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方面是进口增加,一方面是产能过剩,中国煤炭和洗选业亟需“开源节流”,缓解两难困境。煤炭在中国能源结构中占比达到70%,对能源供给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出口政策逐年收紧、进口政策逐年放松的作用下,近年来中国煤炭对外贸易呈现进口快速增长、出口稳步下降的态势,进出口形势发生了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2.
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为扩大出口,促进经济复苏,一些国家纷纷采取强势的贸易政策,一方面运用各种贸易保护措施限制进口,另一方面又纷纷出台一系列出口促进措施鼓励出口。通过对金融危机后各国的出口促进政策及其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提出中国应对全球出口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据悉从今年5月1日起,我国煤炭出口退税率下调到8%。据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能源、资源需求快速增长,进口依赖程度逐年提高。我国能源对进口依赖程度的提高,无疑推动了我国煤炭市场的国际化,加快了我国煤炭市场和国际煤炭市场的一体化步伐。  相似文献   

4.
《化工科技市场》2009,32(8):58-59
根据海关总署2009年6月22日发布的数据,中国6月份煤炭进口量1607万t,创下历史新高,较上年同期增长近5倍。上年中国共进口煤炭4827万t,较上年同期增长126.33%。2009年上半年,由于国际煤炭市场需求不旺,国际煤价低于国内价格,降低了出口企业的动力,中国煤炭出口量仅1167万t,上半年共计净进口煤炭3660万t。尽管国家发改委日前下发的2009年第二批煤炭出口配额超过预期的2500万t,全年配额达到5100万t,但考虑到2009年以来中国煤炭出口一直低迷,且煤炭出口关税政策并没有松动,因而该配额可能会远远高于实际出口量,而全年煤炭出口量很可能低于3000万t。由此来看,2009年全年煤炭净进口的格局已经基本确定。  相似文献   

5.
《国际贸易论坛》2005,(3):63-63
去年中国石油产量达1.7亿吨,煤炭的产量超过19亿吨,显然,有足够多的数据来支持中国能源政策。中国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但同时也是一个能源生产大国,我们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在能源生产过程中占到了76%,在能源消费过程中占到了67%,而且煤炭的勘探开发潜力还很大。  相似文献   

6.
熊妍婷 《财贸研究》2011,22(6):70-75
在同时纳入能耗、贸易、经济增长的框架下,应用面板协整和误差修正等检验中国能源消费与贸易开放之间的相互关系。短期动态格兰杰因果检验揭示中国出口与能耗、进口与能耗间均存在双向正向作用;长期均衡关系估计显示,中国人均实际出口和进口贸易每增长1%,分别带来人均能耗0.103%和0.09%的增加,人均能耗对人均实际出口和进口的长期弹性均约为0.5。可以认为,中国出口会增加能源消耗,进口并没有降低能源消耗,在目前的贸易模式下,节能减排会降低出口扩张的速度。因此,中国能源政策的制定应该与贸易政策相互协调,从而保证对外贸易的稳步增长和能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7.
2020年二季度,中国与澳大利亚的贸易关系出现恶化。将中国对澳大利亚进口煤炭的制裁政策作为一次准自然实验,将2018—2020年的进口煤炭、国内煤炭价格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双重差分与三重差分回归模型,着重研究了制裁政策对相关进口煤炭的价格效应。结果发现:进口制裁政策对澳大利亚5500大卡煤炭价格产生了负向价格效应,负向价格效应在制裁政策发布当期最显著,随后影响逐渐消退;制裁政策不会对澳大利亚出口其他国家的煤炭价格产生影响;在控制了煤炭消费、汇率等因素的影响后,新冠肺炎疫情对国内外煤炭价格产生的冲击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陈一训 《市场周刊》2005,(44):43-43
日前,商务部根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有关承诺和《化肥进口关税配额管理暂行办法》。公布了2006年化肥进口关税配额。与2005年相比。配额增加5%。根据我国能源和磷矿资源相对短缺的国情。国家实行控制化肥出口。适当鼓励进口政策。这从化肥进口配额的逐年增加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9.
张靖  娄立群 《中国海关》2014,(11):62-63
在国家宽进严出政策的指导下,我国煤炭出口规模持续大幅萎缩,进口规模则呈跳跃式增长,而在2003年我国还是仅次于澳大利亚、排名世界第二位的煤炭出口国。凭借价格优势,进口煤炭纷纷涌向我国华南、华东地区,甚至已通过江河或陆路运输向内陆地区渗透。对国内煤市产生了一定冲击。但自今年2月起,我国煤炭进口量开始回落,进口煤炭的光芒似乎已无往日耀眼。究其原因,一方面国内煤价跌至谷底,进口煤炭价格优势已十分微弱;另一方面,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国内煤消费量已近顶峰,市场短期内难有更大作为。  相似文献   

