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类劳动的性质起了根本的变化。从原始公社崩溃以后,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劳动者不再为剥削者而是为自己劳动。劳动的性质改变了,工资的性质也改变了。工资本来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是商品,工资是劳动者出卖劳动力的价格,它反映了剥削者同被剥削者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由于劳动力不再是商品,因而工资亦不再是劳动力的价格,它反映着以社会主义国家为代表的整个社会同为自己和自己的社会工作的各个工作者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就是指重建消费资料个人所有制,消费资料个人所有制存在重建的问题,是因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被雇佣的劳动者不能完全占有自己的劳动,只有在公有制的前提下,劳动者才能完全占有自己的劳动,因此,需要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中的否定之否定,指的是劳动者占有自己劳动状况随着社会的进步存在着否定之否定进程.正确理解“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含义,才能使我们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3.
文章首先从劳动力、劳动力商品和劳动力价值三个层面考察了《资本论》中劳动力价值的概念体系.通过重新梳理和深入思考马克思的工资理论、代际问题和教育观点,对劳动力价值相关理论的不足和内在诉求有了更新的认识.以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本文尝试提出"劳动者商品"概念,认为劳动是"劳动者商品"的使用价值,劳动力则是"劳动者商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对于社会主义条件下消费资金分割为由国家支配和由劳动者个人直接支配的两部分,人们已经习以为常,并赋予这两部分基金以“公共消费基金”和“个人消费基金”的名称。但很少有人追究这种分割的依据以及这两个概念的准确性。本文拟对这两个问题作一些探讨。 劳动者的生活消费基金,从分配过程的角度看,是商品生产条件下归劳动者所有的那部分消费资料的价值形式。马克思曾指  相似文献   

5.
何以穷国与富国同工而不同酬,单从社会经济效率中找原因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根据《资本论》劳动力价值理论及工资本质理论,不同国家生产力水平不同,劳动力价值也不同。尽管从事相同工作的工作效率基本相同,所拿到的体现劳动力价值的工资则不同。根据《资本论》商品交换理论和价值规律理论。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劳动生产率没有提高或劳动生产率与穷国差别不大的发达国家的那部分服务业,其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同行的高工资或劳动力价值,并非来自全社会创造价值的无偿分配,而是来自通过市场交换实现的本部门商品总价值量,归根到底是根源于本部门劳动者自身劳动的创造。  相似文献   

6.
经济增长中的“虚幻货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虚幻货币”与通货膨胀率“虚幻货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不代表任何物质产品或劳务价值的货币。在商品经济社会里,商品的运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体运动,即商品作为使用价值载体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实体运动;二是抽象运动,即商品作为凝结人类一般劳动价值的运动。“虚幻货币”产生的客观原因就在于商品的实体运动与抽象运动相脱离,即商品的价值运动的表现形式(货币运动)超前予商品的实体运动。“虚幻货币”运动主要有两个流向:一是通过长期投资所建单位购买建筑材料,机器设备而流入提供建筑材料、机器设备的企业或私人生产者手中。这一部分货币一般有三个流向:(1) 购买投资品;(2) 以工资、奖金和津贴等形式发给劳动者;(3) 储蓄。二是通过长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是现实的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条件的产物,因而具有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马克思从生产关系和供给角度对资本主义劳动力商品的深刻分析,为我们研究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问题提供了基本思路,但却无法全面说明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的成因和特征。本文根据社会主义现实情况,从生产力、生产关系、供给和需求诸方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条件,指出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劳动力商品化,是通过市场中介更合理地实现了劳动者的利益,使劳动者当家做主的权益在不同层次得到更充分的实现,反映了社会主义劳动者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在马克思经济学分析框架中,利润分享是劳动者在获得工资后还能分享到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其依据是劳动力价值。高技能劳动者由于知识含量和技能水平较高造成劳动力商品的稀缺性或不可替代性,是其获得利润分享的根本原因。高技能劳动者积累的大量专用性资产、高技能劳动者的积极性唯有"激励"而非"压榨"的特性是其参与利润分享的重要因素。高技能劳动者参与利润分享的比例与劳动者的价值创造能力呈正相关关系;在企业内部,当高技能劳动者是强势一方时,通过获得企业的剩余控制权,会在一定程度上侵蚀资本所有者的利益,进而表现出"劳动雇佣资本"的逻辑。  相似文献   

