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合规性监管为主向合规性监管与风险性监管相结合的转变是我国银行监管制度的必然选择。本研究课题通过考察、比较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的银行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风险评级体系以及取得的监管成效,从我国商业银行分支机构面临的“风险”和“内控”两大主题出发,初步探索了我国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风险评级体系。  相似文献   

2.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银行的风险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其中突出了内部评级法的地位和作用。国内各商业银行已纷纷开始了内部评级工程的建设。通过对A银行内部风险评级的实例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评级距离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还有差距。为建立完善的内部风险评级体系,商业银行应在评级系统、基础数据、专业人才、管理体制等方面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3.
内部评级法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提出的一种新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内部评级法的实施有助于商业银行提高自身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增强风险预警和预控能力。文章通过对内部评级法特点、支持系统、实施要求以及国际先进银行PD和LGD衡量方法介绍并结合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对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评级法实施准备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企业集团具有与单一企业不同的公司治理、控制机制、空间组织结构以及融资特征,这使得商业银行对其进行信用评级更为复杂。信息不对称是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进行信用评级和风险防控的主要障碍。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的风险防控应以控制权为基准对集团客户进行整体信用评级,建立统一授信风险控制体系;大力发展银团贷款,建立银行信息共享合作机制;探索供应链金融创新,逐步化解非关联担保;强化贷后资金用途管理,建立健全集团客户信用预警预控机制。  相似文献   

5.
企业集团具有股权关系多层次、产业分布多元化、信息透明度不高的特点,使得商业银行等外部债权人控制风险敞口的难度较大。商业银行如何借助外部评级机构的集团评级服务,对集团客户信贷风险进行有效评价,以实施信用敞口的事前控制。集团评级的关键是,突出以现金流分析为主线的评级理念,研究风险在集团内部的传导机制,关注集团财务弹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2007年是我国进入WTO金融业全面开放的一年,面临外资银行从营销管理到内部风险控制的一系列冲击,要求我国银行业必须更新管理手段,使之与世界接轨,将风险进行精确的量化,便于风险管理。这就要求我国商业银行必须进一步努力创造良好的内部评级环境,积极进行内部评级的国际接轨工作才是我国银行业内部评级的可行之路。本文基于Z值模型进行分析比较,提出了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内部信用评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高峰 《西部金融》2007,(4):34-36
在当前我国金融改革的形势下,建立商业银行风险预警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对银行风险做出综合评价,根据量化得分情况对银行面临的风险状况进行评级,从而建立起一套商业银行风险预警系统,并运用这套系统时我国八家商业银行的风险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8.
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中最具有活力的群体,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但是融资难阻碍了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目前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用评级类别、模型已经表现出诸多限制中小企业发展的缺陷,改进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构建了AHP和Logistic混合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山东省部分样本企业的信用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型对基于商业银行视角的企业信用风险评价具有良好的适用性,为商业银行进行信用评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对信贷风险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风险管理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很大差距,不能适应经济持续、健康成长以及国际同业竞争的需要。因此,需要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可操作性强的信贷风险评级预警系统。预警系统由指标体系、预警界限、数据处理及灯号显示四部分组成,本文着重于各风险指标的设置。在加强对客户个体风险预警的同时,该系统更侧重于对宏观经济、区域及特定客户群等系统性风险的整体监测,提高贷前分析效率,改善贷中决策质量,优化贷后管理技术,提高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主权信用评级在金融危机中具有双重作用,发挥预警作用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从主权信用评级的历史演进看,标普等国际公司的主权信用评级的模式,次贷危机中主权风险的成因,以及希腊、芬兰等欧洲国家信用风险事件,蕴含着主权信用评级的基本因素和模式。结合以上因素,对信用评级的因素和模式进行实证研究,并运用建立的主权评级模式对美国进行了分析,充分评估美国主权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主权信用评级在金融危机中具有双重作用,发挥预警作用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从主权信用评级的历史演进看,标普等国际公司的主权信用评级的模式,次贷危机中主权风险的成因,以及希腊、芬兰等欧洲国家信用风险事件,蕴含着主权信用评级的基本因素和模式.结合以上因素,对信用评级的因素和模式进行实证研究,并运用建立的主权评级模式对美国进行了分析,充分评估美国主权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先对我国目前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存在的风险进行了阐述,并从借款人风险、抵押物风险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从完善个人信用评级系统、规范银行操作、加强房地产市场的监管等方面对个人住房贷款中存在的风险提出了防范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金融一体化的发展和次贷危机在世界范围内全面爆发,以及我国商业银行本身存在的多方面问题,使得我国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视对危机的产生机理和管理策略的研究,从而防止风险转化为危机的可能性。对商业银行危机问题必须从深层次探究,包括内部的银行性质、外部的评级机构和监管体系,总结不足,紧跟我国银行现状联系,制定适合我国银行业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如何建立我国商业银行内部信用评级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提出的商业银行内部评级法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对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实施的现状进行了剖析,并结合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要求,针对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BASEL Ⅱ)的核心内容是内部评级法(IRB),而计算客户违约概率是实施内部评级法的关键步骤.事实上,在整个内部评级法以及全面风险管理的应用中,客户违约概率的准确计量都是最核心的问题,它是预期损失、经济资本、贷款风险收益率计算的基础.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文献以及信用风险管理实践中具有代表性的违约概率测度方法与模型,希望对我国商业银行以及相关学者在研究违约概率问题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中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中的国家风险分析及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分支机构不断增加,使得各项业务活动中越来越多地涉及国家风险管理。国家风险是不同于商业银行经营的其他一般风险,它的涉及面广、突发性强、不可抗力因素多,这对现有国家风险分析和控制体系提出高要求。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现状及所面临的国家风险,并对客户追随理论下的国家风险发展趋势作进一步探讨,提出商业银行跨国经营有效的国家风险管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内部评级法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信用风险量化的核心技术。数据是商业银行零售敞口内部评级体系构建过程中的关键因素,零售敞口内部评级体系建模对数据有着严格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国内商业银行在零售敞口内部评级体系建模过程中经常遇到的若干数据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商业银行自主定价权限逐渐扩大,其风险定价能力将受到巨大挑战.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要兼顾效率与安全,又要适应市场变化的要求,就必须按照风险定价原理,建立运作有效的贷款定价体系,完善信贷风险评级体系、分级授权体制和监测评价体系等.  相似文献   

20.
宏观调控是政府运用经济政策、经济法规、计划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调节国家经济的一整套运作过程。商业银行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载体,承担着重要的作用;宏观调控也必然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带来变化,如使区域风险变化,企业风险增加,中小企业经营风险增加,个人按揭贷款质量风险增加等。总的来说,在宏观调控下,商业银行可以实施精细化管理;实行有效的资产经营策略;大力发展个人资产业务;审慎拓展投资业务;实施有效的负债经营策略;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等经营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