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三英”说的是中国抗击非典大战中,挺身而出的三位科学精英——钟南山、周国泰、蒋彦永。SARS 危机的冲击不仅威胁人的身体,而且攻击我们对于许多基本价值的信念。救死扶伤的医院竟然可能成为传染源,让我们安心的白衣天使居然成了最为脆弱的一群,而对于新的病毒的肆虐,专家也显得无可奈何。现代生活赖以存在的基础竟然被 SARS 无情地攻击,我们发现原来可靠的突然不可靠,原来相信的突然变得可疑。SARS 好像突然将我们的文明逼向了死角。让我们的信念受到考验和追问。  相似文献   

2.
张颐武 《中关村》2004,(4):28-28
这是王宏甲一年前在SARS危机的关键时刻采访时的创作。虽然已经时过境迁,却仍然动人心魄,那些日子的恐慌、不安和焦虑,那些时刻的守望相助和互相扶持,那些英雄行为和牺牲精神,都仍然如此鲜活和让人难忘。SARS虽然已经淡出了我们的人生,却无法淡出我们的记忆。它所启示的一切仍然是我们的重要财富。这篇写在那些严峻时刻的文字,并不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苍白,它仍然能够感动我们。在那些天中,这个城市和它的人民经历了挑战,承担了痛苦,却依然站立着。中国的心脏仍然在坚实地跳动,城市美丽的容颜没有改变。我们看到了医生护士的牺牲精神和英雄…  相似文献   

3.
对已经习惯了公费医疗、养儿防老、钱存银行的中国来说,西方人那种自打出生就上保险、把上保险当作生活常态的生活方式并不是特别容易理解。在保险公司业务员口若悬河的游说和保险公司屡屡发生的“无法履约”的对比和交替中,中国老百姓已经开始习惯惟恐避保险公司业务员而不及。  相似文献   

4.
对已经习惯了公费医疗、领退休金、养儿防老、钱存银行的中国人来说,西方人那种自打出生就上保险、把上保险当作生活常态的生活方式并不是特别容易理解。在保险公司业务员口若悬河的游说和保险公司屡屡发生的“无法履约”的对比和交替中,中国老百姓已经开始习惯惟恐避保险公司业务员而不及。  相似文献   

5.
企业的技术和产品不可能从一开始就是完美的,而是在不断的应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和提升,最后才有了今天蛙视产品的品质。在公司发展的几年中,在我们营销人员与客户的认识、沟通、推销、方案设计等等过程中也是有挫折和风波的,但是在困难时我们得到更多的是客户对我们的理解和支持。在公司创立初期,蛙视还是一个初出茅庐、毫不知名的新兴企业,  相似文献   

6.
突如起来的SARS疫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但是客观上也给众多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如医疗、电子商务等,而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对于我们传统的物流运输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实表明,传统的运输仓储企业向现代物流的转变已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设想一下,如果不许你和电脑接触,哪怕是一个星期的时间,会是什么感觉呢?从我们这一代开始,从诱惑我们跳入因特网冲浪开始,计算机已经潜入我们的灵魂,成了我们身体里面唯一不是遗传自父母的不可割舍的器官。不过,把创造计算机的荣誉归于图灵,可能是出乎目前的大众意料的,因为通俗的计算机历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  相似文献   

8.
张颐武 《中关村》2005,(11):106-108
每到十月,中国的媒体、出版业都开始关切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的归属。200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英国戏剧家品特,总算让我们松了一口气。因为此公不像前几年的几位那么陌生,在八十年代大家追捧荒诞派戏剧的时候,品特就被介绍到中国来了,我们对于他还是有所了解的。但我还是可以发现,这里有一个近年来愈演愈烈的现象值得我们关注,在八十年代介绍和吸收外国文学的潮流过去之后,我们可以发现曾经强烈影响了中国文学的写作的当代外国文学创作受到的关注愈来愈少,和批评理论研究的引进与借用相反,对于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无论在一般读者中间还是在中国作家中都开始减弱。如品特这样的剧作家,  相似文献   

9.
李开复 《中关村》2013,(3):79-79
一年前,很多人不关心移动改变世界,但我们和其他公司在这方面下了赌注;二年前,更多人看到了这个领域的潜在机会;而在过去一年,有些公司开始开花结果。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一些挑战,比如海外上市市场的冷却,让投资人更为谨慎,比如巨头的介入,加大了创业成功的难度。但是,海外上市公司在2012年的成长正带回投资人的信心,国内不少创业公司也已经达到千万元级别的月收入,拥有海量用户的产品  相似文献   

