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入新世纪,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又一次处在了历史的关节点上。“三农”问题已不单纯是一个涉及农业和农村经济、农民收入的局部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是否健康发展、社会能否稳定、“全面小康”目标能否如期实现的全局性、关键性问题,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左右我国现代化进程。就是在这一宏观背景下,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战略抉择,并将其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毫无疑问,建设全面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希望在改革。  相似文献   

2.
技术经济学研究,从1963年列入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纲要的重点项目至今,经过3O多年建设和几代人的共同努力,逐步发展成为研究范围很广、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科技事业的发展都有重大影响的综合性学科。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技术经济学科建设正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国家制定的“科教兴国”战略和经济建设的“两个根本性转变”,不仅为技术经济学科建设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发展机遇,也对技术经济学科建设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一、确立技术与经济双向促进的理论研究思路技术经济学作为联系技术与经济…  相似文献   

3.
张冉 《经济师》2000,(8):136-137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是在坚持实事求是同时又敢于开拓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对于实现我国经济战略“三步走”的目标以及我国经济协调且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实行西部大开发不仅有利于扩大内需 ,提高西部人民生活水平 ,推进全国的改革和发展 ,同时对增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世纪之交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自然成为此次九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们讨论的焦点 ,并列为我国“十五”经济建设以及未来中国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一、纵横西部大开发从历史角度来说 ,新中国成立以来 ,在“一五”和“三线”建设时期 ,我国生产力布…  相似文献   

4.
县域经济发展与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域经济是县级行政区划内的区域经济,党的“十六”大针对“三农”问题首次提出了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战略决策,县域经济的发展依赖于政府政策、资金、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等诸多生产要素,而其中人力资源是最活跃、最积极、最重要的要素,我国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承担着为县域经济发展培养专业实用人才的重担。因此,创新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既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自身改革发展的需要;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创新的根本在于观念的创新、体制的创新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创新的原则是“实践第一”。  相似文献   

5.
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来形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再贴切不过的,而使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走向“柳暗花明”新道路的,不是别人,正是邓小平同志及其创建的经济理论。什么是邓小平的经济理论呢?一言以蔽之,就是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或曰模式。历史已经进入21世纪,历史越是向前发展,就越是显示出邓小平经济理论的重要性。邓小平经济理论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意义是多方面的,其中当前特别重要的有以下几点:一、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二、改革,必须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三、市场经济是使中国更快发展,人民更快富裕,社会更快进步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正在从工业化社会走向信息化社会,从传统的资本经济走向信息经济新时代。中国已经意识到农村信息化对于中国的发展是一次历史的机遇。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并把“大力推进信息化”作为本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提出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如何通过“信息化”解决“三农”问题,无疑已成为当前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战略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以统筹城乡发展为重点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农村改革发展正处于历史新起点,充分估计统筹城乡发展对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作用1.我国已进入统筹城乡发展的新阶段。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及时地作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判断。在这一判断的基础上,把解决“三农”问题列为政府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提出我国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基本论断,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政策。以全面免除农业税、建设新农村为标志,我国农村的改革发展处在新的历史起点。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把…  相似文献   

8.
<正>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分配理论和实践”课题组 邓小平关于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的理论是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深刻地总结了我国实践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的历史经验教训,在指导我国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中创造性地提出了“致富论”,主张勤劳致富,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三农”问题即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历来是我党十分关注和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特别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同志一直强调“三农”问题是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并从现实国情出发,科学分析我国农村的现状,深刻阐述农村改革的伟大意义和农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强调农村改革必须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并提出了农村改革和发展的“两个飞跃”的思想等。江泽民同志以邓小…  相似文献   

10.
公共服务型政府与税收制度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促进我国政府转型,即由管制型、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已成为我国经济转型中最具实质性和关键性的改革内容。税收是履行政府职能的一个重要手段,税收制度内在于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目标中。改革和完善我国税收制度是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内在要求,包括逐步调整和完善税制结构;构建“一视同仁”的税制体系;完善税收调控政策;加强税收法治建设;强化纳税服务制度建设等。  相似文献   

