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综合博物馆展陈内容涉及到各种综合学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自然也应当纳入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对于综合博物馆来说,是一座待发掘的宝库。对于文物展品及资金有限的中小型综合博物馆来说,如果当地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并能够充分利用,将大大缓解展品征集、陈列临展、社会宣教等工作困难。  相似文献   

2.
张瑛 《新西部(上)》2009,(10):131-133
文章分析了中国云南少数民族歌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困难。提出了保护与开发取得“双赢”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措施。1、加强教育,提高认识;2、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3、构建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机制;4、在普查基础上做好评估鉴定工作;5、加大财政投入,广开财源;6、建立科学的傈护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3.
4.
本文以宁夏回族乐器口弦艺术的生存与发展现状为例,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指出要加强对非物质遗产生态场的保护,注重人才培养,狠抓艺术创新和传承研究.  相似文献   

5.
赫哲族有着灿烂多彩的民族文化,其“伊玛堪”“鱼皮制作工艺”等已经入选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随着时代的变革,非物质文化生存植根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也日益被侵蚀和压缩,一些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失传。信息时代的到来及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一种数字化模式,可以利用数字采集、数字修复、数字展示等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创全新的保护方式和传承空间。  相似文献   

6.
川江号子     
熊怡 《今日重庆》2009,(5):43-43
历史上川江水系航道弯曲狭窄,明礁暗石林立,急流险滩无数。来往川江的客货运输木船,惟一动力就是推桡拉纤的船工。他们靠吼唱“号子”统一节奏、凝聚力量。源远流长的川江号子,随着船运业的兴起而诞生、发展。2006年,重庆市申报的“川江号子”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7.
熊怡 《今日重庆》2009,(2):122-123
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 川江号子 历史上川江水系航道弯曲狭窄,明礁暗石林立。急流险滩无数。来往川江的客货运输木船,惟一动力就是推桡拉纤的船工。他们靠吼唱“号子”统一节奏、凝聚力量。源远流长的川江号子.随着船运业的兴起而诞生、发展。2006年5月。重庆市申报的川江号子。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8.
魏阳竹 《魅力中国》2011,(20):287-287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标识,内含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承载着一个民族或群体的文化生命。本文试图以甘谷道情为例谈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9.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近年来成为文化领域的研究热点。梳理相关理论研究文献,重点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人文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从立法保护、商业开发、人才支持、数字化保护、全民参与5个方面总结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先进经验,并以南京市高淳区东坝镇大马灯为例,从强化政府引导、鼓励民间参与、扩大传承人群、插上科技"翅膀"、融入文旅产业5个方面提出东坝镇大马灯保护和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伍鹏 《特区经济》2008,(4):61-63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珍贵的旅游资源。如能正确处理好旅游开发和文化保护之间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发展可以实现良性互动。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应通过政府主导与全民参与结合、传承与创新相结合、人才培养与理论研究结合等措施加强保护,此外,还应将遗产保护与旅游产业化结合,实现口头传统、民间表演艺术、民俗、民间手工艺和餐饮老字号保护与旅游开发互动,才能够提升宁波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政府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做出了一系列努力,但是其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法律、宣传、配套模式三个角度出发,提出了湘西州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中的问题及相应政府角色定位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有效"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大为 《理论观察》2006,(6):164-165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在已经成了一个在网上点击率非常高的词,从国家到地方都格外重视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文化工程。齐齐哈尔市在黑龙江省率先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然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人们的认识尚不尽一致,甚至还存在一些误区。对此,笔者就此问题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深圳市龙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为例,分析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现状,梳理存在的系列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促进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强化文化积淀和人文涵养,特别是在城市快速发展进程中保留住珍贵的乡愁。  相似文献   

14.
15.
杨长海 《特区经济》2015,(2):99-101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的一般公共产品特性及外部性,是导致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作为非遗外部性解决手段的政府干预,重要表现是通过法律制度或公共管制在界定产权或削减交易成本方面发挥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作为行政法调整非遗保护的典型,必将对鼓励和保护非遗正外部性产生深远积极影响,但其缺点是难于兼顾对私权的尊重。日本、韩国"文化财产"概念以及我国台湾地区"文化资产"概念可以为我们提供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16.
王艳芳 《发展》2007,(9):142-144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濒临消失和灭绝。高校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论述了高校博物馆应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海东地区的海东镇为例,阐述了城镇化进程中海东镇白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深远意义及措施.充分说明了保护与传承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守护着国家悠久历史文化的“根”与“魂”、就是守护着民族和国家过去的辉煌、今天的资源、未来的希望.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位和价值日益重视,它们作为华夏祖先留给后辈文明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当代社会尤其是现代化生产力背景下,更有着诸多方面巨大和潜在的研究和开发应用价值。历经数千年历史,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处于一种现状没落,后继无人的悲凉状态,如何更好加以保护,使得它们的文化研究和经济开发价值能最大化的得到发挥,是一项全新而又严肃的课题。甘肃虽地处西北,但境内却分布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属各种门类包罗万象:酒泉夜光杯、甘肃洮砚、兰州水车、天水雕漆、太昊伏羲祭典等。本文结合它们地理位置上自西向东的分布趋势,选出一些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案例,来探讨其现状、保护与二次开发利用领域及方法,使其文化科研价值和经济价值能得到最大化的体现,为甘肃省的文化形象和经济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9.
郑颖 《发展》2008,(12):120-120
中国是个以农耕为主的农业大国。几千年的文明历史源自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农耕社会的必然产物。由于工业化的大发展造成了非物质文化艺术逐步消逝。通过农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浅析了农村现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辛儒  张淑芬 《特区经济》2010,(3):288-290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连结民族感情、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必须不断完善保护措施和开发新的思路。本文以吴桥杂技作为个案,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作为切入点,对两者之间的互动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开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