10.
再没有像今天这样,我们是如此期盼科学了。起初叫“非典”、后来被世界卫生组织定名为“SARS”的一种瘟疫,如今继续在与人类厮杀,中国北京仍是主战场,中华民族正在进行这场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抗非大战。与以往任何战争不同的是,这是一场看不见硝烟、找不到敌人的战争,决定这场战争胜负的武器是科学。每天,我们都通过电视、广播、报刊、因特网、电话、短信等现代化信息手段,关注着全球科学家有关病毒、防治、疫苗等方方面面一丝一毫的进展,谛听着他们用科学武器攻击和消灭 SARS 的每一条战讯!  相似文献   

11.
鲍烨童 《中关村》2015,(2):92-95
目前,企业在粗放增长模式下"挣快钱"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企业必须靠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励的机构正中存活和发展。与改革开放30多年来接近两位数的高速增长相比,中国经济步入以中高速增长为标志的"新常态",不仅意味着经济增速的放缓,更意味着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工业化、城镇化将为经济增长提供持续动力,区域不平衡创造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一直有朋友在问我,如果你说的危机到来了,我们如何才能避免?说实话,我自己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但是一年下来,我发现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很惭愧,最后的答案也许是,如果危机可以那么容易就避免,那么危机也就不再是危机了。面对真正的危机,我们无处可逃。  相似文献   

13.
回味2006     
2006已经过去,中国交通信息化又增加了一道深深的年轮。透过2007年的晨曦,回望这道年轮,我们发现它清晰而丰满,散发出熠熠光辉。在这光辉里,我们仿佛听到了关于2006年的许多故事,人物、新闻、事件、技术、工程、企业、市场……  相似文献   

14.
青春的责任     
张颐武 《中关村》2008,(7):86-87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到了。作为高考的过来人,我难免会回想起当年自己高考的经验。那时文革刚刚过去,社会上百废待兴,洋溢着新的生活正在开始的氛围,我们都有向科学进军,为四化拼搏的一腔宏愿,所以大家的学习也格外努力。当时我们的基础都不牢固,所以要补课程很多,老师对于我们的要求都很严格。那时学习经常学到深夜,由于心中有相当高远的理想,还是觉得苦中有乐。  相似文献   

15.
张颐武 《中关村》2011,(9):98-98
我们似乎已经进入了一个“丑闻”时代,接连爆响的私生活“丑闻”以一种惊人的戏剧化的方式凸现了我们面对的媒体的困局。私生活现在变成了公共生活的焦点,人们往往依赖私生活才能进入公共生活,而公共生活似乎只有通过私生活才可能被公众所瞩目。人们“围观”的不是你的公共生活中的工作,而是只有在私生活的八卦丑闻背后的神秘。  相似文献   

16.
一直有朋友在问我,如果你说的危机到来了,我们如何才能避免?说实话,我自己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但是一年下来,我发现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很惭愧,最后的答案也许是,如果危机可以那么容易就避免,那么危机也就不再是危机了。面对真正的危机,我们无处可逃。  相似文献   

17.
感受春天     
吴炜 《中关村》2012,(3):57
3月的北京,虽然还有料峭之寒,但看得出,冬开始松绑了,春快来了。一年一度的"硅谷玫瑰"采访,总让我们感受到一种生命之美。刚刚过去的世界草莓大会热闹非凡,可能没人想到清香可人的草莓也有中关村女企业家的贡献。北京嘉博文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正在用她们的生物有  相似文献   

18.
张越 《中关村》2015,(2):52-55
曾有人问胥克谦,从钢琴老师跨界创业的距离有多远。胥克谦说,这种跨越花了他十几年的时间。然而这十几年,这个普通的老师却成了今天动画制作的颠覆者。2008年,马云的一句"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让互联网金融如同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之后,包括阿里、京东在内的电商已经开始抢银行的馒头;腾讯又以微信这款重量级产品让三大电信运营商心惊胆颤;传统行业昔日风光  相似文献   

19.
非典危机     
面对时下SARS病毒的疯狂肆虐,让人想不谈非典都难。恣意传播病毒,无情致病乃至害人性命,非典如梦魇般让人惊恐不已;高传染性和高死亡率让非典成为二十一世纪的头号传染病,人们惟恐避犹不及。 曾经摩肩接踵的商场已是冷清异常,关闭的网吧舞厅更是寻不见昔日的辉煌;鲜有旅客的宾馆艰难地打开大门强撑面子,日亏千万元的航空公司无奈地痛苦起飞。这一切我们都可以从刺鼻的消毒药味,捂得严严实实的口罩中找到答案:非典改变了我们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20.
张梦 《中关村》2007,(8):64-67
过去的戴尔,无时无刻不把"直销"二字挂在嘴边,固执而偏激;如今的戴尔,在抛出"直销不是我们的信仰"这句惊人之语后,开始了大胆而激进的改革,希望借此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