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机电产品出口要与能效和节约共增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电产品国际竞争力离不开对能源资源的拥有,但拥有最多最好的能源资源并不等于具有最强的国际竞争力。在机电产业进入国际竞争的高级阶段,对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与节约整合远比对能源资源的单纯物质拥有更加重要。追求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化,已成为近年来创新型国家竞争国际高端市场的战略重点,发达国家连同一些新兴发展中国家的机电产品跨国公司,已先期把能源资源禀赋决定的比较优势转化为核心技术创新与能源资源高效利用相融相济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决定一国企业竞争力的因素有两类: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比较优势取决于一国的资源禀赋,或产业发展的先天条件;而竞争优势则更强调企业的策略行为,取决于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这种能力更多地由企业的战略、制度安排和市场环境所决定的。本文在企业国际竞争力经济学解释基础上,通过分析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得出要走出"微笑曲线"困境,就需要提升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将中国企业的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进行转化,并提出了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我国在机电产品出口方面长期依靠廉价劳动力资源这一相对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和合作,注重发挥我国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而这一优势主要来自于我国劳动力这种要素禀赋相对富有。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比较优势、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的理论以及机电产品出口竞争优势缺失的影响,对机电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塑造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以期提升我国机电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推动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影响产业竞争力的诸多因素中,自然禀赋是产业发展及其竞争力提升的基本条件。本文提出,政府通过改善产业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可使产业资源得到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形成产业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5.
通过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等方法对我国大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了测算和比较分析,得知我国大蒜出口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通过对价格、禀赋、市场需求和质量等方面的定性分析发现我国大蒜具有价格、禀赋和质量等方面的优势;借助多元回归模型定量分析影响我国大蒜产品竞争力的因素,发现生产价格和汇率与我国大蒜出口存在负向关系,而市场需求、种植面积和机遇对我国大蒜出口具有促进作用。因此,需要优化大蒜产品出口结构,提高大蒜附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强对国际市场的预警能力,以求进一步促进大蒜产业健康、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6.
运用TC、RCA指数对江苏省机电产品对外贸易出口竞争力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发现,江苏省机电产品在国内与国际市场上都具有较强竞争优势,建议大力发展机电产业,提高科技研发水平,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升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产业集群既是一种产业组织方式,也是一种产业环境。产业集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决定了产业集群能形成持续强劲的竞争优势,提升国际竞争力。本文从经济学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论证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形成的内在机理,为集群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区域经济学基本假定的区域竞争力形成机制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区域竞争力的形成是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然而其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要素却是区域的资源禀赋、集聚经济以及转移成本。因为这三个具体要素通过对区域产业发展差异性的影响,进而又能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一个区域的比较优势及企业的竞争优势,并最终形成一个区域自身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产业国际竞争力是一国特定产业在国际市场上表现出来的比较生产力、开拓能力和所占有的地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基础包括国际贸易方面的产业竞争力理论,如绝对成本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以及从竞争优势方面阐述的迈克尔.波特的国际竞争力理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波特的六因素,生产要素状况、需求状况、相关及辅助产业的状况、企业的经营战略和结构及竞争方式、机遇和政府行为,以及其他学者归纳出的科学技术、后发优势、区位条件等因素。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大战略下,各区域对资源、市场、政策等各种发展要素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场竞争中有些区域虽然在自然资源禀赋上非常富有,但却没有形成有效的竞争力,反而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其先天拥有的自然资源禀赋优势却在消失;而有些区域虽然自然资源禀赋贫乏,却通过后天的努力,最终形成了强大的竞争力。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富饶的贫困"与"贫困的富饶"并存现象非常严重。构建区域核心竞争力可以促进落后地区竞争优势的形成,帮助发达地区长期保持竞争优势,因此皖江城市带在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区域竞争中,除了利用自身区位优势,还必须依靠政府优化制度和文化环境,构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1.
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升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出口产品以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附加值低的产品为主,产品结构雷同。要改变这种状况应利用差异化对价格的影响,提升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制定产品差异化战略;增加研究开发预算;利用要素禀赋优势,生产差异化产品。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机电产品的对外贸易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春凤 《商业研究》2008,(6):165-168
客观科学地分析广东机电产品出口竞争力,及时发现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差距,对保持和提升广东机电产品出口竞争力,从而带动广东以及整个国家贸易竞争力的提升尤为重要。基于贸易竞争力指数的实证分析显示,广东机电产品出口竞争力高于全国总水平;广东机电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强竞争优势,但有微弱下降趋势,且其出口竞争力优势主要来源于外资企业、加工贸易及劳动密集型机电产品。  相似文献   

13.
郭朝先 《中国市场》2013,(11):47-56
本文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指标分析了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国际竞争力的变化情况,对六种常用有色金属(铜、铝、铅、锌、锡、镍)进行了国际比较,基本结论是:我国是有色金属工业大国,但还不是有色金属工业强国;现阶段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国际竞争力总体偏弱,一些传统优势品种如铅、锌、锡的产业国际竞争力近年来则出现明显弱化趋势。本文最后对影响有色金属工业国际竞争力变动的因素如工业化阶段、资源禀赋、政府政策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4.
特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实质是一国的某一产业能够比其他国家的同类产业更有较地向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综合素质,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是影响产业竞争力的两类因素,具体分析某一特定产业国际竞争力可以从结果与原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益陷阱的存在,导致机电产品出口丧失了国际竞争优势。在对中国机电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和显示性比较优势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中国机电产业在对外贸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变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计算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比较了中国与部分国家农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利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从中国农药产业的要素禀赋、国内需求、相关产业、产业组织、政府行为和机遇等六个方面,探究其竞争力形成的原因,分析其发展趋势;并提出提高我国农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国家“钻石”模型的中国食糖国际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将中国食糖贸易竞争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指标与世界主要食糖生产或消费大国进行比较,从而对中国食糖国际竞争力进行测度.基于国家"钻石"模型范式,从要素禀赋、国内需求、相关及支持性产业、产业组织及政府管理等方面探讨了造成中国食糖国际竞争力低下的原因,从而为进一步提升中国食糖国际竞争力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1995-2005年我国水产品贸易统计数据,在分别计算了我国水资源禀赋系数、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专业化系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对我国水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机电工业是中国制造业的核心部分,2010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机电产品出口国。通过分析机电产品出口竞争力指标: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及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可知我国机电产品出口仍以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能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出口产品结构不尽合理,出口市场过于集中,技术研发能力不强。因此,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转变出口产品结构和生产方式,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并规避技术贸易壁垒。  相似文献   

20.
基于RCA和"国家钻石"模型对我国茶叶国际竞争力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茶产业是我国的一个传统优势产业,但是近年来我国茶叶的国际竞争力持续下跌,本文通过计算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比较我国与发达国家在茶叶国际竞争力上的差距;利用迈克尔·波特的"国家钻石"模型理论,从我国茶叶的要素禀赋、国内需求、相关产业和产业组织四个方面,分析在竞争力上形成差距的原因;并从上述四个方面提出提高我国茶叶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