渊源相关。太平天园政权的贡役制性质,使之无法满足《制度》之平等原则。  相似文献   

13.
补白一束     
“■者■之”析疑《吕览·辩土》曰:“■者■之,坚者耕之,泽其靹而后之。”夏纬瑛《“吕氏春秋·上农”等四篇校释》从梁仲子、孙诒让说。案曰:“‘(?)’即古‘饱’字;‘泽’与‘释’字通;梁、孙二氏之说是对的。‘(?)’字,字书音义全缺,当是由其它形近之字所讹误。此句承上始垆、后靹而言,亦即上句之申论。‘坚者耕之’谓己将干坚之土要先耕了。由此可知,‘(?)’字于此当有后、缓、暂置之义。以形近之字求之,‘(?)’为‘挺’字之误。《仲夏纪》:‘挺重囚,益其食。’高诱注:‘挺,缓也。’正与此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会计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西周时代,《周礼》财计制度中,就设有司会、司书、职内、职岁、职币专会计官吏,并建立了“以参互考日成,以月要考月成,以岁会考岁成”的会计制度,初步形成参交互考、逐级定期汇编、稽核定制。司会是会计系统的最高官吏,主管周王朝财政经济收支和会计的全面考核,并监督所属部门工作的执行情况;司书掌管全部会计帐籍,负责登录、考核王朝所发生的一切经济收支,其职能类似现代的会计主管;职内、职岁和职币分别掌管财物的收入、付出和结余。这样,在会计主管的统驭下,以入制出,以出制入,以出入控…  相似文献   

15.
粮站的记忆     
<正>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粮食,自古以来就是天下黎民百姓赖以生存之基础。《周礼·地官·廪人》记载:"凡邦有会同师役之事,则治其粮与其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也说:"粮,谷食也"。粮食之本义,实为旅居之干粮和行军作战之军粮,后亦通称供食用的谷类、豆类和薯类等原粮和成品粮。新中国建国初期(1953年),国家决定对粮食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即实行统购统销政策。于是,粮站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设立,按照以前的行政区域划分,每个老区设立一个中心粮站,下辖几个粮管  相似文献   

16.
兽医本草学,即兽医药物学。它在我国也是一门渊源流长的自然科学。古有“人之与物,化育成形,具随二五,各禀灵懵,懵者为物,灵者为人,马牛为物,与人並生”的说法,所以历代皆无兽医本草专著;但是,历代的本草著述中,却多有关于兽医药方面的知识,如我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药物学论著——《神农本草经》,其中就特别提到“牛扁杀牛虱小虫,又疗牛病”、“柳叶主马疥痂疮”、“桐叶主付猪疮”等兽医药方面的知识,又如《本草纲目》一书不仅总结了16世纪以前我国药学的经验和理论,且包含有大量的兽医药和家畜中毒知识。另外,出土的汉简、帛书等,其医药部分也含有一些关于兽医药的知识,这些都说明:历代的主要本草论著,都可谓人畜共用的药物学著述。因此,历代的兽医临床用药,均借鉴于本草学论著,清代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7.
《大武经》为当时流传于洞庭湖滨部分地区的手抄本,发掘于湖南省常德县民间。抄本多种,均未注明撰人和成书年代,无统一书名。“大武经”一名是今人李佐臣誉抄本书手抄本时所定的。常德县大武经校注小组将不同的手抄本汇集整理并校注。成《大武经校注》一书,据校注本“序”称《大武经》约成书于晚清,距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本文评述也主要参考该校注本所收的内容。一、基本精神和学术思想《大武经》之本身就带有浓厚的时代色彩,即鉴于清代禁止平民百姓养马,养牛业和牛病学才得以发展,《大武经》即是在此情况下产生的论述耕牛的专著。又鉴于清代明令禁止业兽医者  相似文献   

18.
试论“橘逾淮而北为枳”之“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礼·考工记》中“橘逾淮而北为枳”之“枳”,究竟指的是何种柑橘,说法不一。作者通过对有关文献的考证及有关柑橘种类性态的观察比较,推定“枳”指的是香橙(Citrus junos),并指出此句不能作为植物嫁接的证明。  相似文献   

19.
潘法连先生《读(中国农学书录)札记》先后在《中国农史》发表了三组共23则,对于《中国农学书录》,略者详之,误者正之,分者合之,含混者明确之,用功颇巨,有裨学林。唯其中有以不误为误,以误证正的,有欲详而未详的,也有增加了新的混乱的,兹不忖谫陋,愿陈鄙见,就教于潘先生。一、沈立《海棠记》部分内容还见于宋人引述,沈立还撰有《牡丹记》十卷。《中国农史》1984年第1期《读(中国农学书录)札记五则》(以下简称《札记》)中“《海棠记》的撰作时期及其内容”一节,据陈思《海棠谱》补沈立《海棠记·自序》,以明其大致内容及撰作时期,极是。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22引《复斋漫录》云:  相似文献   

20.
台湾四十年的土地立法(四)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赵晓耕台湾有关土地物权的其他内容还有:1、地役权台湾《民法》物权编第851条规定:“称地役权者,谓以他人土地供自己土地便宜之用之杖。”供便宜使用的他人土地称为供役地;受便宜的自己的土地称为需役地。例如,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