9.
增加价值是由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可分为必要价值和剩余价值两部分。增加价值生产包括单纯依靠活劳动投入量增加而实现的绝对增加价值生产和依赖于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相对增加价值生产两种形式。社会主义相对增加价值生产以劳动生产率提升和社会生产力进步为前提,追求的是在增加价值生产中必要价值和剩余价值所支配的物质财富长期中的同步增长,是社会的共同富裕。通过考察当代生产力条件下相对增加价值生产的种种特征,本文认为社会主义相对增加价值生产的顺利实现既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推动生产力发展;还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同时通过消费水平的提高促进劳动者全面能力的提升。最终形成“创新—生产效率提升—增加价值增加—劳动者生活水平提高—劳动者能力发展—再创新”的社会主义再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0.
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含义是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也可以概括为“劳动创造价值”。劳动价值论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而产生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问题的提出劳动价值论就必然会发展创新。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则是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差别问题。从劳动创造价值的命题出发解决了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但却解决不了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差别问题。面对新的社会问题必须把劳动价值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实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说明“劳动具有价值”,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差别问题。  相似文献   

11.
工业企业要进行物质产品的生产。必须具备劳动力、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三个基本的要素。马克思指出:“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资本论》第二卷)。这段话正说明任何社会形式的生产,都离不开劳动者,只有劳动者才是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的创造者,它是生产过程中最基本并具有决定性的要素。要劳动就要支付工资,但工资在不同的社会有着不同的实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力是商品,工资只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却被歪曲为劳动报酬的形态,造成劳动都有报酬的假象,它体现着资本家为谋取最大限度利润和加强对工人榨取其剩余价值的  相似文献   

12.
<正> 一社会主义工资的二重性社会主义的劳动报酬仍然采取工资形式,但是,工资的本质发生了变化。劳动力不再是商品,因而工资就不再是劳动力价值的转化形式。社会主义不能套用资本主义的经济范畴,又不能完全抛弃这些范畴。我们在看到社会主义工资同资本主义工资本质区别的同时,还应看到它们在形式上的历史联系。这种区别和联系表现为社会主义工资的二重性:一方面工资  相似文献   

13.
<正> 一、我的文章针对我国目前脑、体劳动者工资关系严重倒置这一问题,提出了“脑i=Ki·体i”这个公式。曹勇同志认为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在劳动报酬上应有所差别。“但差别在同部门内部、不同部门之间、以及不同性质和不同内容的脑力劳动之间是不相同的”。而且“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很难用量来表示。”  相似文献   

14.
“工资总额与企业经济效益挂钩”的八大误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曾经广为推行的工资总额与企业经济效益挂钩的改革措施,实际上存在着许多理论和实践上的误区,主要是不了解工资实际上是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契约关系,体现的是一种雇佣合作关系,而企业经济效益则是企业内外系统的信息转换关系和企业内部的资方合作关系;不了解工资支付通行的是“等价交换”的形式,而企业盈亏分配则通行市场实现和比例分配;不了解工资是影响企业生产费用的一个参数,而不是企业盈亏的分割因素;不了解工资支付本来就与企业经济效益无关;不了解工资、费用、盈亏之间的关系以及企业收入分配和盈亏分配的关系;不了解劳动者的劳动实现与企业的商品实现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不了解工资与效益挂钩并非计件工资、奖励工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简单翻版;不了解企业盈亏责任的真正承担者,给经营者的机会主义行为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5.
我在“经济研究”1959年第一期发表的“社会主义阶段商品的发展和消亡问题”一文中,专门探讨了社会主义阶段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之间商品关系的发展和消亡问题,主要是指社会主义两种公有制之间的商品关系的发展和消亡问题;现在我拟继续探讨全民所有制内部各企业之间的“商品”关系的发展和消亡问题,不妥之处,希望大家批评和指教。现在来谈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全民所有制内部各企业之间的“商品”关系。对于这一个问题,在学术界是有争论的。有些同志认为国家在全民所有制各企业之间调拨(或说统一分配)的生产资料实质上已经不是商品,只是保持着商品的“外壳”;另有些同志认为国家在全民所有制各企业之间调拨的生产资料,同消费品一样仍然是商品。主张第  相似文献   

