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财经界(学术)》2007,(10):112-119
2007年二季度,股票市场交易活跃,股指总体呈现震荡上扬走势。上证指数年初为2715.72点,6月末收于3820.70点,上涨1104.98点,涨幅为40.7%。6月份,上证指数呈现宽幅震荡调整走势。6月4日上证指数收于3670.40点,下跌330.34点,创上证指数单日下跌点数之最,跌幅为8.26%,是今年2月27日以来单日最大跌幅。此后,上证指数止跌回升,并在4000点附近展开宽幅震荡调整。  相似文献   

2.
陈维  杨静 《现代商贸工业》2011,(12):140-141
从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以来,我国股票市场在20年左右的时间里,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越来越来的股民参与其中,股票投资已成为我国投资者必不可少的投资手段之一,股市的涨跌变得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我国股票市场而言,最常用的也是最重要的指标就是上证指数,对这一指数进行分析,有利于深入了解股票市场的动态。运用实证分析法,对我国1990年至2008年的上证指数作了实证分析,探寻影响上证指数的主要宏观经济因素,试图提高对我国股票市场行情变化的预见性,为个人投资者特别是机构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杨濮萌 《商业时代》2012,(28):47-48
探讨股票市场与货币供给及货币结构的关系有利于股票市场稳定及货币政策优化。本文对货币供给量及货币结构与股票市场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上证指数与货币供给和货币结构呈现长期均衡关系;上证指数与货币供给量、货币结构呈单向因果关系;货币供给量和货币结构是上证指数货币结构的原因,上证指数则不是货币供给和货币结构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魏名婷 《商》2013,(13):176-176
自从1990年底上证指数开始发布以来,到现在中国股票市场已经经历23年的风风雨雨,已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场。本文通过上证指数、深证成分指数、中小板指数及创业板指数的年化收益率来分析中国股市的投资收益,并分别比较同一时间四个指数的年化收益率差异并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肖伟 《现代商业》2011,(14):22-24
本文主要研究日本大地震对中国股市的影响。以上证指数为中国股票市场代表,运用事件分析法,选取日本大地震前40个上证指数,进行ARMA模型拟合,接着以拟合较好的ARMA(3,1)模型对日本地震后五个上证指数进行预测,将无地震的预测值与实际值作方差分析得到:日本地震对中国股票市场具有显著性影响,上证指数震后均值相对预测值均值降低4.32%。  相似文献   

6.
首先从GDP、货币供给量、利率等方面分析了股票市场与整个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然后对我国上证指数年收益率与宏观经济变动关系的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证指数收益率的变动与货币供应量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7.
刘云 《现代商贸工业》2012,24(16):97-98
采用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选取了上证指数2011年5月1日至2012年5月1日共242个交易日收盘数据进行短期预测,结果显示,ARIMA(3,1,1)对上证指数有较好的预测效果,为投资者在股票市场的投资提供了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8.
《财经界(学术)》2009,(6):84-111
2008年股票市场呈现震荡下跌走势,市场交易量大幅萎缩。年末上证指数收于1820.81点,比2007年底下跌3440.75点,跌幅达65.39%。2008年为了保持股市平衡健康发展,管理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股票市场短暂反弹后仍然呈现下跌走势。  相似文献   

9.
《财经界》2007,(10)
2007年二季度,股票市场交易活跃,股指总体呈现震荡上扬走势。上证指数年初为2715.72点,6月末收于3820.70点,上涨1104.98点,涨幅为40.7%。6月份,上证指数呈现宽幅震荡调整走势。6月4日上证指数收于3670.40点,下跌330.34点,创上证指数单日下跌点数之最,跌幅为8.26%,是今年2月27日以来单日最大跌幅。此后,上证指数止跌回升,并在4000点附近展开宽幅震荡调整。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7月的官方PMI、财新PMI以及上证指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程序对这三个指标进行一系列检验后,最终得出结论,股票市场的走势能够在极大程度上解释出两类PMI指标的走势,而财新PMI则能在一定的时滞期间解释上证指数的走势。文章综合分析了两类PMI指标的差异性,提出了在不受特定事件影响的情况下,官方PMI指数抑或是财新PMI指数都能在部分程度上预测股票市场价格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杨寓涵 《现代商业》2014,(30):210-211
中国股票市场市值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各方面初具规模,在其发展的20多年来,已经在我国现代金融体系中占主导地位。但其中我国四大股指的收益又是如何呢?而年化收益率是其收益的直观体现。本文通过上证指数、深证成分指数、中小板指数及创业板指数的年化收益率来分析中国股市的投资收益,其次通过分别比较四个指数的年化收益率的差异并分析造成此种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汇率与股票市场的关系不存在绝对的正相关或负相关,因为影响股票市场的因素除了汇率还有人们对汇率和股价的预期、一国的宏观经济形式、市场开放程度等。该文根据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并以上证指数为例,建立模型。同时根据模型所得出的结论提出应对股市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黄斌 《商》2013,(5):109-109
通货膨胀对于股票市场走势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通过影响财富的再分配、人们的预期和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来影响股票价格走势。本文选取2002年1月-2011年12月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CPI与上证指数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通货膨胀是通货膨胀是股票市场走势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相关分析及统计检验表明,权证隐含波动率与上证指数之间、股票市场与权证市场的成交金额之间都是高度正相关,这表明股市走势是影响权证市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2007年初以来,股票市场交易持续活跃,股指总体呈现震荡上扬走势。上证指数年初为2715.72点,3月末收于3183.98点,上涨468.26点,涨幅为17.2%。  相似文献   

16.
对股票市场投资策略的研究席海波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股市也有相当发展,可近一年来,中国股市上证指数一致下滑,前一时期,在750点到800点之间盘整之后,1994年3月的第一周已跌破730点,深圳股市更是一步三回头,缺乏向上的动力。持续低...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上证指数和深成指的变化行为为研究对象,用单位根,方差比,游程检验方法对其是否服从随机游走过程进行检验,从而判断中国股票市场弱式有效是否成立.结果发现中国股票市场显示一定的弱式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背景下,研究中美股市收益率的联动性对于投资者规避风险,乃至维护国家金融安全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2000年1月4日到2011年9月30日的上证指数与标普指数的日交易数据为样本,检验了中美股市的联动性特征。实证结果表明美国股票市场的当日开盘-收盘收益率,对中国股票市场的昨日收盘-今日开盘收益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品牌》2015,(12)
在股票市场里,上证指数涨跌情况和走向趋势是投资者们做出决策时最重要的依据之一。然而很多时候它显示出来的数据都存在着一些"失真"的现象,更是难以发挥经济"晴雨表"的功能。笔者深入分析之后发现了上证指数的编制中存在一些不科学合理之处,希望借此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并且尝试引进成交量要素和时间序列属性,为上证指数的完善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一般认为,股市是一个国家宏观经济的“晴雨表”。本文用1999年到2004的上证指数和宏观经济指标的数据,在多因素协整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误差修正模型建立了两者之间的预测模型。得出在这段时间内,上证指数对一些宏观经济指标是敏感的,同时与另一些宏观经济指标之间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结论部分对计量结果作出了一些分析,希望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宏观经济分析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