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垃圾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重点任务。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探索“1945”农村生活垃圾长效治理模式,即由1家企业负责农村垃圾全程转运,9个固定和移动垃圾转运站承担乡镇垃圾压缩任务,在小城镇推行垃圾“四分法”,在村屯推行“五指分类法”。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层层压实任务、构建资金保障机制和长效运维机制、加大舆论宣传力度等举措推进“1945”模式,实现垃圾源头减量与终端处理、定期清理与日常保洁紧密结合,有效破解农村垃圾治理难题,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垃圾治理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在“三年大变样”政策的背景下,通过对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现状与问题的调查研究,分析在农村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情况下,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现献与特殊性,研究制约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对策与建议,解决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提高农民参与全省“三年大变样”的积极性,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3.
金力 《科技转让集锦》2013,(21):234-234
当前,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仍然是一片空白,“脏、乱、差”的垃圾污染现象普遍存在,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本文以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与发腰趋势为研究对象,首先农村生活垃圾的组成和可能性去处进行概述,然后再根据生活垃圾处理的“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提出分类收集、分类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并对这种模式进行效益分析,最后对生活垃圾爱展提出保障性措施。  相似文献   

4.
耿丹 《科技转让集锦》2011,(13):262-262
农村垃圾主要可分为生活废弃物和产业废弃物,其中有少部分为危险废弃物,这其中的固定废弃物对农村环境产生了较大影响。治理农村固体废弃物,一要加强农村固体废弃物的收集、运输和处理,二要强化政府的职能。  相似文献   

5.
农村居民是影响农村生态环境的主体,经济发展加剧了农村居民对环境的破坏作用,农村生活垃圾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而厨余垃圾作为农村每家每户都会产生的生活垃圾,其回收处理情况极大地影响着农村环境。因此,为了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实现建设美丽乡村的发展目标,如何将农村居民原有生活行为向环境友好型生活行为转化是环境政策成功与否的关键。文章从计划行为理论中提取出四个变量,结合问卷调研所得到的数据,采用Logit进行分析,得出影响农村居民回收厨余垃圾行为的4个因素: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政策宣传和感知行为。  相似文献   

6.
农村生产、生活垃圾不能得到妥善收集、处置,对农村环境和人民身体健康带来危害.为破除城乡环卫管理“二元结构”,根治农村环境“脏乱差”,找准存在问题,提出整治措施.实现城乡环境卫生管理一体化。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口和城市化双高峰的到来,生活垃圾的危害将更加严重。在新的世纪,我们城市可持续发展因而面临严峻挑战。有关专家认为,城市生活垃圾处置的首要问题是改变传统观念,把垃圾看作资源财富,而不仅仅是包袱和灾害。因此,从资源学的观点来看,生活垃圾是目前世界上惟一不断增长的潜在资源。如果把垃圾造成的“二次污染”变成垃圾的“二次利用”,就能释放垃圾的巨大资源潜力,既保持了环境,又增加了资源,必将大大缓解全球资源短缺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黄斐 《市场周刊》2020,(17):0152-0152
当下我国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使得人们对生态环境愈发重视。在农村生活中,垃圾数量也在不断增多,而一些相对应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致使垃圾堆积现象日益严重。为此,要对农村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使人们生活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故而在进行美丽农村建设时,要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式进行探索,并制订有效的垃圾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农村地区言禽饲养污染、农药化肥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废水污染和工业“三废”污染等问题越来越严重。农村环境日益恶化,不仅严重威戚喊乡居民的身体健康,而且还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防治污染的主要问题包括:环境保护意识滞后、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滞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滞后、法制建设滞后、体制建设滞后等。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必须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意识。防治农村环境污染应有相应的全面、系统对策。  相似文献   

10.
《商》2016,(12)
近年来,农村公共生活垃圾问题日益严重,垃圾生产量急剧增加、成分日益复杂、区域间存在明显差异且服务供给严重不足。针对这些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探索符合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得模式,并通过不断完善农村公共生活垃圾处理的法律法规、推动生活垃圾处理市场化以及加强环保宣传教育等基本对策,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唐伟文 《新财富》2009,(9):20-22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将带来大量的建筑垃圾,建筑垃圾的再利用问题已经日显突出。合理利用建筑垃圾不仅事关环保,同样蕴藏着丰富的商机。  相似文献   