10.
正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着深度调整,一方面使我国出口增长和结构升级的竞争压力加大,另一方面也带来加速技术进步、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的新机遇。中国作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随着国内经济转型步伐加快,不仅要推动出口升级,继续稳定出口增长,更要进一步加大进口市场开放力度,积极扩大进口,优化进口结构,促进进出口的均衡发展。一、外贸政策调整有利于扩大进口长期以来,我国"重出口、轻进口",一直推行"奖出限入"、"宽出  相似文献   

11.
《财经界(学术)》2004,(12):28-29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占2/3以上;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煤炭仍然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中国煤炭工业面临更严峻的挑战,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负责人,该负责人向记者解读了国家煤炭工业的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12.
中国对国际市场大宗能源类商品定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众所周知,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先是成为煤炭出口大国,随后又成为石油进口大国,中国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名副其实能源的贸易大国。因此,就能源贸易而言,中国对于国际市场自然也会有影响力。我承认这一点,但我现在并不能断言这些影响都是正面的或者都是负面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一贯主张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扩大同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贸易,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重要物资资,而外汇来源主要靠出口,所以说中国出口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进口,也是为了要保证我们的国际支付能力,因此,中国一向把发展出口贸易,增加出口创汇放在对外经济贸易工作的首位,中国对出口采取以下主要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2006年9月,国家取消了执行近10年的煤炭出口退税政策,2007年6月,国务院将煤炭商品的进口暂定税率从1%下调至0,2008年8月20日起,我国对烟煤和炼焦煤加征10%的出口暂定关税。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贸导刊》2010,(18):100-101
——长期以来,我国外贸政策的重点都集中在出口,并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出口促进政策和调控体系,而进口调控政策相对滞后,并偏重于生产型进口导向政策,最终消费品进口少,进口促进政策和便利化措施较为薄弱,尚不能完全适应积极扩大进口的需要。特别是进口管理体制不健全、进口效率不高、进口商品结构不甚合理,战略储备性商品进口少、软性技术进口少以及企业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非常突出。  相似文献   

16.
金财 《市场周刊》2005,(30):28-28
国家发改委经贸司一位官员在2005年中期中国煤炭市场形势分析会上直言。“个人感觉”煤炭出口退税政策继续调整的可能性很大,至于如何调整目前还没有定论。  相似文献   

17.
《市场周刊》2005,(2):17-17
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对煤炭需求和价格有较大影响。出于环保的压力,国家严格压缩焦碳产量、控制煤炭出口,出口总规模限制在8000万吨以内;顶着欧盟要求增加焦碳出口的压力。国家有关方面取消了出口退税优惠措施,调高了出口煤炭的铁路运输价格:在需求方面,国家压缩钢铁等耗煤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煤炭需求。  相似文献   

18.
中国煤炭内需改变世界煤炭贸易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新民 《市场周刊》2005,(16):38-38
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也是最具影响力的煤炭出口国。然而近年来。随着中国煤炭内需强劲拉动。煤炭出口比例出现下降,而煤炭进口呈现快速增长势头。世界煤炭贸易格局正在因此发生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出口退税和加工贸易税收政策调整。9月14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等五部委联合发出通知,自9月15日起,将调整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同时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一是取消煤炭、天然气、石蜡、沥青等资源性产品及木炭、部分木材初级制品等255类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二是降低钢材、陶瓷、水泥、玻璃、部分有色金属材料及轻工、纺织等1130类商品的出口退税率。三是提高重大技术装备、部分IT产品和生物医药产品及部分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出口的高科技产品等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同时,将以前已经取消出口退税及这次取消出口退税的商品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对列入该目录的商品进口一律征收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  相似文献   

20.
日本的资源进口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是世界贸易大国,也是极度依赖进口的国家。作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能源消费国,日本的资源却极其匮乏.所需石油的99.7%、煤炭的97.7%、天然气的96.6%都需依赖进口。同时,日本在粮食、矿产品等资源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进口的补给。由于自给率极低.资源安全处于极大的风险之中,强烈的资源危机意识驱使历届日本政府以战略的眼光来看待资源短缺问题,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资源政策和措施.不仅使得资源安全得到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