16.
由于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多个层面地论述了商品的“价值决定”问题,“价值决定”因而包含了多重含义。如果说,价值与“人类一般劳动”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商品价值“质的决定”的问题;那么,价值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商品价值“量的决定”的问题。人们往往看不清商品价值“质的决定”与“量的决定”之间的这种区别,把两个“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价值“质”的决定联系起来,要么是从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走向消解和否定劳动价值论,要么是无视马克思的有关原典论述,拒斥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价值决定的内在关联,从而陷入一种“二律背反”的理论“尴尬”境地而不能自拔。  相似文献   

17.
虽然从逻辑上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中的“劳”是劳动力消耗或劳动力商品价值的“劳”,但各要素间的分配比例却不是由它们的所谓“贡献”决定的,而是由生产关系决定的。从静态和价值形态看,劳动所占比例与资本家阶级的有效需求成反比,但这种变化不影响它们各自在总产品中的比例。动态中工资与利润的价值比例,短期是由反映一定生产关系的供求状况决定的,它们之间会在周期中呈非均衡的变化;长期两者间的比例会保持稳定,因为资本积累的过程就是积累的价值转化为工资的过程。不管短期还是长期,工资占总产品的比例都会上升。在此过程中,各阶级内部的变化方向是不一致的。  相似文献   

18.
我国人力资本价值实现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经济体制下,人力资本 与其价值背离现象剖析 传统计划经济中,人力资源投资主体是国家,其投资量、投资结构和方向、投资时间是由国家计划部门来完成,投资动机主要在于对宏观效益的关注。在这种计划体制下,劳动者收益的体现─—工资,是由计划部门确定,工资结构大体呈“一刀切”形式,个人资本存量很少受到关注,投资与要素报酬之间发生脱节,由此导致了一种“投资→个人低收益→抑制投资→低效率”的恶性循环。 (一)恶性循环的第一症结:工资的积极功能没有得到发挥 从各部门行业来看,1995年国有经济单位各行业职工年平均工…  相似文献   

19.
对高校工资分配制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工资是劳动者为自己劳动(必要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这种以工资形式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直接关系到每个职工切身的物质利益.加强工资分配制度管理,对于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保证劳动者的物质利益和合法收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都是十分重要的.工资管理又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管理得好与不好,直接关系着国家工资政策的落实情况.同时,加强工资管理,对于企、事业单位正确计算人员成本,减少工资费用,提高经济效益,增加企业利润,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针对事业单位中高校工资基金管理的状况、存在的问题、工资管理的设想及工资分配制度改革的思考等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正>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第20章“工资的国民差异”中曾经说明发达国家工人名义工资较高是由于它们的货币相对价值较低,从而物价水平较高。相对价值就是交换价值,甲商品的价值由一定量的乙商品来表现。商品的价值由一定量的货币来表现就是价格,价格是相对价值中的一种。但货币是没有价格的,货币的相对价值只能表现在商品价格的反面上。因此,货币相对价值低就是物价水平高,相应地名义工资也高。马克思的上述结论是通过对世界市场上价值规律作用的分析得出的。他说:“一个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