12.
许春玲  宋丽萍 《华商》2008,(12):37-38
我国农村垃圾污染已成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障碍,亟待解决。为此,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勘察对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农村垃圾污染及处理进行深入调研,将当地农村垃圾处理分为两大部分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一是对有机易腐垃圾最好利用经济环保的沼气池进行降解;二是对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进行集中处理,采用模式"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最后,还要求增强村民的环保意识,倡导绿色消费。  相似文献   

13.
我们的家庭每天都会产生不少生活垃圾,这其中厨房的食物垃圾是最多的。这些垃圾也让我们愈来愈头痛,尤其在炎热的夏天,食物垃圾易产生臭味,还容易滋生细菌吸引蚊子、昆虫等,对舒适的家庭生活造成不小的影响。很多人已经厌倦了那种每天清理完厨房的各种垃圾后,再拎着垃圾袋跑到楼下去扔垃圾的方式。  相似文献   

14.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重要方面和关键环节。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以实施“千万工程”为契机,实现“二分到四分”,探索形成“智分类、云回收、源处理、再利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新模式出台全国首个农村生活垃圾智能分类地方标准,健全标识术语,实现“按图收集、按序流转”。构建便捷高效云平台,实现“即刻清运、即时监督”,降低环卫成本。构建多元化处理体系,实现“就地减量、就近转化”,实现最小成本的垃圾处理和回收利用。通过建立积分反馈和项目奖励机制,激发村民内生动力,保障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可持续运转.  相似文献   

15.
垃圾挤占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和生存空间,处理不当可直接污染土壤、空气、水源,传播疾病,对各种生物造成危害。垃圾也是放错地方的宝贝,根据垃圾问题专家王维平的调查,在垃圾成分中,可直接回收利用的资源占垃圾总量的42.9%,可直接回收利用率不低于33%,并且垃圾资源化的潜力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不断增长。但是想要分离出这些可利用的资源,国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如果能够从源头将垃圾分类回收综合处理,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而且人们在获得收益的同时还能够享受环境改善所带来的福利。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作为城市垃圾管理、处置的起点,可以实现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是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和推进城市文明的有效手段,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发达国家垃圾处置的趋势和必然走向。  相似文献   

16.
张锐 《国际市场》2003,(11):18-19
通过立法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管理是德国垃圾管理体系中关键的一环,如《废弃物处理法》、《循环经济法》等都是德国政府为适应不同时期生活垃圾的性质和时代要求而制定的垃圾法。德国对垃圾立法管理的重点由最初的末端无害化处理过渡到垃圾的全方位的管理,即垃圾的源头削减、回收利用和最终的无害化处理。  相似文献   

17.
眼下,许多农村都建起了垃圾房、卫生厕,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观。然而,生活垃圾的处理却成了制约新农村建设的一大顽疾。在一些农村,垃圾回收站数量很少,主要是由村民自己设置垃圾堆,部分村民甚至将垃圾倾倒入河沟,对动物尸体等不经任何处理就随意丢弃。垃圾处理关乎每个村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如何有效解决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应进一步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及全社会的广泛  相似文献   

18.
生活垃圾收费制度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丁纯 《财经论丛》2007,(4):7-13
生活垃圾收费是促进垃圾量减少和资源回收,推动垃圾处理产业化的重要经济工具。通过对各种垃圾收费制度的理论分析,探讨生活垃圾收费的国际实践,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对我国生活垃圾收费方式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9.
黎锐炜  叶俊达 《现代商业》2014,(15):279-280
厨余垃圾作为城市日常生活中产生最多的垃圾,是大学城内产生的主要生活垃圾。本文根据对厨余垃圾处理厂,番禺区中小禽畜企业,鱼塘养殖场负责人的调研探访,从厨余垃圾在高校内的现状与特点方面出发,发现厨余垃圾利用率较低之余,还存在着污染浪费等严重问题,本文着重研究在广州大学城建立生态种植基地项目的经济效率优势,科研优势及文化影响优势,并合理分析项目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结合河南某市垃圾处理场的实际情况,分析研究了垃圾臭气主要恶臭物质的特性及恶臭气体的常规治理方法,对生物脱臭技术尤其是生物滤床技术进行了应用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