11.
关付新 《经济问题》2006,(11):52-54
农业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影响我国农村发展的基本途径。在解读经济全球化含义的基础上,研究我国中部地区新农村建设问题。中部地区的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及其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形成的历史地位,决定了其在入世推动的中国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在“政府”和“市场”共同作用下,产生特殊的政策响应效果,导致中部地区成为全国新农村建设的难点。中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传统农业改造,加速中部地区的农业国际化,发展现代农业,形成中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点和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2.
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若干建议(24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适应我国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并认真汲取“非典”危机中的严重教训,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于2003年6月提出“从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14条建议。7月,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在北京召开“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座谈会。11月29~30日,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又在海口召开“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中国转型时期政府改革国际研讨会”。根据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的研究,并参考中外专家的观点,现提出以下建议。一、政府改革已成为我国下一步改革的中心和重点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  相似文献   

13.
<正>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建筑基本上沿用旧的墙体材料,采用砖混结构仍占房屋建造量90%以上。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特别是在“四化”建设中,党和国家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活的需要,城乡房屋建造量规模巨大,“六、五”期间仅以农村住宅建造量估计至少达七亿平方米,面对传统的墙体材料供不应求,而轻质高强的新型墙体材料来源又少,价格又高。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当前如何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改革墙体,走适用经济的建筑技术途径;从而把房子盖多点、盖快点、盖省点、盖好点,以适应“四化”建设和广大城乡人民对住房的迫切需求,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重要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也是摆在我们建筑业面前有待继续努力解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开拓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发展各种经济技术合作”,来“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为此,国家科委负责人最近又通过答记者问郑重宣布:在国内“开拓技术市场,促进技术商品化”。这是为加快实现我国现代化战略总目标的新的战术决策。在国内经济改革高潮和世界新技术革命洪流中,我们应怎样认识、理解党和国家的这一重大决策  相似文献   

15.
建立“以县(市)为主”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前,我国政府管辖范围之广,几乎到了无所不包的地步。1978年后,数次政府机构改革将全能型政府逐步改造为经济建设型政府,走改革开放之路,促经济增长与发展,成为各级政府的第一要务。进入21世纪后,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国政府正经历着从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的新转变,并给我国财政体制的进一步改革提供了新契机。一、从“经济建设”到“公共服务”将我国政府从经济建设型转向公共服务型,是基于社会经济现实需要之上的一项英明决断。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94年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以来,在我国取得经济建设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公…  相似文献   

16.
<正>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七五”计划的建议,从经济的全局和长远发展出发,提出“七五”期间必须坚持把改革放在首位,使改革和建设互相适应,互相促进。这是我们正确处理改革和建设关系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之所以要坚持把改革放在首位,是因为这个时期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将由原来僵化的模式转上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模式,而这个转变,不仅对于当前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对于今后十年、二十年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刘贵高 《经济师》2001,(1):191-192
上海,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交通枢纽和对外贸易口岸。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市的面貌日新月异,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令世界瞩目。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和沿江地区的“龙头”,发挥着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的强大辐射功能,有力地带动了周边地区的改革与发展。在这块人杰地灵的土地上,中国·人民电器集团凭借着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各方面的优势,以超常规的发展速度一跃成为浦江之畔一颗熠熠生辉的明星,为长江三角洲和整个沿江地区增添了新的经济亮点,为跨世纪的规模发展书写了恢宏的篇章。一中国·人民电器集团座落在“中华机电一条街”的…  相似文献   

18.
<正> 前言“八五”和“九五”的10年,是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时期。这10年,我们要完成党中央确定的“翻两番”的战略目标,使全国人民的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这10年,我们要全面深化改革,基本上确立起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新体制,为下世纪上半叶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基础。“八五’又是为10年发展打基础的阶段,其历史作用更为特殊与重要。我们应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从10年着眼、5年着手,确定“八五”计划的方针、任务和政策体系,把发展和改革的精神贯穿其中。  相似文献   

19.
<正> “振兴中华”,自改革开放以来,已成为我们奋发图强,到本世纪末使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强大精神支柱。但如今历史的脚步已跨进九十年代,而我国现有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却与宏伟的战略目标的要求存在着强烈的反差。因此,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和发展,使我国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达到与我们这个国家相称的地步,以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是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目前的一项迫切任务。在这任重而“道不远”的拼搏中,很自然也是很必然地把从事技术经济工作的同志特别是  相似文献   

20.
大力推进地区之间的经济技术合作,巩固和发展企业之间的横向经济联合,对于深化改革、加速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这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赵紫阳同志曾明确指出:“要注意认真总结推广横向经济联合的经验,把它作为改革的重要课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并提出“要加强横向经济联合的理论研究,使人们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发展横向经济联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