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场报道是电视新闻报道极其重要的形式,是电视记者展示能力的体现。优秀电视新闻记者希望每一次的现场报道都是完美的、精彩的,这也对进行现场报道的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电视新闻记者应具备极强的新闻现场报道能力。  相似文献   

2.
王心 《理论观察》2009,(1):169-170
在电视新闻采访中,如何向采访对象提问事关采访能否成功,也是记者的职业修养和业务能力的集中体现。因为电视采访最突出的标志就是镜前采访,电视报道将记者和采访对象的交谈全盘托出,直接展现给观众。在现代电子传媒条件下,电视新闻记者的角色定位更加丰富,他不仅仅是新闻事件的采访和传播者,记者的现场提问、访谈、交流等动态活动也参与了新闻制作,其过程很可能充满丰富的信息含量,对观众具有极强吸引力,已经成为新闻的组成部分。因此,必须切实加强电视新闻记者的职业修养,不断提高电视新闻采访的提问艺术。  相似文献   

3.
在互联网信息化社会的今天,大数据、自媒体、5G越来越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也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面临时代的变化、社会的进步,电视新闻记者要时刻具有创新意识和策划意识,准确了解人们对信息的好恶程度与感知程度,从而以人们的喜好为基础对电视新闻进行策划,使电视新闻形式多样化、内容深刻化,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电视新闻记者是电视新闻传播内容的重要把关人,是电视新闻策划的主体力量。通过对现阶段电视新闻记者策划意识的重要性进行简明扼要的阐述,并根据电视新闻记者策划意识的具体表现,提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策划意识、创新策略,从而为适应和促进我国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4.
张澜夕 《魅力中国》2013,(10):322-322
电视批评报道是舆论监督的主要形式之一,作为新闻记者理应掌握好这一武器,批评错误,坚持真理,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本文主要阐述了电视新闻记者在做批评报道时要坚持的几项原则。  相似文献   

5.
郝丽华 《理论观察》2009,(2):170-171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变革转型阶段,改革三十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组织变革速率加快,职业不稳定加剧,使得人们对工作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而过度紧张会使个体出现疲乏、工作能力下降,甚至身心衰竭等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职业倦怠。做为人群的一部分的电视新闻记者也存在职业倦怠。职业倦怠会给电视新闻记者造成怎样的影响,又如何解决呢,笔者谈些浅见。  相似文献   

6.
"采访是具有既定目标的对话"在现场采访设问中体现得更为充分,提问是电视新闻采访过程中的-个重要环节、主要方式.提问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直接关系到整个新闻采访的成败、优劣.为此,电视新闻记者必须重视提问,把提问作为一种艺术技能来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7.
张莹 《魅力中国》2014,(22):290-290
如今,电视新闻报道中主要是关于现场的新闻报道,由于现场新闻报道有时效性强、现场感强、信息量大、参与感强以及可靠性强的特点,因此已经被大多数社会大众所接受。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给予大众一种置身其中的感觉因而成就了其真实性的特征。这种特征往往会为现场新闻报道添加一种难以言喻的魅力和效果。现场报道也更加频繁的出现在电视新闻类节目中。我们可以看到,每天在央视或者是在各省台甚至是市县台播出的由记者出镜所作的各类现场报道也是层出不穷。不难看出,现场报道目前已经引领了电视新闻报道行业,也是一种传播新闻的最佳形式。毫无疑问,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生命源泉在于新闻的真实性,本文就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真实性作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8.
电视新闻采访的提问始终贯穿于电视记者的采访行为中 ,而我们通常所说的电视采访提问指的是提问与对答以同期声形式出现在电视新闻中的那一部分 ,即记者和采访对象出镜的部分。作为电视新闻中的一部分 ,电视采访提问从结构说应与通篇报道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从内容上讲它应与采访的主题有机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那么电视采访的提问应符合什么样的要求 ,电视采访提问的构思从哪里开始 ,又如何设计好电视采访的问题呢 ?当观众打开电视机 ,听一位记者问道 :“开展这项活动有哪些重要的社会意义呢 ?……”观众的耐心会被采访者那平淡的发问和回…  相似文献   

9.
袁珂 《魅力中国》2010,(34):105-107
电视记者出镜一般出现在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电视台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直接向观众口头报道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报道样式.称为“现场报道”,这是最富有电视特点的一种报道形式,以其显著的电视特色和现场魅力,使报道内容更具客观性和可信度。然而任何新闻报道作为一种主观活动,总是具有主观性和倾向性的,必要的主观性的渗入往往能够使新闻报道超越表面上的客观,从而使新闻报道更接近事实的本来面貌。本文从电视新闻记者出镜的表现形式谈起,论述了记者出镜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问题、以及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出镜记者。  相似文献   

