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春联谊会上,北京经济学家纵论经济形势,气氛热烈,各抒己见,互有争议。有的观点颇有见地引人深思。经济学家吴敬琏说:去年国家用了财政投资来拉动内需,今年还要寻找新的办法。他说时下对国际经济形势有各种看法,对经济理论也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他认为:政府与市场的作用,两者的关系应该如何处理这也许是经济学的一个永恒问题,一般说应该是市场调节资源配置的基  相似文献   

2.
经济学家吴敬琏指出谨防改革被歪曲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谈到刚刚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时认为,1994年是中国改革攻坚战的第一年,如何走好第一步至关重要。一要坚持良好的经济环境;二要使改革不走样。新体制要进入正轨,少...  相似文献   

3.
《煤炭经济研究》2004,(1):74-74
2003年12月17日吴敬琏在中国人民大学描述中国当前经济状况时,借用了另一位经济学家的一句话,“没有温度的高烧”。吴敬琏认为,虽然中国当前的消费物价指数并未出现上涨,但是过量供应的货币转向了资产市场,使得以房地产为首的资产市场过热,这也是经济过热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4.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日前向记者分析了我国当前的经济热点问题,并就经济增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今年经济增长方式一直是公众关注的问题。吴敬琏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意见:“第一个,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项,财政政策应该保持去年那样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另外还有一个货币政策问题,如信贷政策问题,我认为信贷政策要进一步放松。第二个,要启动消对市场。因为去年消拉市场没有启动,消拉市场有两个是看得准的,一是住房,另外一个是农村市场。所谓看得准,是我们需要把它启动。我并不是说住房市场一定能搞得很火,我…  相似文献   

5.
在11月14~16日举办的第五届北京国际金融论坛(IFF)上,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表示,金融海啸不是个别国家的问题,是世界金融体系的问题,同在一个金融体系的中国在这次危机中不可能独善其身。当前的危机对宏观经济政策运用应该更加谨慎。相对于宏观政策的调控,微观措施对中国经济更加重要,不要把全部希望放在宏观经济政策上,要在微观上帮助企业改变生存环境,才能渡过难关。  相似文献   

6.
吴敬琏说所有制问题有三突破经济学家吴敬琏日前表示,江泽民总书记作的十五大报告在所在制问题上有三方面的突破:一是在坚持公有制为主的情况下,国有经济的比重减少一些,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改组,意味着适当收缩国有经济的现有战线,优...  相似文献   

7.
《化工管理》2009,(1):30-31
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吴敬琏:货币政策的调整是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治标之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能治本 美联储为了解决美国储蓄量不足(从未超过10%)的问题,为了维持美国经济运转,利用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特殊地位大量发行美元。  相似文献   

8.
经济学家吴敬琏日前在“风险投资与科技成果产业化国际研讨会”上指出,现在,各地都组建了大量的风险投资公司,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由政府出资、政府管理的,采取国有和国有控股公司的形式。  相似文献   

9.
参考言论     
吴敬琏等:政府主导型经济弊端重重 在“21世纪论坛”上,吴敬琏、厉以宁、林毅夫、陈清泰等经济学家认为,政府主导型经济的弊病已经日益显现:首先,因为缺乏决策民主,所以极易酿成决策失误。政府主导型投资表面上看也要经过内部讨论,有的甚至还要邀请专家论证,但政府按职务高低排序的层级型结构特点,决定了最终拍板权牢牢掌控在地方最高级别领导手中,尤其是个别领导干部大权独揽,听不进不同意见,因而不断制造“拍脑袋工程”,造成巨大资金与资源浪费。 其次,政府既主导投资又自我监督的格局,导致投资绩效无从保证。从工程立项到具体建设再到建…  相似文献   

10.
何玉梅 《董事会》2011,(8):10-10
改革开放了30多年,中国离真正的市场经济还有多远?以独立、敢言著称的经济学家吴敬琏最早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很多人还是感到非常惊讶,因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国力大增已是不争的事实,由此推断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成功应该不为过。然而,当经济增长开始放缓,各种社会矛盾凸显的时候,人们才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  相似文献   

