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1 毫秒
1.
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在一个国家工业化初始阶段,大多是"农业支持工业".当工业化、城市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自身的积累和发展能力得到增强,具备了反哺农业、支持农村的能力时,就需要进行工业化的战略转型,实施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  相似文献   

2.
潘锋 《发展》2008,(7):15-16
胡锦涛同志指出,综观一些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这是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作出的科学判断,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工业化的起步阶段和初级阶段,主要依赖农业剩余转移和农业支持政策。农业剩余转移促进了工业化的发展,但也限制了农业发展能力和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能力,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农业支持政策在保障工业发展的同时,也形成了城乡分割的政策和制度体系。目前,中国工业化已经步入中级阶段,形成独立和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和较强的生产能力,不再完全依赖农业的支持,因此,应该逐步取消城乡二元的政策和制度体系,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把握两个普遍趋向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指出:“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胡锦涛总书  相似文献   

5.
工业反哺农业的战略重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咏梅  金英 《北方经济》2006,(11):44-45
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较大比重,劳动力大部分在农业中就业,农业客观上承担了为工业化提供积累的任务。当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自身积累和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具备了反哺农业的能力,适时调整发展政策,加大工业对农业、城市对农村的支持力度,促进工农、城乡协调发展。在工业化进程中,适时推进由农业为工业提供积累向工业反哺农业转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工业化国家的普遍做法,也是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6.
《调查研究报告》2007,(38):1-12
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工农关系转换一般经历了农业支援工业发展、工农业平等发展和工业支援农业发展三个阶段。转向工业反哺农业阶段的标志有:人均GDP达到较高水平;非农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取得绝对主导地位;非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占绝大部分;人口的城市化水平达到较高水平;工业部门已建立了相对完整的体系。工业化国家或地区的发展经验表明,在工业反哺农业阶段,政府一般运用价格、财税、信贷、公共服务等政策,对农业实行保护。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综观一些工业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倾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综观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基本上完成了前一个趋势的任务,正转向第二个趋势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二十一世纪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阶段及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德鸿  黄和平 《特区经济》1995,(4):26-28,33
<正>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从传统农业社会走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必经之路。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加速我国的工业化发展,早日实现高度的工业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珠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城市化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加速该地区工业化进程,是其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和发展目标。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实现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不仅是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而且也将为其他地区的发展树立典型和模式,对整个国家工业化的进程起着推进作用。本文就珠江三角洲地区目前工业化阶段、特征以及可能选择的工业化战略和道路等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一、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水平及特征 (一)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阶段及水平。 工业化的演进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基本实现工业化阶段,其特点是传统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化,传统的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对于一个独立的国家来说,工业化的第一阶段应由工业革命开始至生产资料工业与消费品工业大体平衡为止,经过这个阶段,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得以建立和发展。第二阶段是工业化的成熟阶段,其主要标志是产业结构高度化,资金密集型、高加工度产业取代了传  相似文献   

9.
李斌  史润林  张晶  于文 《北方经济》2002,(10):19-25
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由农业经济为主过渡到以工业经济为主的一个特定历史阶段和发展过程,工业化进程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0.
两个趋向: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新契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指出中国总体上已经从“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的工业化起步阶段,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的工业化更高的阶段。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现代化发展前后两个趋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据统计,2005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13340亿元,人均GDP超过3400美元;农业占GDP的比重已降至6.5%,  相似文献   

12.
西部开发中农业经济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国华 《特区经济》2005,(2):120-121
农业经济发展在西部开发中的重要地位 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于西部开发具有全局性重要意义。从理论上来讲,一个地区工业化的进程,应遵循基本的发展规律:在工业化的初期,依靠农业养活地区人口,并为工业积累资金,同时也为工业发展提供劳动力。随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农业基础地位的表现形式也是不断变化的。西部开发也应该首先充分提高农业经济水平,以求为经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指出:“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又指出,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胡总书记的重要论断,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对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思想认识上的进一步升华,  相似文献   

14.
赵瑞琴 《特区经济》2012,(5):179-181
二十世纪初五六十年代,农业现代化在全世界基本上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伴随新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农业政策相应经历了农业剥夺、农业支持和农业多予三种取向。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反哺农村",使得农村经济增长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根据我国现在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形势来判断,应该构建农业收入支持、农业营销支持、农业生产支持和农业基础设施支持四大农业政策系统。  相似文献   

15.
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化成为世界发展的普遍现象.西藏作为一个国家内部的特殊行政区域,是否应当走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则是一个实践问题而不是一个理论问题.本文在西藏应当走工业化发展道路这一前提假设下,探讨西藏工业经济发展的路径.与全国乃至西部地区相比,西藏工业发展相当落后.从劳动剩余经济发展的视角,通过回顾劳动剩余经济发展的模型,并考察西藏工业发展落后的原因,发现制约西藏工业发展的力量不是来自有效需求不足、农业部门发展滞后和企业无利润,而是投资不足.因此,西藏工业发展的路径应当是不断扩大投资,必须优化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优化工业发展结构,优化金融结构.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它的产生,是中国由传统农业国向工业国演进、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特有的。建国初期,中国选择了一条依靠转移农业剩余进行工业原始积累、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向城市实行利益倾斜的道路。作为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一方面促进了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发展;一方面牺牲了农业、农村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以获取和输出农业剩余为主线的制度安排没有得到全面、彻底的调整,税收、价格剪刀差与金融储蓄三种方式仍在源源不断地向外输出农业剩  相似文献   

17.
蔡文著 《改革》2012,(1):86-92
"以工补农"不能单纯地从同情"三农"态度出发研究"单向的以工补农",而应从深入剖析工业化过程中的工业和农业互动关系出发,积极探索"双向的以工补农"机制。从工业化过程中工农互动机制中寻找到一个"以工补农"机制的新视角,通过构建基于工业化的"农业剩余转化"模型,重点分析工业化过程中的农业剩余转化和农业深化发展动态关系的"以工补农"机制。在工业化过程中,要根据工农关系不同阶段的特征,采取不同的工农互动关系调节方法,即不同的"以工补农"策略,促进工业和农业互动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中部地区工业发展水平进行分析,中部地区工业化处于快速推进阶段。对这一阶段工业发展现状进行剖析可以发现,中部地区工业发展机制障碍较多、工业发展质量不高以及工业结构趋同严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文章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转变工业发展方式的相关措施:一是转变工业化发展思想,实现工业发展体制、机制创新;二是转变工业发展路径,实现新型工业化产业创新;三是转变工业发展结构,实现工业产业的联动效应。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古以来都十分重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但从现代经济发展看,仅靠发展农业是不够的,农业有其自身的弱势.即便是依靠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而言也有其局限性.从工业与农业的互动关系看,农业现代化与工业现代化是难以同步实现的,因此,在一定时期必然优先发展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20.
张长生 《特区经济》1992,(12):12-13
<正> 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是中央在治理整顿期间明确提出来的。现在治理整顿已经结束,我国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如果说这一方针对于全国整体来说仍是正确的话,那么对经济特区来说,则不尽然。笔者认为经济特区应结合自身实际提出和实行反映自身特点的经济发展方针。经济发展是经济总量增长、经济结构优化、经济效益提高的统一,经济发展方针一般应包括上述三方面内容。这三方面又包含丰富的内容,且应随时间、地域的变化而变化,并不存在一个适应任何时期、适合任何国家或地区的统一、固定不变的经济发展方针。工业化是任何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处于工业化不用发展阶段的国家或地区应提出不同的发展方针。目前我国从总体上说处于工业化起飞阶段的初期,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地区间生产力水平极不平衡,有的地区还处于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