10.
提问是电视新闻采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方式。提问能否获得良好效果 ,直接关系到整个新闻采访的成败、优劣。为此 ,电视新闻记者必须重视提问 ,把提问作为一种艺术技能来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刘春梅 《发展》2009,(11):67-67
一、电视新闻节目改革中的记者 近年来,随着摄录技术和传送技术迅速开展及设备的改进,为增强电视新闻的时效性和现场感,大量采用了现场报道和现场直播这些形式,站在镜头前的电视新闻记者更多地拿起话筒,由“采播分家”逐渐走向“采播合一”的形式。一个很鲜明的特点就是把节目制作和播出更紧密地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报道新闻的人既是采访者,又是演讲者。  相似文献   

12.
代军 《魅力中国》2014,(12):296-296
电视新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新闻采访作为电视新闻的基础,决定着新闻的质量。电视新闻离不开“文字、声音、画面”三点因素的相得益彰,所以电视新闻报道更具事实张力和社会影响力。电视新闻要“厚重”于其他媒体新闻,这对电视新闻记者的要求也更高。笔者结合十年来电视新闻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体会,谈谈个人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3.
暗访,在学术界习惯称之为隐性采访、秘密采访,是新闻记者不公开身份或采访目的、或是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前提下而进行的采访。作为一种较为独特的新闻采访方式,近年来多家媒体的新闻记者都在不断运用,其捕捉新闻的真实性、现场性、鲜活性,深受公众的欢迎。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技术装备的成熟,电视暗访在多数电视媒体广泛使用,为新闻舆论监督提供了许多翔实、珍贵的资料,开辟了新闻采访的新途径。电视暗访以其独特、真实魅力,凸显了电视新闻媒体的优势,受到了观众如潮的好评。相对于公开拍摄,电视暗访有其独特的优势特征。一…  相似文献   

14.
安耀忠 《发展》2013,(11):80-80
采写评论性的电视新闻报道,行使舆论监督权,是记者的神圣职责。但是,批评性的电视新闻报道不但难写,而且往往“吃力不讨好”,极易引发新闻官司。这就要求我们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认真做好调查研究,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把握好行文措辞;同时有必要增加一些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技巧。  相似文献   

15.
王献红 《魅力中国》2014,(5):313-313,315
随着电视传播艺术的成熟和电子技术的发展将电视摄制推向一个崭新的时代,提问,作为电视新闻采访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对电视记者来说尤为重要。因为电视采访最突出的标志就是镜前采访,电视报道将记者和采访对象的交谈和盘托出,直接展现给观众,采访过程的本身就是新闻的组成部份。因此要提高我们电视新闻的质量,就必须重视提问,把提问作为一种艺术技能来加以研究。本文通过对电视新闻采访技巧的多角度探讨,力求展示出电视新闻采访技巧的深度空间,进一步展示电视新闻的特殊魅力。  相似文献   

16.
王冠芝 《魅力中国》2011,(20):10-10
在如今的电视新闻报道中,人物报道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形式,但人物报道往往因为习惯的“高大全”采访报道方式,让电视人物报道显得比较片面,生动性欠缺,也难以让观众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笔者认为,在电视新闻人物新闻的采访报道上,如果能适时采取记者参与、突出“个体”服务全局的意识,并且结合动画、3D等多种电视表现形式的巧妙运用,就能起到很好的报道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7.
出镜记者是我国电视新闻事业发展的产物,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促使行业内分工进一步细化,同时,日益复杂的新闻现场迫使我们的记者频频出镜以满足电视受众更高层次的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18.
安静 《理论观察》2013,(7):115-116
电视新闻直播报道是在新闻事件发生、进行的同时,把现场的声音、图像以及记者或播音员的口头报道或解说等直接同步播出的一种传播方式。这种形式以其强烈的现场感和参与感吸引观众,是最能体现电视本质属性的报道方式,也成为人们准确及时了解世界最新动态的最佳渠道.在新闻以努力追求速度强化时效为竞争手段的今天,电视新闻直播报道无疑具有最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李堃 《理论观察》2011,(5):174-175
现场采访报道是电视新闻报道的一种基本形式.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电视新闻节目之中。现场采访报道凸显了电视直观形象和实时传播的优势,提高了电视新闻的可信度。满足了电视观众“眼见为实”的心理需求:在现场采访报道中,除了出镜记者与被采访者的同期声之外,还加入了体态语言以及周边环境变化等信息,因此,观众可以从采访过程的整体来把握、感受、接收来自荧屏的各种信息。可以提高观众的参与意识,增强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20.
李庆 《魅力中国》2008,(2):19-20
一般来说,任何新闻报道都是新闻记者、编辑对客观事实的一种反映,也就是说,足人在社会中个体实践的产物。由此可见,记者情感在新闻报道中有着一定的作用,但如果发生偏差就会造成新闻失实、侵权等一系列问题。我们知道,好的新闻报道虽动情却不煽情。如果记者只有感情而不进行理性思考,对事实出现错误认知,其情感也随之出现偏差,甚至导致宣泄不良情绪,其报道就可能失之偏颇,给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等多方面造成消极影响。笔者结合自己十多年新闻采编工作实践,认为记者情感在新闻报道中的负面影响主要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