11.
学者观点     
△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昨天在接受上证报记者专访时指出 ,当前要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吴敬琏说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 ,要大力发展资本和其他要素市场。积极推进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 ,扩大直接融资 ,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完善资本市场结构 ,等等。这对促进资本市场规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最近的一份民间研究报告表明 ,当前的货币供应量可能恰到好处 ,并不宽松。这个报告衡量货币供应量增长快慢的方法与通常人们所用的方法——货币供应量的增幅等于经济与物价…  相似文献   

12.
2008年12月30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我国经济学泰斗吴敬琏一行四人来到山东舒朗服装服饰有限公司,实地考察了经济危机下中国民营企业的生存状态。考察期间,吴敬琏与舒朗董事长吴健民就自主品牌如何抓住机遇进行扩张等问题做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一位是德高望重的经济学家,一位是聪明睿智的年轻企业家,他们之间的智慧碰撞将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相似文献   

13.
新信息     
《煤炭经济研究》2005,(12):86-87
吴敬琏:矿难涉及经济增长模式问题,李荣融:国有独资公司将加快培养外部董事,仇保兴:鼓励各类资本参与供热改革,吴敬琏:反对动不动就“向富人开枪”,中国经济增长有七大内在动力,专家认为我国能源短缺状况将长期存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专家透视     
中国“公司治理”存在六大问题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民营企业发展论坛”上指出,中国的“公司治理”现存诸多弊端,可归纳为六大问题:一是股权结构不合理。上市公司大部分股权仍由政府持有,国有股和国有法人股占了全部股权的54%,第二大股东的持股量与第一大股东相差悬殊;有国家背景的董事在董事会中占绝对优势,平均占董事人数的75.5%。二是“授权投资人”制度。党政领导机关完全授权“授权投资机构”控制上市公司,不利于上市公司新体制的进一步完善,而且“授权投资机构”与上市公司关系不明晰,使母公司“掏空”上市公司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煤炭工业》2000,(4):12-13
在今年的全国政协会的间隙回答记者提问的时候,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曾就网络股的问题发表过一些看法,大致是说,爆炒网络股使它的泡沫膨胀,对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利小弊大,大众传媒最好不要推波助澜……  相似文献   

16.
关于政府工业部门实施行业管理问题郝长江自从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来,有关政府工业部门的作用和功能问题,始终是体制改革的一个热点。当前,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完成机构改革,省及其以下政府机关正在进行机构改革的形势下,政府工...  相似文献   

17.
企业文化源自于美国企业界和管理学家对日本企业创造经济奇迹的总结和发现。我国经济学家于光远说过:“国家富强靠经济,经济繁荣靠企业,企业兴旺靠管理,管理关键在文化”。那么,何谓企业文化呢?  相似文献   

18.
吴敬琏:(1930~)中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干事,经济动态组组长,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方案研讨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被誉为鼓吹“市场经济”的理论“祖师”。主要经历:1954年7月: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经济系;195...  相似文献   

19.
郭新明 《中国电业》2013,(12):28-30
经济学家于光远有句名言:“国家富强靠经济,经济繁荣靠企业,企业兴旺靠管理,管理关键在文化。”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活动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一个企业的源动力及凝聚力来自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是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中外企业发展的成功实践表明,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的重要内容,在凝聚、激励、协调、约束、塑形等方面的作用,为企业管理创新开辟了广阔天地。  相似文献   

20.
<正>温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68次提到了"改革",关于改革的内容也占据了报告的很大篇幅。改革是中国目前的共识,但具体怎么改,需要什么样的顶层设计,关键在哪里,至今仍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3月17日,2012年中国高层发展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提出了"顶顶层"设计的概念。吴敬琏认为,过去一年我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各地沿用的政府主导的发展方式投入太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